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论如何完善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明朗 《社科纵横》2006,21(4):125-126
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为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应在政策、经济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本文结合中国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论述了中国从哪些方面增加对中国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2.
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学教学工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位置比较特殊,一些数学教学设备以及数学教学资源比较落后,师资队伍的建设滞后,致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及时更新教师的数学教学理念,改进数学教学的方法,根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特点来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从而进一步提升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对于促进整个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莫晨宇 《创新》2013,(2):56-58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经济发展起点较低,增长较难的区域。从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来看,该区域需要培育自我发展能力。在探讨发展通道经济对培育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基础上,提出发展通道经济,培育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继宁 《社科纵横》2007,22(8):18-19
本文根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乡镇企业实际和发展现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乡镇企业发展的思路初探。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郎雪霞 《社科纵横》2006,(11):16-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内容。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还相当艰巨。加快发展民族地区农(牧)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增强物质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何国长 《社科纵横》2005,20(6):9-10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必要性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建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敏贤麟 《社科纵横》2007,24(4):12-14
民族教育对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本文简要论述了甘肃民族教育之现状,教育落后对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影响,发展民族教育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其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8.
崔柳 《社科纵横》2006,(11):20-21
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乡镇会计集中核算,从理论到实践中尚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现实意义、运作模式进行了针对性地探讨,客观地分析了乡镇会计集中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会计集中核算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闪兰靖 《社科纵横》2007,24(4):132-133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是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本文试通过对兰古区窑街街道办事处这一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地区民族关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来对城乡二元结构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马晓军  徐玉生 《社科纵横》2011,26(7):106-108
西部回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应立足于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宗教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廉政建设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驾驭建设西部回族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甘肃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致洁  孙斌 《社科纵横》2009,24(2):56-59
构建甘肃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本文提出以非均衡求均衡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甘肃民族地区的社会现代化建设,以其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现实基础;而以建立包括动力机制、整合机制等在内的良性社会运行机制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依据和运行保证。  相似文献   

12.
余华 《浙江学刊》2007,2(5):132-135
中国市民社会的兴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思想启示我们:市民社会是人类自由发展的现实基础,也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经历史环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要辩证对待市民社会的生长,充分依靠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克服市民社会的弊端,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崔柳 《社科纵横》2012,(5):40-41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中央政府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大学生就业而推出的一项创新性举措,是政府支农惠农的另一种形式。本文基于西部民族地区实施的"大学生村官计划",着重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村级财务监管的必要性,大学生"村官"财务监管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并针对地域差异产生的特殊问题,借鉴与构建村级财务监管体系,以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张积良 《社科纵横》2007,22(12):14-15
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民主法制是社会和谐的关键,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思想文化则是社会和谐的灵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在甘肃省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历史和传统习惯等因素,民主法制建设水平较低,基础教育落后,加上市场经济对传统思想的冲击,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较低且很混乱。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大力发展发族地区经济的同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紧跟时代主题——和谐社会的构建,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凸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以人为本"作为其出发点,"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价值目标,是符合历史和现实要求的。女性作为人类的一半,其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女性的发展不容忽视,她们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标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之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义保 《学术交流》2006,2(10):43-4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契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历史规律,和谐社会发展中诸社会要素间的冲突与协调是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规律的现实体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与辨证唯物观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7.
试论红军长征对少数民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富强  龚怡 《社科纵横》2005,20(5):144-145
红军长征期间,途径少数民族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史无前例的,这不但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西部少数民族自身的解放。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5,(5):26-28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就是把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维护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经济文化发展。"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是我国在国家管理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创新,其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创造性地探索了治国方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是实现国家稳定、民族复兴的基本前提。因此,基于和谐社会视域下阐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维 《社科纵横》2011,26(1):118-120
文章从图书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西部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西部图书馆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西部图书馆如何加强自身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论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梅 《社科纵横》2011,(9):161-163
民族高校是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建构的主要内容以及和谐机制建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