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林峥 《南方论刊》2024,(2):12-14
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类伦理带来了挑战,此时研究并发挥人类智能的优势尤为必要。自由意志为人类智能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人类意识的能动性、创造性、灵活性,人类智能的综合性、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人类情感的丰富性,是现阶段人工智能无法比拟的。人们应以开放、积极与理性的态度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进一步发挥人类智能的优势,实现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协同进化。  相似文献   

2.
劳动是人异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但是劳动总是人类群体的、社会的活动,同时势必体现思维和语言的功能。反之亦然,社会化、思维和语言各自作为相对独立的要素,又总和劳动互相渗透,相互交织,从而构成人类本质特征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3.
论信仰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仰是人类意识对包括宇宙背景在内的生存条件、生存历史、生存结局的全面审视与反思,是对自身与外界关系的自觉体认与主观调整,是人类的最高意识形式.作为人的精神支柱,信仰支配着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作为文化的灵魂,信仰决定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并构成该时代文化成就的本质特征.信仰由信仰主体与客体构成.自古迄今的信仰,按形态分为四类原始信仰;宗教信仰;哲学信仰;迷信.信仰的基本特征有三形而上学性;超越性;神圣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社会化媒体泛在化和智能化新特征日趋明显,使其成为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社会化媒体在多个领域与传统业态深度融合,承担起新的角色与功能.智能时代的社会化媒体不仅拓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新路径,也重塑了电子商务的新格局.社会化媒体为多个行业赋能赋智的同时,信息和价值观的传递出现了诸多问题.从多维度探索社会化媒体的建设策略,对于构建良好的媒介生态和网络社会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思想文明和文化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相应地分为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实质即时代精神的运动。所谓时代精神,是一定时代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在人的意识里的反映。它源于时代,而又反作用于时代。时代精神的运动,自然地存在着反映时代、从时代中来和反作用于时代、到时代中去这样两个方面。精神文明建设,直接表现为时代精神运动的前一方面,也就是要使人们的思想意识,符合时代的存在和发展,使时代精神普遍确立和不断前进。这直接地是一个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必  相似文献   

6.
超越意识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征,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民族,在其各自的审美文化衍进中,都在不同的层次上追求着这种审美超越的价值.然而,由于东西方民族文化哲学意识上的差异,使得各自在审美超越意识的把握上呈出了迥异的风格.探究这种审美超越意识的差异性,无疑是中西方比较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中西审美意识的差异性,有着深层的文化哲学背景.—般说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一切文化肇端的逻辑起点,对于自然,中国和西方先民所采取的态度是不同的.其客观原因在于,历史上,古希腊民族是直接从野蛮时代进入铁器时代文明的;在地理上,远古时代的地中海沿岸气候十分恶劣,希  相似文献   

7.
意识系统论     
本文作者运用系统方法和理论,对人类意识进行审视、剖析,认为意识自身是一个系统,是一个功能与结构相统一的完整的主观系统。这个系统的内部结构是由知识观念、意向观念和决策观念所组成,三者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又各自具有自己特殊的内容和特性。与此相关,意识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智能,智能可大致区分为反映能力、意应能力、控制能力三种类型,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协同活动,彼此制约,共同进步。意识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辩证关系,意识的结构是形成智能的基础,智能的发展又是意识结构变化的动力;一定内容的意识结构会形成一定水平的智能,一定水平的智能也必然要求形成一定内容的意识结构,人类意识就是在智能(功能)和结构的不断循环提高中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智能革命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义是实现程序智能刚性治理与理念本身弹性治理之间的动态平衡,目标是构建一种平衡型的全球治理模式.智能革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在丰富资源、达成共识、消除隔阂等方面可以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助力,但也在安全风险、数据隐患和国际公平等方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形成挑战.区块链所具有的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加密算法以及点对点传输等技术,能够为解决智能革命时代下因信任不足而引发的全球隐私、安全和公平等问题提供保障.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程序智能强化了全球的刚性治理能力,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程序智能更多体现的是程序的公平与正义,全球治理过度倚重程序智能可能会出现技术的异化风险.要实现实质的公平和正义需要保持程序智能刚性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弹性治理间的平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弹性治理要求核心价值的定义由国家间达成共识,确保各国人民参与全球治理实践的自主性,并在保障其理念有效性基础上对全球个体充分赋权和鼓励全球各单元创新行为.因此,智能革命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仅要增强全球治理的整体性能力,还要回归个体本身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冯永刚  臧琰琰 《江苏社会科学》2024,(1):75-85+242-243
人工智能时代的美好生活不能离开道德。道德既是人工智能理性的整合器、人工智能发展的导引器,也是人工智能犯罪的抑制器。人工智能在让人类享受技术发展带来的普惠性红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人类价值迷失、道德秩序紊乱、道德责任消弭、道德自由衰落、道德信任缺失等一系列道德迷思。为此,要通过强化人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认知、培养人的人文关怀意识、提高道德推理能力来捍卫人的道德主体地位,使人类成为智能时代道德的运用者和审视者;要设定人工智能研发和使用的道德圭臬,促使价值理性回归,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要通过优化算法设计、规范算法使用、强化算法监督等多种途径构建完善的算法法律法规体系,确保算法合法、公正、透明,从而有效维护智能时代的道德秩序;要将道德原则嵌入智能机器设计,赋予人工智能道德感,从“关系转向”的视角重塑和谐共融的新型人机关系,进而形成人工智能发展和人类福祉增进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0.
1.如果我们怀有这样的信念,美学意识是人类的生命意识,那么,美学的诞生伴随着人类的诞生将成为必然的和绝对的。因而,美学意识也许同人类意识一样古老。它绝不是在古希腊哲人时代开始骚动,也不只是鲍姆迦通授予它出生证.  相似文献   

11.
空间是离我们最近亦是最远的一个概念。人类的空间概念,不仅包括客观空间,也包括主观空间。人类空间概念的演化史也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史。空间概念是反映智能发展水平和智能时代人类角色的基本范畴和主要参数。从微观到超微的物化空间、从三维到四维的关系空间、从思维到行为的思维空间、从二元到一元的虚拟空间、从黑箱到澄明的梦境空间,共同演绎了人工智能时代空间概念的演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社会化是学习和传递一定社会文化的过程,把人从生物意义上的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它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转型,新事物不断的涌现,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使得社会化过程也面临许多新的困境。对社会化进程中的社会化模式和适度社会化出现的问题以及网络时代对社会化的冲击问题进行探讨,目的是使个体更要有意识的去适应性地选择社会生活,更新意识,学习新事物,推动社会不断向良性、民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个人与社会的本质具有内在统一性; 单从外在表现型的角度来看, 人类所独具的意识、语言和劳动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本质; 而意识、语言和劳动则是人类把握、利用、开发、创造和实现信息的活动; 人类的进化主要不是生物进化, 而是文化进化; 而文化进化又是“体内进化”和“体外进化”的协同进化; 能动地把握、利用、开发、创造和实现信息是人类社会的本质; 把握、利用、开发、创造和实现信息的间接化 (社会化 ) 程度是社会进化的尺度。  相似文献   

14.
伴随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飞速发展 ,人类正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它进一步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密不可分。本文简要分析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 ,然后以国际分工为主线 ,在回顾以往人类历史几次分工的基础上 ,剖析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际分工呈现的新特点、趋势 ,提出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相似文献   

15.
行星意识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金齐  计彤 《北方论丛》2005,1(6):129-132
21世纪,人类社会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解决人类文化发展与地球资源有限的矛盾和困境."行星意识"的提出要求我们要认识到地球是一个有限的生存时空,人类只有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学会全球性思考,才能保护人类文化的延续.所以,进化出"行星意识"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发展的文化自觉.而中国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提出恰恰表现了承担人类文化共同进步的"行星意识"和时代责任,说明节约不仅仅表现为物质上的不浪费和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更重要的是节约体现了一种人类文化安全意识和对人类文化发展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6.
杨静 《天府新论》2004,(Z2):49-52
伴随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飞速发展,人类正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它进一步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密不可分.本文简要分析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然后以国际分工为主线,在回顾以往人类历史几次分工的基础上,剖析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际分工呈现的新特点、趋势,提出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相似文献   

17.
科技进步与法律意识发展具有同步性 ,表现在 :科技进步促进了人类权利义务意识的进步 ;促进了法律意识科学化 ;促进了法律意识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促进了法律意识的社会化和内化  相似文献   

18.
意识和语言的起源及语言对意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人类的意识和语言是在智能动物古猿的心理和信号的基础上演进而来的。探讨了言语的产生不仅要与发达的脑结构相联系,而且还必须以发达到相当程度的发音器官为前提。在人类社会意识和语言的发展史上,语言在意识的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多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语言使意识反映格局化、系统化、组织化;语言使个体的意识反映与社会群体的意识反映维持历时的与共时的相互作用等6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席卷全球的新技术革命将主体智能空前地凸现出来。按照D·普赖斯指数增长律,现代科学知识正以一种特殊的超越函数增长着。如果说伊甸园内那只被喻为“亚当苹果”的智慧可视为人性的醒悟和自我意识萌芽的话,那么,今天的时代则是主体的自我意识空前成熟,主体更加有效地支配和改造客体,能动地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时代。放眼我们所生存的这颗处处都打上了主体活动印记的星球,纵观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科学思维的结晶,人类智能的花朵。目前,全球性的竞争已聚焦于主体智能的竞争,高素质的人才已成了世界范围战略争夺的制高点,开发主体的智能乃是当今时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发展给人的主体性带来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思维领域,ChatGPT表现出超强的“类人智能”;在技术领域,智能机器开始替代人类从事技术性工作,造成主客体颠倒;在平台消费领域,智能机器助力人类借助资本对人进行宰制。即便如此,人工智能并不会造成人的主体性的丧失,因为人工智能不具有建构社会关系的能力、不具有感性思维,人工智能系统正常运转无法离开人的参与。从本质上来说,人工智能是人的机体的延伸,是人类实践手段的外化,其被人类运用并对物质世界进行探索和改造,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起到解放作用的一种工具。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可以自主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人才是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