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提到写作大部分学生就胆战心惊,望而生畏,都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现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我想写”快乐的写作永远伴随着无穷的创造“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对写作一旦产生兴趣,他就会把这种兴趣内化为一种动力,自觉地去乞求、探索与创新,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尤为重要。在作文教学中,笔者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表达熟悉的生活要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写作,就得使写作成为快乐的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做事,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有一位学生在一次作文中...  相似文献   

2.
以前,同学们都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写作文,今天给你一次自由选择的权利,想一想,你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把它写下来。选什么内容去写,可根据同学们自己的意愿而定。写人记事要做到:选材真实有趣,叙述具体有条理,中心要明确;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记叙,恰当地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写想象作文,选材、立意要充分体现创新意识,但切忌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要以实实在在的事物为基础,以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依据进行合理的想象、创新。但这次作文要求中仍有“不自由”的成分,是对所写内容的约束和限制,目的是使所写的文章更规范、完美。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在行文时不宜忽视。  相似文献   

3.
2005 年是推行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实施中考的第二年,是《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得以广泛宣传和落实的又一个年份。《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生活化选材、情感化体验、个性化表达的精神已经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特别是中考作文命题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 ,民间素有“得作文者得中考”之说,中考命题者对作文命题当然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按照既有利于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又有利于中考选拔人才的原则,广大中考命题者孜孜以求,进行了不懈地探索,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据此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中,语文老师更多关注如何教学生写的过程,即如何命题,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构思等,对作文后的“修改”则往往重视不够,只知道盲目地让学生去写,却很少主动去研究学生的作文心理和写作规律。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多数同学的写作,都是“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的被动行为,抱着这种完成任务的心态而进行的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5.
求支点     
在近几年的中考作文中,以科技为内容的作文命题颇受各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只要我们稍加浏览,就可以发现以“科技”为话题的作文考题频频见诸中考试卷中。并且一些初中语文教材中也安排了类似的写作活动,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等。那么,如何写好此类话题作文呢?一、厚积薄发找支点我们平时应通过阅读书籍、报刊,乃至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丰富我们的科技知识,并多多了解科技信息,如网络、基因,航天飞机、宇宙中的星体……唯有如此,才能引发写作兴趣,才能为选材、构思等作好有力的支撑写出佳作来。古人云:“厚积而薄发。”写作科技作文…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无论中考还是高考,话题作文已成为一种时尚题型,而且普遍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常言道:“题好一半文”。可见,拟好一个作文题对写好一篇文章又是多么的重要。在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实践中,我们也总结了一套简便而又有效的方法: 一  以物拟题法 请看下面的文题: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在那里有我们的欢声笑语;家有时也让我们很是无奈,让我们流出委屈的泪花……请以“家庭生活”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邢婷婷同学以三十分钟的时间写下了这篇作文: 一本日记本 yu…  相似文献   

7.
四月的江南,花信风催开了花蕾,遍地的油菜花预示着丰收的希望;四月的北国,犁铧破土,播下了种子播下了希望。四月的《优秀作文选评》与同学们见面了,它捎去了我们的心意,捎去了我们的希望。这期刊物我们做了精心地选择和安排。“中考新视野”栏目我们刊发了李阳海老师的关于2006年中考命题预测的文章。审视过去才能面对未来。回望走过的足迹才能走好眼前的路,从李阳海老师对2005年中考作文命题的总结分析中,我们对2006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有了清醒认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战中考是当前各个学校作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刊登了刘国良等…  相似文献   

8.
六年多的高中语文教学,让我看到了话题作文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学生拿到一个话题,总是写一些不痒不痛的泛泛之谈,甚至天上一句,地上一句,不知所谈的究竟是要达到什么写作目的。读来索然无味,丝毫没有感染力。这就是我们作文教学中常说的“灰色作文”——五话癌症:假话、大话、套话、空话、废话。以“时间”为话题,学生就写些“时间是黄金也买不到的;时间是不能浪费的;时间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溜走了;时问让你留也留不住;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时间”等等,读了让你哭笑不得。以“感动”为话题,学生便写“感动时常在我们身边;感动是一种情感;感动是人人都经历过的;感动就像一首歌,唱出来无比动听;感动就像一杯酒,让人回味无穷……”要说表达,极其通畅;要说用语,比喻、排偶极富语言特色;要说篇幅,更是八百字绰绰有余,而且谈的东西且不说段段,就是句句也没有偏离话题。可细~看,通篇不知所云,只叫人头痛眼闭,心脏失常。话题作文原本是尽量给予学生广阔的写作空间,使学生做到作文有话可说。有话能说,言之成理即行。可不曾想到它会给学生带来写作的灰色极端,使文学写作完全脱离了“以情动人”的原始轨道。  相似文献   

9.
航向标大家一定都喜欢摄影拍照,也喜欢欣赏彩色照片。当你面对照片沉思默想的时候,一个个熟悉的面容就会浮现在你的脑海里,那总有一个美好的故事,一段值得回忆的往事。"指"指"点"点比一比,你的作文能得几张?看照片写作文也是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要交待清楚那件往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发生、经过、结果。事情的经过要写详细、具体,让人读了确实感到难忘。无论是写照片上的内容,还是写拍照片的内容,都是写与照片相关的生活画面,都是为了表达画面的美好。写作前要让人物在你的头脑里“动”起来,作文才会生动。显身手最…  相似文献   

10.
笔者走访调研了许多农村小学,包括中心小学,学生普遍对作文伤透脑筋,他们不知道写什么,知道写什么又不知道怎么写,更别提表情达意,谋篇布局这些深层次的东西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就从根本上为作文难找到了一条出路。写作教学究竟怎样贴近学生实际呢?我们教者应如何应对学生的习作呢?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高考作文命题开始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审视、自我生活了。这是由于这几年作文命题趋势与考生作文的“光写名人”倾向引发的。2008年第五期《人民教育》发表了江苏特级教师王栋生的文章《作文教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封面用大字特意推出,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是一个转折,也由此,全国及各省市高考作文命题,都不约而同地重视了现实生活的命题,开始拒绝光写历史文化名人的作文。  相似文献   

12.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不妨也可以这样说:只有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情趣,享受到作文快乐,才是真正的作文。去年我对学校一个班近50人的同学作了调查,结果令我们语文教师深感不安,其中乐于写作文的仅有7人,其余的有的干脆写上“不喜欢作文”。  相似文献   

13.
一、审题与立意。要想写好这篇作文,我们必须认真斟酌已给出的半个题目信息,看看题目所给的一些参考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补充题目,完成作文。“——也是——”中“也是”是个很关键的词,含有强调和转折的意思,即常人没想到的,你揭示出来了,给人一种警醒。该文题的命题者希求我们变换视角,不从惯常的定势、庸常的思维出发,独出心裁,去关注、感悟、品评生活,弃旧图新,自主体验。如所给出题目中的《网络也是老师》,由于在惯常思维中网吧毒害青少年、使其过分迷恋网上聊天、游戏甚至光顾非法网站造成精神空虚乃至歪曲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的想法已成定式,  相似文献   

14.
一写作文,有些同学就吵吵没东西可写,这是同学们作文中常有的事情。小学时,老师让我们写作文,常常要求我们写一些好人好事的文章。哪有那么多好事呢?没办法,我们老写捡到钱的事。后来,愈演愈烈。有一个同学为了夸大自己的成绩,竟写自己在公园捡到1亿元人民币,都是10元  相似文献   

15.
航向标请联系生活的实际,大胆想象,写一样你想发明的东西。要写清楚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途。指指点点本次习作既有习作要求,又有“发明创造”要求。是一次集“文学要求”与“科学要求”于一体的习作。如何写好这次具有挑战性的习作呢?先看看我们的指点。从要求上看实际上也是一个想象作文,你想发明一样东西,主要把小发明“诞生”的原因、准备工作、制作过程、样子及用途写出来,掌握好叙事“六要素”。发明过程要详写,突出重点。写出自己的发明实验和收获。显身手我想发明万能电视机佚名我是科学国的BB博士,我刚刚开完…  相似文献   

16.
小学中年级是学生学作文的启蒙阶段。“万丈高楼平地起” ,抓好这一阶段的作文训练将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小学中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积累少 ,语言贫乏 ,写作技巧差 ,提笔感到无话可说 ,无处下手 ,因此对作文没有兴趣。鉴于这种情况 ,作文训练的起步阶段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解除学生“作文难”、“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小学中年级学生初学写作时都有一种心理 :怕。怕写不好让老师笑话 ,怕老师批评 ,怕老师说自己笨 ,也怕同学嘲笑。这一怕 ,本来想写的东西也不敢写了 ,反来复去地掂量、犹豫 ,文章自然就“难产”了。要解除这种心理…  相似文献   

17.
半命题作文以限制性和灵活性兼具的特点,近几年来,一直是中考作文命题者的“宠儿”。所谓半命题作文,就是限定一半的内容,留出一半的内容由学生填写的作文形式。因此,写好此类作文的第一步在于补充完整一个恰当的题目。由于考生对题目具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自主选择权,所以考生自主发挥、自由驰骋的空间相当大。笔者认为,这种对补题的自主发挥、自由驰骋决不等于“随意而为”。下面列举一些考生在拟题上“随意”的例子,以便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时间递嬗,光阴荏苒。2006年中考的钟声很快就要敲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考不同。笔者对2005年全国50多个省市区中考作文试题进行了一番深入的研究探析,对2006年中考作文命题走向做出了几点预测,供同学们借鉴参考。一、命题形式(一)话题作文阵营继续壮大,稳坐“霸主”地位。一是话题作文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可以展开自由联想、想像的翅膀,可以开启考生情感的心扉,唱出自己心灵之歌。因此说,话题作文是与考生心灵最为亲近的作文命题形式。二是因为它体现了高、中考作文强调的“人人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19.
有些同学面对作文题总觉得无东西可写。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就是作文的“米”,没有材料当然写不出作文。材料是文章的基础,如果材料贫乏,再能生花的妙笔,也写不出内容充实的文章。那么,怎样才能使同学们的作文材料丰富起来呢?这需要平时的积累,积累多了,占有的材料多了,写作时方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作文内容才能充实,言之有物。 如何积累材料?一般说来不外乎两种渠道:一是从生活中获取;一是从书本里吸收。中学生要丰富  相似文献   

20.
写作文的时候,总是为写什么而举棋不定吗?其实作文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平时的时候去注意、去观察周围的生活,去热爱、去体验周围的事物,就能写出感情色彩浓烈的文章打动别人。同学们,不妨从以下角度寻找写作的“活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