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薄荷片推荐:人们都说阿里札达的霞光是最美丽的,霞光中的土林是最迷人的。那是水平岩层地貌经洪水冲刷,风化剥蚀而形成的独特地貌,陡峭挺拔.雄伟多姿。蜿蜒的象泉河水在土林的峡谷中静静流淌,宛若置身于仙境中,梦游一个奇幻无比的世界。明丽的晚霞赋予土林生命的灵光。似一座座城堡.一群群碉楼,一顶顶帐篷.一层层宫殿,参差嵯峨,仪态万千,面对着大自然的杰作真让人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2.
云南不是亚洲栽培稻的发源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不是亚洲栽培稻的发源地李晓岑宾川白羊村和元谋大墩子等云南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发现了炭化稻谷或稻的痕迹,这是新石器时代云南坝区的先民在农业上最显著的特征。据C14法测定,它们的年代分别是:宾川白羊村为1820±85年BC[1],元谋大墩子为1200±9...  相似文献   

3.
“误读”的辩证──中国古代接受文学批评一题何土林生活中的“误解”,不仅常有令人难堪的情形出现,有时甚至演为悲剧。《三国演义》中,吕伯奢一家八口惨遭屠毒的悲剧,就是由于曹操的“误解”所致。而在文学阅读、阐释、接受、批评活动中,类似这种“误解”的“误读”...  相似文献   

4.
悠悠年鉴情     
18年前的某一天,我工作的县委宣传部,有了一部精装的大16开本工具书,封面上的一组照片中,有茶花、土林等,独具楚雄彝州特色。“楚雄州年鉴”几个大字比较显眼,首先跃人眼帘。哦,是1991年卷《楚雄州年鉴》。书不算大,也不厚,字很小,分量却很重,不到80万字的工具书,却把楚雄州各方各面的信息条分缕析地纳人其间。  相似文献   

5.
“元谋人”发现至今的廿年里,大规模的多学科考察与研究表明,元谋人是属于早期类型的猿人,与其共生的是早更新世的元谋动物群;元谋人的生存年代为距今一百七十万年左右;元谋人是我国现知最早的人类;我国人类历史的第一章是从元谋人这个最古老的祖先写起。  相似文献   

6.
丧葬礼仪是人类最后的通过仪式与重要的文化现象。元谋凉山乡彝族的丧葬礼仪过程既表达出对已逝者的安抚与哀悼,同时也表现出生者在丧葬仪式中对待死亡的一种调侃、戏谑、娱乐的态度。这种在丧葬仪式中呈现出来的调侃、戏谑的态度可以填补因亲人逝去而带来的巨大心灵空白。本文试图说明元谋凉山乡彝族在丧礼仪式过程中,通过戏谑、娱乐的方式来调适生与死、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及对待生死的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云南开远、禄丰、元谋和保山的古猿在人类起源研究中的地位,通过与人类起源有关的中国古猿、南方古猿和西瓦古猿的时空分布、形态特征及有关学科研究的新材料的分析研究,认为西瓦古猿是猩猩的祖先,南方古猿可能不是人类祖先,中国古猿则很可能是人类祖先,滇中是人类起源的关键区域。人类发展的阶段为中国古猿、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古人类和旧石器时代考古不断取得成果,古人类研究已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演化系列。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古人类和旧石器文化发源、迁移和演化研究的中心。 约200万年前左右开始的第四纪是地史上的最后一个纪,其最突出的特征是人类的出现和进化,因此又被称为生灵纪。当时地球上广泛分布着皑皑的冰川,大陆面积增大,升降差异明显,其生物界总貌与现在已很接近。近十年我国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古人类和旧石器时代的地层研究便是其中之一。 据介绍,以往西方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中部的东非大裂谷地区,地球上其他地方的古人类遗址只不过是他们迁徙的所到之处,我国地层古物研究的新发现否定了这种观点。1987年在云南元谋盆地发现人猿超科化石,相机进行的发掘和研究,填补了从猿到人演变的时间空缺。 科学家勾画出来的完整的演化系列为:元谋古猿或“东方人”生活于距今400万年前后,进一步核定的元谋人年代为距今187万年。最近又新发现的四川巫山人化石,初定年代  相似文献   

9.
最近这些年以来,由于新的发现、新的年代测定方法的应用,使我国石器时代考古学即原始社会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因而也提出了一些新问题。旧石器时代方面,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两颗元谋猿人牙齿化石;1975年在湖北郧县梅铺公社杜家沟龙骨洞发现三颗猿人牙齿化石;1976年在湖北郧西县神雾岭白龙洞发现两颗猿人牙齿化石;同年在山西襄汾县丁村发现一件古人的右顶骨化石。  相似文献   

10.
就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而它,消费品很大部分还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如何,对人们消费结构有着很大影响。从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来看.现在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还很不适应,制约了消费需要的满足程度和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人们消费结构合理化特别是食物消费结构合理化的要求,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一、大力发展农业,合理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农业的发展。实践证明,人们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农业发挥…  相似文献   

11.
保山古猿化石在人类起源研究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月9日,在云南省保山市羊邑煤矿清水沟煤层中发现了古猿化石。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被有关专家认为是填补了古猿向人进化的缺环,对人类起源及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指出,保山化石的发现,弥补了禄丰古猿到元谋蝴蝶古猿演进阶段间的重大化石断缺,一方面使中、上新世古猿化石终于得以系列化,进一步证明了在云南有古猿向人发展的系统历史。另一方面保山作为云南第四个古猿化石地点,扩大了人科化石的地理分布,进一步表明云南无愧于“古猿、古人类化石宝库”的美喻。保山古猿化石的出土,为人类起源亚洲南部说、滇中说提供了极其有力的新证。  相似文献   

12.
泼水节与古代上巳节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于东南亚各国和我国傣族地区的泼水节和我国古代上巳节是两个水的节日。作者通过对这两个节日的比较说明,由于在人们的思维深处存在着相同的结构模式,作为万物之源的水在世界各地的人们心目中也就有着相同的象征含义,因而产生了在仪式上几乎相同的节日。  相似文献   

13.
国民财富与价值——论经济学的基础刘骏民张朝中财富观念和价值观念不但是经济学的基础,而且渗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社会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我国,人们长期坚持着劳动价值论,认为一切财富都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国民财富的唯一源泉。但是,当人们研究我...  相似文献   

14.
根雕在我国古代就深受人们的广泛喜爱。人们常在劳作之余,发现那些被挖出的,还有那些已经腐朽裸露在外的根材,或象飞禽走兽,或似神仙人物,他们把它拿回洗净,经过自己的想象予以加工雕刻,摆设在书桌几案供人把玩观赏。这就是根雕作品的原始坯胎。  相似文献   

15.
云南元谋二百五十万年前东方人和三、四百万年前蝴蝶腊玛古猿的发现,填补了人类进化中的两个重要缺环,为人类起源于滇中高原及其邻区提供了珍贵的关键性的实物证据。 一、科学的预见 《云南社会科学》1981年第3期发表的《滇中高原与人类起源》一文中指出:“尽管目前在禄丰腊玛古猿和元谋人之间还有缺环。然而从滇中高原及其邻区在这个缺环时期的地  相似文献   

16.
论获得性政府职能及其重心位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获得性政府职能及其重心位移乔耀章在我国,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改革的关键,这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然而,问题在于:政府的职能是什么,为什么要转变,如何转变,向何处转变。要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并非易事。对此,人们在理论上的准备还不足,甚至还存在一些误区,有...  相似文献   

17.
儒家义利观与社会主义商业道德田秀云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在利益的驱动下,人们的经商热情空前高涨,纷纷下海经商,从而促进了商品生产的发展,活跃了市场,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当前经商大潮中.还存在着更为深层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问题,这...  相似文献   

18.
析市场经济改革中几个认识误区姜作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与此同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种种难以理解的经济现象。对此,人们归咎于市场经济改革,因而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前景感到迷茫。因此,矫正人们认识上的误区,对于上下一心,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集体越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集体越轨周庆华,雷洪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迁,整个社会处在转型时期。我们看到:我国在转型过程中,一方面人们的意识观念变更,褪掉了套在身上的“祖宗法,不可变”的枷锁,破除了许多旧有不...  相似文献   

20.
贺汉魂 《船山学刊》2001,(2):22-24,120
幸福是绝大多数人们的人生追求,然而不同的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及其看法并不相同,伦理史上关于幸福的争辩更是错综复杂。在我国伦理史人们关于幸福的聚讼纷纭主要是围绕其构成要素,即“义”与“利”的关系展开的。其中王船山的义利均衡的幸福观可谓是独具特色,揭示其内涵对我们评析传统幸福观以及为现实中人们的幸福之求树立理性的价值导向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