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电商直播是技术推动下媒介商业功能的又一次迭代发展,其本质是通过推动受众媒介消费实现商品购买的再次消费。传播样态与消费方式形成的逻辑呼应是电商直播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其具体表现包括表演传播下的观赏娱乐式消费、互动传播下的情感链接式消费、场景传播下的沉浸体验式消费、群体传播下的价值共创式消费等。网络直播赋予了主播(销售者)和用户(消费者)更多角色、权利和表现方式,与已有商业模式形成明显差异,带动产业结构、商业模式、购物形态、主体角色、销售规律、消费体验等方面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商业插画创新设计表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经济状况、社会发展、工业化程度、历史文化传统及时代背景中人们的审美修养紧密联系。其服务于消费文化,具有强烈的符号价值,是数码艺术的商业文化代言;又具有互动的新时代特色,正向着跨学科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购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购物的新兴消费形式,正以其独特的力量改变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白领阶层后备军的大学生是网络购物中的最主要群体,其参与网络购物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本研究发现,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型消费形式,是对传统消费形式的继承和创新,消费社会学中的自我认同理论适用于网络购物。在大学生网络购物中,网络购物满足大学生符号性、体验性和功能性需求;自我认同是社会面向和个人面向的整合;自我认同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的非生态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经济发展观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和实践价值取向上走入了非生态化的误区,这是导致生态危机加剧的首要思想根源。其误区不仅有着来自世界观、认识论等方面错误观念的影响,而且有着来自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素的严重非生态化影响,这包括在价值取向上经济利益最大化、消费享乐主义、西方中心主义等观念的影响,以及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上的错误影响。厘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因素对传统经济发展观的非生态化影响,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方面与全过程,是中华民族真正的复兴之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确保经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当前,可采取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措施来开展这一工作。其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确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并将其融入生产技术工艺,实现经济发展基本目标的"三个转变",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节能减排与资源再生作为突破口,将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来抓。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落脚点是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节能经济、低碳经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需要绿色消费的支持,要创造一种可持续的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是一种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以简朴、低碳、公正为特征,是一种更高级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它以知识和智慧的价值代替物质主义的价值,以适度消费取代过度消费,以多样性取代单一性,以崇尚社会价值和精神需求取代崇尚物质享受。这种生活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是未来新生活的潮流。  相似文献   

6.
将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引入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结合考虑旅游者的结构特征及生态消费,将知名景点黄山风景区作为研究对象,对旅游生态各类生态足迹模型因子进行基于旅游景区的计算和分析,具体包括旅游住宿、交通、餐饮、游览以及购物等方面。研究结果显示:(1)旅游生态足迹产值中,游览、住宿、购物相比于旅游交通、餐饮的单位生态足迹产值较高;(2)旅游发展必须加强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加强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提高旅游购物消费,推动旅游事业向低碳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历来被人文社科领域视为核心研究范式,是梳理社会发展与变迁的重要概念,具有浓厚的哲学和社会学旨趣。在“天人合一”文化自觉与生产力束缚、现代性后果的“自然”与“传统”双重终结、“生态社会主义”与“有机马克思主义”等价值的影响下,我国生态伦理与消费实践关系途径农业文明“重生态[CD*2]轻消费”,到现代社会“轻生态[CD*2]重消费”,再到后工业转型时期“重生态[CD*2]重消费”的递进过程。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反思“生态[CD*2]消费”互构关系中的全新切入视角,既是对传统生态观下消费不足与工业社会异化消费的矫正,又开辟出廓清理念信仰、产业结构升级、绿色技术创新和法律制度安排等方向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近年来重庆市消费需求在GDP的比重逐渐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渐强趋势.本文从消费在重庆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入手,通过分析重庆市消费需求的现状,提出了推进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加快小城镇建设、挖掘消费潜力培育消费热点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百货大楼在经济发展大潮中所塑造的城市购物场馆形象,以及引导消费,促进商品流通,维持商业生态、转变营销意识等方面在成都特定的历史文化,自然经济诸方面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论述,从中可引发对百货大楼经营上档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应对"消费—生态"悖论,缓解生态危机,促进消费文明走向生态文明,企业应提高企业家和员工的生态道德素质,加强企业伦理建设,从而牢固树立生态消费理念,践行"合度"、"合宜"、"合道"的客观要求,实现经济合理性、生态合理性、伦理合理性的价值诉求,遵循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等基本原则,实施绿色、低碳的生态化模式,推进消费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