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元宵节,有源于汉文帝庆贺戡平“诸吕之乱”,有说源于道教,“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除了正书野史的记载,元宵节在宋代文人笔下却别富诗意。北宋文坛泰斗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既写出花灯如昼的元夜景象,又采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去年的莺俦燕侣,今年却形单影只,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或许是不合身份,欧阳修的这首词曾被误为出自才女朱淑真之手。朱淑真才高而失意,嫁给商人,作品郁闷幽怨,凄恻感伤,其《元夜》诗:“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  相似文献   

2.
“男子而作闺音”——唐宋词中一个奇特的文学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词中存在着一个颇为奇特的文学现象,那就是清代词论家田同之所指出的:“男子而作闺音”(《西圃词说·诗词之辨》)。也就是说,作者明明都是些士大夫文人(男性),然而当他们提笔写词时,却往往发生了“性变”,变出了一副女性的声腔口吻。例如下面这首很有名气的《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相似文献   

3.
论朱淑真生活年代及其《断肠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朱淑真生活年代考辨 宋代女子能填词者颇不乏人,但是有词集传世者只有李清照《漱玉词》与朱淑真《断肠词》。李清照声名煊赫,论者甚多,而评论朱淑真词的专文则殊少概见。数年前,我与叶嘉莹教授合撰《灵谿词说》,论述唐宋词家三十馀人,有李清照,无朱淑真。所以我现在撰写此篇以补空缺,将来可收入《灵谿词说续集》之中。  相似文献   

4.
提及宋词流派,人们往往谈到的是婉约、豪放两家。这两种分法,仅是按词的风格来划分的,不能很尽人意。近人胡云翼在其《宋词研究》中,将宋词按描写对象归纳为:艳情词、闺怨词、思乡词等十一类,却是没有提到“边塞词”,这难道是评家们的疏忽吗?北宋以至整个宋王朝战争都比较频繁,加之唐以来“边塞诗”传统的影响,可以说这个时代在各个方面皆出现了“边塞词”产生的条件,应该是“边塞词”繁荣的时代。但历代评论家没提及,胡云翼也未提及,这就不得不令人思考了。  相似文献   

5.
《采桑子》一组十三首,是欧阳修最重要的词作之一。这组词虽作于晚年,却高居《六一词》的卷首,说明它在殴词中的地位。从宋代曾糙《乐府雅词》至今,很少有不选《采桑子》的词选。正说明象《采桑子》这样的写景抒怀之作是代表了欧词的主要特色的。  相似文献   

6.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是辛弃疾《菩萨蛮》中的两句话。多年来国内注本对此仅作了字面上的翻译工作。如一九七九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的《辛弃疾词选》第三十一页注⑤:“青山遮不住东流的江水,它毕竟会冲破重重山峰的阻碍,奔腾向前。”又,一九六二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胡云翼选注的《宋词选》第二百六个三页注[四]:“青山遮不住两句——是说青山虽然能遮断人们瞻望长安的视线,却遮不住赣江  相似文献   

7.
朱淑真的《断肠词》是宋词中面貌独特的词集,它的三十首词(《断肠词》收词三十一首,但《生查子·元夕》有人认为是欧阳修词),没有一首不是女词人对自己爱情和婚姻的咏叹,即使是那些题为《催雪》、《梅》等咏节物之词,词人也都以比兴、象征等手法,寄寓自己在爱情、婚姻上的思想情感。田艺衡《纪略》称朱淑真“因匹偶非伦,弗遂素志,赋《断肠集》十卷以自解。”指出朱淑真因婚姻不称意,所以写了诗词十卷以自我宽慰,论断是很确切的。可惜朱淑真死后,她的十卷诗词“为父母一火焚之,今所传者,百不一存。”(魏仲恭《断肠诗词序》),词只剩下三十首了。翻开《断肠词》,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女词人对婚姻和爱情的悲歌和怨歌,那些抒发女词人对婚姻和爱情的悲愁、忧伤、哀怨、痛苦的词,催人泪落,令人肠断。对于《断肠  相似文献   

8.
一 汪元量是宋末元初一位异军特起的词人。他的词作,直抒胸臆,感伤时事,其艺术手法与风格,能够不囿于当时词坛的风气而独树一帜。但是汪元量许多独具特色的词篇,多年来却没有受到论词者应有的重视。先从词的选本来看,选汪词者甚少。朱彝尊《词综》未选汪元量词,汪森增补《词综》,选汪词九首(在第三十二卷);陈廷焯《词则》的《放歌集》与《别调集》中各选汪词一首;俞平伯《唐宋词选释》选汪词二首;张璋《历代词萃》选汪词二首;只此而已。此外,近人所编词选中,如朱疆村《宋词三百首》、龙榆生《唐宋名家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的词选选坛上,胡云翼是又一重要的人物。他从词学普及的目的出发,一生着力于词选理论的总结和具体的词选编撰,存留词选十多部。分析比较其主要的九部词选可见,他始终秉持了推重豪放词、女性词的原则。但与此同时,建国前后,他的词选观经历了一个由注重主观到顺应时代的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10.
《花庵词选》二十卷,上编十卷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收李白以下的唐五代和北宋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词作五百余篇,下编十卷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收康与之以下的南宋词家八十八人的词作七百余篇.它是从五代以来到今天为止的许许多多唐宋词选中的一部特出的选集.这部词选的好处可从两方面来看:一、与后来人编选的许多唐宋词选比,它的优越处在于“不隔”——后人的选本,固然有高出于古人的地方,但是往往存在“以今稽古,病在不亲”(清人高士奇《绝妙好词笺序》语)的缺点.而《花庵词选》的编选者黄昇,由于本人就生活在宋代这个词的“黄金时代”中,所以就能避免后人常会犯的隔雾看花、隔靴搔痒的毛病.  相似文献   

11.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一书作为词史型选本,它不仅完整地勾勒了唐宋词史的发展轮廓,而且明确提出并完善了唐宋词体派,体现了融通、宏大的文学史观与发展的学术眼光,并将滑稽派作为唐宋词史上不可忽视的一派进行了认定,为词选史上确立了以选为史、史选结合的词选范本。  相似文献   

12.
关于《生查子.元夕》词的作者问题,在文学史上至今没有定论。曾?将《元夕》词收入欧公名下时,朱淑贞年龄尚小,甚至还未出世,她的《元夜》诗三首和《元夕》词的思想感情并不相同。《元夕》词实为欧公所为,而非朱淑真之作。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渔家傲]《记梦》一词的写作年代,文学史及有关著作向有不同意见。多数研究者定为李清照早期作品。如北大五五级文学史专业的《中国文学史》、科学院文研所的《中国文学史》及《唐宋词选》、唐圭璋等的《唐宋词选注》 王仲闻的《李清照集校  相似文献   

14.
对婉约词的评价本来不是问题。自胡云翼《宋词选》后 ,由于张扬豪放词 ,屡以婉约词为靶的 ;后来在机械地理解“政治标准第一”的情况下对婉约词的贬抑更甚。科学的研究方法 ,应从婉约词的基本特征入手加以分析 ,给婉约词以较为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宋词选》(以下简称《词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普及读本,可说是迄今所见选录较广,注释详细而时有创见的选本.是书共选唐五代宋词三百十二首,所选“注重思想内容较好、艺术成就较高、情调基本健康的作品,并兼顾到各个流派、各种风格的代表作,使读者对这一时期的词作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见《词选》前言).这是非常恰当的.《词选》既突破旧选本的藩篱,又能兼采各选家之长处,特别是对于过去被人们忽视的作家如吴潜、陈人杰等,较多地选入他们的代表作品,而且善于吸取近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选本之盛是清代词学史上引人注目的现象,清人将词选本作为体现自己词学思想的工具,对词坛风气走向产生了重要作用。清代词学史上的词选大致有三种:宋人所选唐宋词选、新编历代词选、当代词选。清人对各种词选之于词坛创作风气的作用高度重视,将词选作为词学批评的工具和词学理论的载体。在清代词史上,几乎每一个流派的出现,每一种思潮的兴盛,都与相应的词选有关。词选是清代词学理论的重要形态,在清代词学史上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选本选源是操选政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朱祖谋是当时占有宋词文献最全面的学者之一,<宋词三百首>的选源既广且深,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文献价值.况周颐曾助朱祖谋选<宋词三百首>,他的词学见解通过和朱祖谋的"相与探论"也影响了<宋词三百首>的编选.<蓼园词选>是清代一部重要的选本,其论词观念对况周颐影响较大,通过况氏这个中介,也对<宋词三百首>的编选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平生忧乐关天下,经略边疆赋壮词。别有深情流露处,眉间心上耐寻思。 (论范仲淹词)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并非专业词人。他出将入相,功业显著,偶尔填词,但所作甚少,传世者仅寥寥数首(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在范仲淹“传记”中说:“仲淹词传作甚少,《疆村丛书》所刻《范文正公诗余》,只得六首,而《忆王孙》一首为李重元作,  相似文献   

19.
朱祖谋之创作与词选关系密切。《彊村语业》创作取向的多元性表现为托兴深微与赋笔叙写的结合,梦窗情味与苏辛气骨的交融,重南而不疏北的书写策略;《宋词三百首》词选观的兼容性表现于词作取舍中的平衡策略以及“体格”与“神致”的衡词标准。《彊村语业》与《宋词三百首》有共通之处,但二者在对待苏辛词风的态度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违离。《彊村语业》与《宋词三百首》体现出朱祖谋对晚清民国主流词学的继述与违离,彰显了总结传统词学与催生新词学的浓厚意味。  相似文献   

20.
清词"中兴"局面的形成是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广泛传播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在明末清初,唐宋词主要是通过纸本的方式传播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词籍传播",当时词籍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唐宋词籍的汇刻和唐宋词选的重印,其中唐宋词选重印者主要有《花间集》、《草堂诗余》、《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等,这些词籍在不同时期的传播间接地反映了明末清初词学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