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莎 《齐鲁学刊》2008,(3):59-63
进入中原的蒙古统治者在接受儒学和借鉴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策略后,一改草原游牧民族贵壮贱老的风俗,在元朝上下大力倡导尊老敬老养老的良好风尚,制定实施了多种救助和优待老人的政策和措施,如物质救助和赏赐、赋役减免、刑律优免、国家收养、官员养老和精神表彰等等,渗透着鲜明的阶级差异、民族差异和政治区位差异,反映了元朝封建等级制度的实质,其中民族等级差异是元朝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2.
隋朝文、炀二帝为了消除各方矛盾,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在选官用人上存在着明显的地缘差异.文帝选官用人主要以关中为本位;炀帝则多以南方士人为核心.但在对待山东士族上,文、炀二帝都采取了惊人相似的打击抑制政策.  相似文献   

3.
自然主义,又可称为本能行动,写实是"自然主义"的一种表现.在清代文人小说中,大量表现出对吃食、钱财、经济、政治、人伦关系的隐忧,深刻地揭示了人的自然主义的人性和社会性.这些都突出地显示了清代文人对其时代的生存境遇的担忧和寄望.  相似文献   

4.
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要完成这样一项伟大的事业,没有千千万万人才的共同努力是不可能的.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立足现代人才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转变用人理念,坚持科学用人,真正做到正确地识别、选拔和使用各类人才,不断提高用人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科学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5.
蒙元统治者高度重视教育,百余年间采取了一系列兴教政策和措施,创办了诸多各级各类学校,使蒙元教育一改传统的、单一落后的教育方式,以其在教育领域的诸多创新和鲜明特色而独树一帜,不仅谱写了蒙古族教育的异彩华章,也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教育史留下了耐人回味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文学史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人社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涛  叶君远 《河北学刊》2006,26(1):148-153
“社”本为土地神,由先秦时期“把社”的群体行为衍化为地方行政单位。以传承道统为目的的“士”人集团的民间化直接孕育了后世的社团组织。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社”命名的白莲社标志着中国古代结社意识的觉醒。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社团出现于唐代,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文学的民间化倾向使“社”的组织具有多样性,文人社团成为文人士大夫优游林下的精神家园,结社与文学发生了密切关系,不仅促进了文学思想的传播,而且形成了风格相近的文学流派。明代的文人社团有了飞速发展,社团组织的数量急剧攀升,并同政治相结合,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景观。  相似文献   

7.
8.
9.
县级图书馆是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承担着发展文化、传播知识的重要使命,在推动乡村文化发展、保护地方文化资源以及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实现信息公平、缩小城乡文化差异的重要阵地.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县级图书馆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其生存环境更加复杂,因此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获得更好的发展,是县级图书馆目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生存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面临着无法可依、税收征管不合理、资金募集困难、专业化程度不高、社会公信力低等困难,当前应从立法、政府支持、公众关注、组织内部结构、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要遏止民间环保组织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对组织活动的过分干预、组织内部的腐败等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探析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的演进规律,对新时期进一步完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和制度规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演进历程可归纳为探索起步阶段(2004—2011年)、初步形成阶段(2012—2016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17年至今)。按照“分散出台,体系化与细化并行”的演变特征,探索起步阶段实施环境保护领域各分项治理行动,初步形成阶段出台总体性农业污染防治规划及纲领,快速发展阶段体现为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单元的细化和针对性政策的出台。政策演变遵循从低阶向高阶的动态跃迁路径,最终将绿色作为发展的内生动力。命令控制型、信息公开型、自愿参与型和经济激励型等四种政策工具协同形成农业绿色发展多元激励与约束的政策体系,探索起步阶段和初步形成阶段以命令控制型和经济激励型等外部规制手段为主,快速发展阶段注重使用信息公开型和自愿参与型工具。未来应继续完善政策体系与政策内容,优化政策工具的组合结构。  相似文献   

12.
李莎 《学术论坛》2007,(5):173-176
文章重点考查了元朝时期汉族和内迁各民族的姓氏来源与变化,分为由人名、职官名、部族名、居住地得姓氏,因帝王赏赐、迁移、政治避难、避讳、讹言、收养、出家、华化而更改姓氏等不同类型。这些来源和变化归根结底都是因受到历史背景、政治形势、主流文化、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的左右和影响,并呈现出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姓氏来源和变化类型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二是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汉族姓氏继续保持了主体地位和强大的生命力,而包括蒙古族贵族官吏在内的少数民族和外来民族的姓氏都有不同程度的汉化,这在一些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家族和人物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意义,提出了解决好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对策以及解决经费“六管齐下”的思路和解决人才“三管齐下”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原生态民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弘扬民族艺术的源泉。完整地继承和科学地发展原生态民歌,才能从文化背景、审美情趣中探索中国各民族歌曲风格之成因,否则就会陷入抛弃中国文化精髓、缺乏民族特色而只谈唱法的误区。本文就新形势下弘扬原生态民歌及对原生态民歌生存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青年生存与发展家庭保障是理论诉求和实践呼唤的双重结果.理论上,青年生存与发展家庭保障是强化家庭保障理论、丰富经济学理论的需要.实践上,青年生存与发展家庭保障是青年成长、社会安定、国家繁荣的需要.目前,青年生存与发展家庭保障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生理、轻心理;重生存、轻发展;重眼前、轻长远等问题.为此,青年生存与发展家庭保障应从理论先导、制度设计、条件保障、贯彻落实等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间组织生存发展的法律环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现阶段我国民间组织生存发展的法律环境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立法位阶低、体系不健全、法律规则欠缺等.文章对影响中国民间组织生存发展的法律规范缺陷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优化中国民间组织生存发展的法律环境应确立的基本法律理念及民间组织法律规制的健全发展,提出了思路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孙洁 《理论界》2006,(10):114-115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在数十年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职能作用。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农村文化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农村文化站在新的形势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生存和发展这一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乡镇文化站作为农村基层文化的前沿阵地,不仅不能放弃,而应大力加强,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新目标,调整思路,创新手段,建设好农村文化站。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图书馆作为人类的知识宝库,应实现查阅手段、服务功能、图书形式、运作模式及馆员队伍建设的转变,并重塑其四大功能。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精神残疾人面临着贫困程度深、社会保障供求缺口大、精神疾病医疗机构不完善的生存困境,以及社会歧视、社会融合受阻的发展困境。建立全社会相互配合的治理体系是帮助农村精神残疾人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肖祥 《天府新论》2009,(2):37-39
关注人之生存和发展是发展伦理的现实主题.发展伦理所体现的生存关怀以实现人之意义生存为根本目的.意义生存以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为特征,以自我实现为基础,以生存信念的确立为动力.发展伦理对生存意义的现实现照体现在生存环境的优化、实践活动的优化、主体心灵秩序的优化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