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家界旅游发展整体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张家界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全方位开发突显,功能分区不明确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张家界旅游业发展表现出良好的势头,游客接待量稳步上升,旅游创收可观.据统计,2006年旅游人数达到1 676万人次,旅游创收达79.38亿元[1].张家界充分利用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核心景区作用,以它为中心向周边进行辐射开发,先后开发了东线、西线和中心城区的多个景区.  相似文献   

2.
游客文化差异性特征对其景观偏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游客的景观偏好是进行跨文化旅游市场研究的基础,但具体的个体差异比如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或不确定性规避究竟对游客的景观偏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目前并没有确切的结论。本研究以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风景区为例,选取了7类主要景观类型、19个具体代表景点,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和照片评价法面向游客进行调研。通过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等,研究发现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居住地都与景观偏好不存在显著相关,但不确定性规避、年龄和景观偏好三者之间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四川九寨沟自然景观美绝天下,是联合国认定的人类自然遗产之一.国内外游客每日到九寨沟造访者不下三万人.联合国为保护这一人类共同遗产,曾定每日游客以6000人-12000人为限度.四川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山水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厚.只要布局上作"以片衬点、以点带面"考虑,投入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因势利导即可开发出至少七大旅游景观,既使"朝拜"九寨沟的客源不至流失,又能为九寨沟分流减压.  相似文献   

4.
以汶川地震后的四川旅游为背景,通过文献梳理和深度访谈,建立了严重自然灾难后游客流失原因的测量量表,通过实证研究,归纳出严重自然灾难后游客流失的5个因子:安全疑虑、景观损坏、心理忌讳、伦理冲突和成本担忧。  相似文献   

5.
黄海湿地成功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为盐城借助世遗效应进一步塑造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带来了机遇。通过非结构化测量方法对后申遗时代盐城旅游形象的游客感知及期望展开调查,调研显示,当前公众对黄海湿地遗产的价值认知情况并不乐观,游客对盐城旅游形象的感知总体上仍比较分散,不过对申遗后的旅游发展则充满期待。据此,从旅游产品、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和视觉识别体系等方面提出优化盐城旅游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北京世界城市旅游体验中心游客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游客对体验式旅游的态度意愿、项目选择、行为动机以及制约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基于世界城市旅游体验中心的城市旅游体验营销提升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张家界为研究对象,基于熵值法测算2010—2019年旅游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其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发展、民生改善以及生态环境各系统皆有显著的增长,并达到较高水平,旅游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阶段性的增长,前期增加幅度较为平缓,后期爆发式增加;民生改善呈现直线式发展,增加幅度最大;生态环境在不断波动变化,整体表现为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2)旅游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实现由低到高的梯度演进,旅游发展-民生改善的协调度增加最快,呈现良好的互助效果;旅游发展-生态环境增加幅度较小;民生改善-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增长居中,总体来看三个子系统两两耦合协调水平均趋于耦合协调的态势,仅旅游发展和民生改善进入优质协调发展阶段.3)关联度分析中发现一级指标中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对旅游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影响较大,旅游产业规模在关联度中占比最小;二级指标中星级宾馆、环保产业单位数、烟粉尘排放量关联度值位居前三,而旅行社、邮电业务总量、入境旅游人次排名靠后,对旅游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协调度影响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湖南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游客问卷调查,以便利抽样的方式探讨游客社会经济背景因素对游客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影响,以指导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经营管理者对未来解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研究发现,在游客环境态度意向上,游客注重生态关系和环境解说,但是整体环境责任不高,对居民福祉关注较少,游客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婚姻与居住地对环境态度意向有显著差异;在游客环境行为倾向上,游客环境维护行为与后续保护行为较为积极,而积极参与行为和环境干扰行为较为消极,参与互动环境行为一般,游客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婚姻对环境行为意向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摘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承载着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古镇建筑遗产犹如璀璨的明珠散落在中华大地。西南地区独特的古镇建筑遗产构成了当今人们旅游体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古镇民居空间是西南地区古镇空间体系的微观因素。民居空间在多个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定的遗产结构特色。在不同的自然与文化背景中民居空间的组合表现为多种形式。它不仅是古镇空间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游客体验古镇风光和文化的主要路径。研究四川古镇民居空间特点,是进行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调研世界自然遗产地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的实证数据显示,游客的环境态度对其环境行为存在显著的内在影响。其中,游客的环境知识对其环境行为有着正向影响,了解较多环境知识的游客的环境行为更积极;游客的环境信任对其环境行为有着正向影响,旅游景区内体贴的安全设施建设及配套安全措施,能够提升游客对旅游地安全的信任,并有助于改善其环境行为;游客对旅游地的环境期待与其环境行为存在负向相关关系,景区不宜通过虚假宣传等方式推高游客期待,否则极易诱发游客带有泄愤情绪的负面环境行为;游客的环境伦理观与其环境行为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对游客环境行为的约束对于不同伦理观的人群是普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