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偶是汉语的一大特色。本文简要讨论了汉语对偶与英语 antithesis和 paral-lelism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汉语对偶句英译的四种主要方法: 1.以倡译偶;2.意在形先;3.得意合形;4.借来一用。  相似文献   

2.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法不尽相同,翻译时既可能要将词类加以转换,又可能要在词量上加以增减。增词法就是在翻译时按意义上(或修辞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3.
为了把英语译得通顺达意 ,我们需要运用一些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以便忠实顺畅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本文介绍了增词和减词这两种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对使用这两种翻译方法的原因及目的进行了阐述 ,并就这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不是简单的直译或创造,有些情况下可运用省译。  相似文献   

5.
汉语叠词的使用能产生音乐美、形象美、表情真等艺术效果。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 ,在英译过程中必须舍弃叠词形式 ,挖掘英语语言具有相同或近似效果的艺术手段。有鉴于此 ,本文探讨了汉语叠词英译的一些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英译汉需要运用很多的翻译技巧 ,词类转译法便是其中十分基础却又颇有用处的一种技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实例说明形式主义翻译是当前非文学英译汉中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三大类:没有把握原作的精神实质,直译英语词的字面意思;对英语特定句型缺乏认识,犯理解性错误;拘泥原作的语言形式,译文欧化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8.
9.
中西方莱名在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三方面均存在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激活相关图式,同时不断充实自身不同文化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同文化中的图式差异,并采用有效的方法激活,调整或重建译文读者图式,使英译莱名达到原中式莱名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是一门艺术。在正确理解,忠实原文的前提下,如何摆脱原文的形式束缚,使译文更加符合本民族的语言规范,这是翻译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即需要正确的理解,准确的表达,也需要一定的翻译技巧。同时这也是衡量译者英语理解水平,汉语表达能力和翻译质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12.
文化差异是造成英译汉困难的重要原因,如何处理文化差异,向来是翻译理论所关注的一个焦点。西班牙翻译工作者哈唯.佛朗歌.艾克西拉从翻译作品中归纳出十一种处理文化专有项(Culture-specificitem)的翻译策略分类法。以常见的文外解释(文外加注)和文内解释(文内加注)为例来说明文化专有项翻译方法如何在英译汉翻译实践中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3.
翻译家也是创造者 ,必须要直接参与诗的再创造。因而诗的翻译 ,要求译者用另一种语言 ,再创造出和原作尽量相似的作品。即便不能相等 ,也就有尽量相似、尽量吻合的艺术感染力。当然 ,这种再创造是有限度的。译诗有“神似”和“形似”之说 ,“形”和“神”是应当紧密结合而不能分割的 ,既要“神似” ,也要“形似”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陕博日历·2021·大唐花舞》中的文化负载词隐喻翻译为例,基于认知隐喻理论,构建概念映射过程中的认知心理模型,探析总结隐喻意象的翻译方法,以期为中国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提供借鉴。文化负载词隐喻翻译需要经过解码—编码—实现身份归属三个步骤。针对文化负载词英译的编码过程,译者需根据自身解读选择恰当的隐喻翻译方法,对原文的文化内涵进行再隐喻化或去隐喻化或非隐喻化的改编,以译文实现与目的语读者的视域融合为最终目标,促使中国文化负载词所承载的隐喻意象为目的语受众成功接收,助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5.
一词多译是指在不同的上下文中赋予某个词语不同的译法。为了使译文富于变化,一词多译是翻译中很常见的现象。但有时候在英语中很难找到不同的词语表达汉语中的某些相关词语。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又不得不采用多词一译,即用一个英语单词及其变化形式翻译数个意义相近的汉语词语。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克莱尔的李清照词英译本极具特色,值得专论.对李清照其人其词的解读与考证彰显了译者的学者态度;而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翻译方法与“美国式本土化”阐释又展现了克莱尔作为翻译家的灵活的一面.克莱尔的英译本促进了李清照词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接受与经典化,这使得中国文学史上的“婉约派”词宗李清照及其“易安词”在国际汉学界、比较文学界和翻译界都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相似文献   

17.
文学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艺术,是艺术的再创作。在文学作品英译汉的过程中,译者不但要精通英语,还要具有深厚的汉语功底,明白两种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的种种差异。如果翻译的时候译者过多地受制于原文,对原文亦步亦趋,不但不能“忠实”于原文,还会出现“翻译腔”。针对这一现象,同时结合《傲慢与偏见》两个中文译本中的一些典型例句加以分析,希望对从事文学翻译的译者能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8.
汉语文化负载词是汉语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从文化图式理论的角度探讨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通过分析得出,汉语作者与英语读者之间的文化图式关系可分为四种情况:文化图式契合、并行、空缺及相异。在这四种情况下,译者应该采用相应的策略来翻译汉语文化负载词,以帮助译文读者填补文化图式空白,修正文化图式差异,进而重新构建文化图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针政策的提出,我国的典籍翻译事业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典籍翻译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局面。翻译著作,尤其是典籍翻译作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正确传播中国文化思想内涵,影响到以文学著作为媒介的中外思想交流。因此,翻译批评必须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而作为衡量翻译批评活动以及翻译理论的一个尺度,翻译批评标准的确立尤为重要。文章从王维诗的两个英译本出发,探讨典籍英译的翻译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20.
从译语读者的角度出发 ,以“功能对等”原则为理论基础 ,提出“译诗为诗”的原则。诗歌翻译是在两种语言、文化中进行选择和取舍 ,即在内容和形式上 ,以语言、文化为标准进行取舍 ,以求达到原诗和译诗的平衡和对等。译诗以原诗为依据 ,但并不等同于原诗。因此 ,诗歌翻译是在译与不译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最恰当地传达原诗的意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