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侗族民间信仰具有维持社会秩序、保护社会系统正常运作以及调节信众心理、加强文化传承、促进信众交往娱乐等社会功能,是建设和谐侗区的传统文化资源之一。侗族地区各级政府应加强引导、合理干预,既充分利用其正向功能,又合理规避其负向功能。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要素,祠庙、会馆所体现的民间信仰在清代四川移民社会整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移民入川之初以会馆为舞台、以神灵为媒介而进行的对抗与融合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对等交流和移民试图融入新的家乡的愿望,清代中期之后会馆祀神出现的分祀、兼祀、合祀甚至改祀等情形体现了移民和土著通过神灵信仰实现社会整合的努力,而清代后期会馆、祠庙纷纷改祀、兼祀关羽的情形则充分说明了移民社会走出狭隘乡土的局限和移民社会整合的实现,同时反映了巴蜀文化的开放性和试图融入全国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以镇西汉移民社区的微观视角观照清代新疆的移民社会,考察镇西汉民族移民社区的形成、分析民间神 的构成、探讨信仰的地域性特征和多元化功能,重点揭示了镇西汉移民社区与内地同质、但又有独特需求与精神创造的民间信仰,其中驼户供奉“马祖”与“冰神”信仰带有鲜明的地域独创性.分析得出清代新疆移民社会对内地民间信仰移植的同时还进行了文化融合与创造,民间信仰作为主导民间大众思想的精神文化,是清代边疆治理移民社会的有效补充方式.  相似文献   

4.
近百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羌族社会、经济、文化等做了大量调查与研究,尤其对羌族的宗教、习俗、"释比"文化等做了详细的记叙和探讨,但对羌族民间信仰及其社会价值功能没有较为系统完整的梳理和研究。本文试通过大量文献资料、考古材料以及羌族民间神话、传说,祭祀礼仪活动等,对羌族民间信仰以及社会价值功能做些探讨,揭示古羌文化的基本原型,体现羌族原始宗教文化的最高原则,为羌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继承和发扬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由于民间信仰及其得以正确社会定位之困难,使得民间信仰只能存在于民间而难以体现其社会性和公共性。尽管很多地方参照了《宗教事务条例》,试图对民间信仰进行有效管理,但民间信仰政策的不统一及其管理主体的不确定性等,导致民间信仰在其民间社会的表达和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与此同时,民间信仰大多被卷入到"非遗"文化建设,成为新农村文化及地方经济发展诸多热潮中的一种依附关系,深入其中又缺乏其明确的主体性定位,更缺乏社会政策方面的有效支持,最终形成了被社会卷入、却又被社会政策悬置的存在形态。其实质在于,既缺乏一个统一而行之有效的民间信仰政策支持,又缺乏国家法律对民间信仰的社会定位。因此,本文认为的民间信仰社会化建构路径,并非制度宗教的指向,即进入到"五大宗教"才能具有合法性,而是从一个社会公共事务的层面出发,将民间信仰与社会建设统一起来,建构一种自立自在的民间信仰型组织,才是当下民间信仰建设之题中要义。  相似文献   

6.
对诸葛亮的崇拜和祭祀是古代蜀汉地区一种突出的历史民俗现象,其表现特点是祭祀葛亮民间活动出现最早,历时最长,官民共祭以及传说神异化,崇拜民俗化等。主要原因除了蜀汉地区诸葛亮治武功留有巨大影响外,还与蜀汉长久而浓厚的道教信仰风气,四川,汉中盆地封闭型地理环境与西部内陆地区农耕化心理有密切关系。诸葛亮崇拜反映了蜀汉地区民间仰的古性,封闭性与发展变化的缓慢性。  相似文献   

7.
民间信仰是生活的一部分,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普通民众的影响远远超过任何一种制度化宗教。民间信仰不仅反映了社会环境和发展水平,也和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本文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对大理地区民间信仰的世俗影响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大理地区普通民众对待信仰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论民间信仰对客家传统社会的调控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客家传统社会中 ,民间信仰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它能有效地调控祖先崇拜对传统社会的负面影响 ,从而给社会带来和谐与安宁。因此 ,客家传统社会离不开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也总是以传统社会为依存 ;要理解客家传统社会 ,就必须理解客家人的民间信仰  相似文献   

9.
民间信仰作为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拥有广泛而庞大的信众群体。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 中处处体现着他们独特的信仰文化,这种信仰约束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与他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从民俗学和文化 人类学的视角对社会价值功能进行探究能凸显民间信仰对民族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和意义。纳木依民间信仰有一般民间信 仰的普遍性,即以原始宗教崇拜、婚丧祭祀仪式形成的象征体系;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因其历史渊源而融合了蒙古族、纳西 族、羌族、彝族等民族的信仰元素,有多教合一、多神并崇等特点。受封闭的生活地域环境的限制,纳木依民间信仰氛围十分浓 郁,且得到了较完整的保留,在多民族语境下发挥着生态保护、蕴藉补偿、道德教化、族群维系、民族文化传承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0.
民间信仰是在历史长河中,由民众自发形成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在我国广大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通过社会资本的理论视角进行研究,对民间信仰及其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出发点在于尽力对以往研究进行深化,从而加深对乡村治理问题本身的把握,以期对优化乡村治理模式提出更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太谷学派在早期传播过程中,周太谷等各传山长为了扩大影响和组织,采用民间宗教传播的神秘方式,营造出一定的"超个人魅力"。他们对传统儒学采取了组织化、宗教化等处理方式,使得太谷学派兼具学术性和宗教性,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儒学世俗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华人的龙牌崇拜初探 --兼与祖先崇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牌崇拜是普遍存在于新加坡华人社会的民间宗教信仰形态,它大致可分成集体龙牌和私人龙牌两大类,体现和承载了新加坡华人社群、社会的认同意识。龙牌象征意涵的转化蕴含着中华文化的脉络。龙牌群的不同组合方式,旨在密切新加坡华人的人际关系。龙牌崇拜与祖先崇拜在外观和社会功能等方面有所不同。龙牌崇拜有助于加强新加坡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有益于促进华人社会的聚合与团结。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是简单和脆弱的。儒、释、道三教能够合三为一,共同交织在一起影响着中国农民的思想、价值和观念。民间宗教信仰构成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民间宗教是我国社会底层人们的一种信仰方式。通过对民间宗教状况的研究可以深入理解农民的生活意义和精神世界。民间宗教在苏北的存在状况大体有佛教体系、道家体系、民俗体系和民间信仰四个方面。随着外界约束力的减少,农村民间宗教信仰中出现了管理混乱、工作网络不健全和过分夸大民间宗教作用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4.
深圳民间宗教和港台、特别是香港道教的情况比较相近,其实质是具有深圳特色的民间宗教信仰.其信众和神谱的构成比较复杂,明显吸收了其他宗教的因素.民间宗教信仰没有明显的宗教活动中心、地域和核心人物,甚至没有专门的神职人员,缺乏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一般是在文物保护单位等名目保护下的经过翻新了的旧寺庙进行宗教活动,由流动的和尚、道士或外来人员管理日常活动,祭祀大量用纸钱等物,人神之间交换的经济成分很浓.香火钱和捐款是主要的经济来源,寺庙的所有者是村委会.深圳民间宗教信仰的健康发展,需要专门的道教寺庙和有较高道教理论水平和影响力的神职人员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5.
马来亚殖民经济中的华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阶级的辩护士往往把马来亚经济的成功归结于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果,这显然是荒谬的。笔者认为,殖民地时期马来亚经济的成功应主要归功于马来亚华人。华人的贡献有三:奠定了马来亚农业、橡胶种植业和锡矿业的基础;与欧洲人展开竞争,为马来亚积累了民族资本;创建了马来亚的加工业和航运业。对马来亚殖民开发中华人作用的探讨,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正确认识亚太地区的经济形势和促进我国与该地区诸国经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百回本《西游记》的创作受到了嘉靖万历间民间秘密宗教的深刻影响,并以特殊方式蕴含着明代民间宗教的社会意识。具体而言,其社会意识又包括"心能治国"的政治批判意识、"劈破旁门"的宗教批判意识、"均平物我"的人性批判意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华语生存环境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1世纪之初,伴随经济全球化,华商网络在世界经济的地位日渐突出,华文热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升温。新加坡华语发展能否因此而带来生机、注入活力。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文章集中探讨1927-1931年先后流亡南洋的三位中国革命作家洪灵菲、许杰、马宁在文艺理论、文化和社会活动方面对南洋社会和新马华文文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影响的交互性。这对我们了解战前该时期新马华文文学的发展脉络有指示作用,同时具体到这三位作家,对他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开疆拓境”的一面应有更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教育是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摇篮。面对新时代这一领域应当与时俱进,适时引入课程思政元素,以完成“全面育人”的目标,造就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在课程思政元素与民族民间舞教学内容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应从多维度视角进行规划,以史学理论体系为先导,以传统民族民间舞和当代新创作品为依托,建立实体教育与线上教育的双重形态,进而高效促进课程思政元素的结合,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坚定意志品质的舞蹈艺术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20.
唐代山西的民间信仰颇为盛行。文章主要对山岳、河流等自然神灵的崇拜、英雄人物的信仰、本地神灵的崇拜以及巫鬼神灵的信仰等几种表现形式进行了考察,认为唐代山西民间信仰的对象非常多样与广泛,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功利性特色,同时还具有畸变性特征。对唐代山西民间信仰的透视,对我们理解古老河东地区的社会风俗和民间风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