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馥中 《唐都学刊》2007,23(1):80-87
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发展到后期,经历了元末的动荡,由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完成了大一统。作为一位封建政治家,他勤政爱民,不辞辛劳,为明王朝的稳定和长治久安耗费了毕生的心血。他重视法制,执行认真,冀图通过国家法律的框架严肃吏治和约束功臣。然而,事与愿违,官吏贪赃枉法,功臣更是骄纵不法,严重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严峻的形势使朱元璋的“忧危”情绪日甚一日,更激起其猜忌多疑的心理。于是,在洪武中后期,朱元璋对官吏和功臣法外加刑,进行了大规模的诛戮,确实对吏治有所匡救。但是,他狂暴杀戮,也为明王朝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就其整顿吏治和屠杀功臣的全过程而言,这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深层次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陈百川 《东西南北》2011,(24):38-39
朱元璋,本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1328年10月21日生,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皇帝,史称明太祖。  相似文献   

3.
朱元璋一生而三任,先是贫苦农民,再是农民起义军的首领,最后是封建皇帝。回顾朱元璋走过的道路,对探索农民战争的发展规律具有难得的典型意义。一、一个具有一定觉悟的农民封建社会里的农民,不可能把地主作为一个阶级,把封建剥削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来反对。但他们从切身利益出发,可能仇恨个别的地主,反抗自身遭受的封建剥削。这种自发的仇恨情绪与反抗精神,就是封建社会里的农民可能具有的觉悟。在封建社会里,并不是所有农民都有这种觉悟,如有的农民宁愿饿死,也不反抗,有的甘心作地主的奴才,甚至成为他们的帮凶。朱元璋不是这样的人,他对自身遭受的压迫与剥削具有仇恨情绪与反抗精神,他是一个有觉悟的农民。  相似文献   

4.
相传,元末朱元璋在安徽与陈友谅大战,败走赣东北山区的江西德兴,留下了不少神奇的故事。今择其三与之有关的地名故事。天王寺和蛇型石朱元璋在安徽被陈友谅打败后,只得和军师刘伯温两个人往江西这边逃。陈友谅率大军在后面紧追不放。两个人一路上快马扬鞭,经婺源跑到德兴时,两匹马被累死了。他俩紧走慢走,就来到了潭埠湾头,让横在面前的乐安河挡住了去路。河  相似文献   

5.
<正> 明太祖朱元璋从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加郭子兴的红巾军,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前后共用了十六年的时间。在这十六年中,他由九夫长、小军官、副元帅、吴国公、吴王,最后成为开国的皇帝,大小数百战,先后消灭了长江中下游的劲敌陈友谅、张士诚,平定江南;然后命徐达、常遇春等人率军北伐中原,最终统一中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朱元璋政权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选拔、使用了大量儒生。这些儒生帮助朱元璋不断巩固、完善这个政权,使这个政权在复杂的环境中逐渐强大起来,消灭群雄,统一天下。  相似文献   

6.
海军节之前,我们有幸采访了当年参加"八·六"海战的119号鱼雷快艇上的鱼雷兵韩杰."八六"海战中,他成功排除装备故障,发射鱼雷直击敌人旗舰"剑门"号,成为"八六"海战的一等功臣,曾经受到毛王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相似文献   

7.
《社会福利》2002,(4):45-47
郝颂琴在山西省荣军医院做护理工作已经整整30年了。如今作为医院康复科的护士长,历数30年的护理生涯,虽无惊人之举,但桩桩件件朴实无华的故事,饱含着她对伤残军人的拳拳深情,浸透着她对高尚事业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8.
正90年前,党的历史上诞生了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情报和政治保卫机关——中央特科。工作性质决定了绝大部分战斗在隐蔽战线人员的故事从未为人所知。姚子健就是一位默默无名的战士,今年102岁。  相似文献   

9.
正曾在氢弹预研时与于敏并肩战斗的何祚庥院士认为,于敏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氢弹构型最主要的发明者。他打了个比喻:一支11人的足球队,于敏就是这支足球队的教练兼中锋。2019年1月16日,于敏因病在北京去世,终年93岁。此时,距离他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成为名字第一个被念出的改革先锋、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刚过去一个月。由于身体原因,他未能亲自出席大会领奖。  相似文献   

10.
自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和民政部发出在全国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的号召以来,北京市西城区委、区政府领导十分重视,把“爱心献功臣”活动作为落实优抚政策、完善优抚制度、推动双拥工作深入持久开展的有利契机,步步深入,层层落实,把献爱心动真情、助功臣办实事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爱心献功臣”活动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除政府外,还要依托于各单位、各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密切配合、支持和参与。因此,区委、区政府及时学习和传达了1998年底北京市召开的“爱心献功臣”动员大会的精神,区委书记王长连、区长吕锡文也…  相似文献   

11.
从来论词,“言必称苏辛,论必批周柳”,本文却不人云亦云,而就自己寻绎之所得,提出开拓词的疆界、为词的发展立下第一功的并非苏轼,而是柳永,柳词实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苏词之先导。柳永将草创时期民间词的大众化传统和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结合在一起,他的词是有强大竞争力的。柳永不仅是一位以描写爱情著称的艳词作者,也是一位善于从各个方面反映“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出色歌手。在开拓词境上,柳永是有其特殊贡献的。  相似文献   

12.
明大诰与朱元璋的重典治吏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帝中,主张以重典治天下者,历代不乏其人。然而,在他们之中,把重典政策高度理论化、法律化的最突出的人物,却要数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间,一直把“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作为治国宗旨。洪武时所定大明律“宽厚不如宋”;对危害君主专制统治的“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量刑也较唐律为重。他建立了锦衣卫等特务机关,监视和镇压全国官吏以至人民,设置了廷杖之刑,大诛勋臣宿将。在重典治吏方面,朱元璋比起“以刑杀为威”而称著的秦始皇来,实是凶猛得多。特别是朱元璋亲自编纂的《御制大诰》(以下简称《大诰》)、《御  相似文献   

13.
辽宁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张学良先生的故乡.张学良先生辞世后,辽宁各界群众按东北家乡的风俗,相约在张学良先生的旧居沈阳张氏帅府、在先生担任名誉校长的东北大学、在先生的出生地台安县、在先生的故里盘锦、海城,隆重集会,分别举行悼念活动,深切缅怀张学良先生的历史功绩,表达家乡父老的崇敬和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14.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特别重视教化的建设。朱元璋认为风俗关乎治乱,教化甚至比政刑更为重要,所以"明教化"被他认为是实行宽仁之政的基础之一,与聚财、省役、禁贪暴并举为国家"培其根"的要务。朱元璋在改朝换代之际推行教化有很强的针对性,树立教化,首推忠节;提倡以孝治国,提倡孝悌,作为风化之本;建立学校,提倡儒术,制礼作乐,作为推行教化的重要手段。其教化建设,措施得力,特点鲜明,如喜欢用敦劝、感化手段推行教化,重视用奖励、表彰影响社会风气,注重人君修身、官吏律己在推行教化中的表率作用,以及重视对教化的普遍宣传和教育。这一切作为不仅扭转了元末以来的社会风气,重新确立和发扬了传统的道德理念,使明初社会趋于安定,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盛夏的唐山,燃烧着太阳的辉煌。1998年7月30日上午,装饰一新的唐山燕山影剧院里,情意浓浓,将军和普通百姓、省领导和普通士兵溶在一起,1000多军民在这里隆重举行授予常玉珍“爱国拥军模范”暨双拥工作动员大会。当年过半百的私营女企业家常玉珍从河北省政府领导手中接过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的“爱国拥军模范”匾时,眼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幸福院里,撒下她执著的情今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受江泽民总书记的委托,复函唐山常记功臣幸福院,向生活在这里的19位革命功臣表示亲切的慰问,同时向幸福…  相似文献   

16.
洪武七年,成穆贵妃孙氏去世,因"无子"所引发的伦理危机,促发了朱元璋对传统丧制的更张与改革.他的这场改革大犬超出了仅为解决贵妃丧葬之尴尬局面的范畴,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儒家的家庭与丧制理念.后世学者对此评议颇多,但基本都是从"缘人情定议"的角度予以解析.通过对朱元璋丧制改革内容的解读,不难发现朱元璋在提升"孝道"的同时,也潜在地拓展了"悌道"的场域,实质上是进行了一次以"孝"促"悌"的丧制更张.实际上,这一丧制改革与此时朱元璋的谋国理念是紧密相关的,隐含于"缘人情"之下的则是"谋国本"的政治意图所在.朱元璋这场丧制改革的实质是通过以"孝"促"悌",进一步完善他"分藩卫屏"的国家政治体制的架构.  相似文献   

17.
一是注重宣传,认识到位。新蔡县发动县、乡(镇)、村三级层层召开动员会,大造声势,并利用工作简报、宣传车、标语、黑板报、咨询服务及广播电视、报社等舆论工具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宣传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为帮助老烈属、老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解决实际困难,广泛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二是注重组织,领导到位。“爱心献功臣行动”,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战线长。人员多、工作量大等特点。因此,他们专门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正副组长,县委办、政府…  相似文献   

18.
樊波  张彦 《唐都学刊》2010,26(6):33-38
以文献论及的唐初低级功臣为基本框架,以新见《钱仁昉墓志》为中心,借助石刻文献资料,重点探讨唐初低级功臣第一代子弟的仕途走向。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唐初低级功臣子弟都以门荫入仕,大多以挽郎、千牛起家,释褐第一任官职多为亲王府参军,历官基本集中在地方,官品不高。如果家族不与权贵联姻,仕途则更加不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