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特根斯坦对西方的传统哲学做了最为彻底批判和颠覆,他认为哲学问题的产生源于我们脱离了生活世界,语言脱离日常用法,制造出了各种混乱;哲学隐瞒了生活本身.为此我们必须重回生活的地基。维特根斯坦尽力描述哲学中的各种问题和错误,从而终结传统哲学。但从根本上说,要消除传统的哲学问题,就必须改变生活方式.过一种不产生哲学困惑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维特根斯坦对西方的传统哲学做了最为彻底批判和颠覆,他认为哲学问题的产生源于我们脱离了生活世界,语言脱离日常用法,制造出了各种混乱;哲学隐瞒了生活本身,为此我们必须重回生活的地基.维特根斯坦尽力描述哲学中的各种问题和错误,从而终结传统哲学.但从根本上说,要消除传统的哲学问题,就必须改变生活方式,过一种不产生哲学困惑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刘丽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
理性向生活回归是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当前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究其原因就是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离,导致道德教育的失真,远离了生活世界,终将走向虚无。所以,道德教育应该走向生活世界,使我们过上一种真实的、完善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4.
我们该怎样生活——论生活哲学的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该怎样生活?这是一个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在追问但一直没有、也不可能有最终答案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在人生价值和意义问题上陷入危机的现代人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而生活哲学的兴起正是对此种危机的一种哲学反应。 相似文献
5.
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什么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实践哲学与以往哲学的根本性区别也就是实践哲学与理论哲学的区别,其根本之处在于如何看待人类生活中理论活动与生活实践的关系.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超越理论哲学理路,走向真正的实践哲学,意味着超越体系哲学而走向一种建立在诸主体对话关系基础上的开放的、有限的体系,意味着一种基于理论与现实的对话关系的对于现实生活的历史的批判. 相似文献
6.
高校德育应该回归怎样的生活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高校德育往往与学生生活相脱节,为解决现代高校德育与学生生活相脱节之问题,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即回归学生的现实层面、学生的精神层面、学生内心和未来层面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7.
8.
生活世界转向与现代哲学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魁森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5):5-13
生活世界转向已经成为现代哲学发展的主导方向,也是当初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宗旨和实质。这种转向要求从根本上打破以科学世界观为特征的传统哲学模式,以生活世界观为基础建立新的哲学形态,使哲学的基本构成要素如研究对象、基本问题和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从而导致了现代哲学的根本革命。表现在:在研究对象上,从彼岸世界到此岸世界;在基本问题上,从认知矛盾到生存矛盾;在思维方式上,从科学思维到历史思维。深入探讨现代哲学的生活世界转向及其所带来的现代哲学革命,不仅可以使我们深入理解现代哲学的主题、特点及发展趋势,而且对于建构马克思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如果仿效文学界流行的一个说法,我们也可以说,哲学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然而,曾几何时,哲学研究中出现了某种“远离”生活的“学院派”倾向;与此同时,20世纪为众多西方学者所阐扬的“生活世界”理论,却未能在学理的意义上得到深入的研究。有感于此,们几位青年学人经过反复酝酿和讨论,策划组织了这期专题讨论,试图把对当前哲学研究现状的评论和马克思文本的重新解读以及当代西方学术资源的开掘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专长,从互不相同而又彼此相关的角度,共同切入“哲学与生活世界”这一主题。 有人说,哲学本来就是“贵族化”的学问,不必也不能“迎合”生活世界的旨趣,而应尽量与生活保持间距。但是,在这个“平民化”的时代,假如哲学只是生活中的“奢侈品”,它还会受到欢迎吗?李文阁博士显然对当前哲学研究的状况极为“不满”。在他看来,面对“SARS”之类的问题,中国哲学界的集体失语表明:哲学研究远离了生活。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哲学家们缺乏现实意识和价值关怀,而是由于现实意识的政治化、功利化、非哲学化、方法论化和整体化所致。他提出了“生活哲学”的概念,力图对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作出一种哲学化的回答。 邹诗鹏教授似乎对问题抱着“留有余地”的态度。他肯定了“生活世界转向” 相似文献
10.
在形上层面,科学伦理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意味着向伦理始点与终点的回归。历史地看,西方传统伦理对"本体"世界的追究不仅遗忘了伦理之根——生活世界,而且为现代科学预制了一条从存在者出发诘问存在整体的致思路向。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与全球化,"人与存在相对"、"主体与客体相分"的运思模式不但没有使人过上所渴望的"好生活",反而使人类陷入种种生存危机之中。正是在此机缘中,关注"人与存在相与"的生活世界为我们揖别生存困境提供了一个澄明之境,在对"人不是存在者的主人,而是存在的看护者"的人之为人的生存论寻问中展现出科学得以进入伦理的恰切维度,开启了科学伦理学之新的发展路向,体现了对人的真实的生存关切。 相似文献
11.
对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时代意义的理性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就是为了克服知识性德育的学术性、思维性和人际封闭性,主张在人际关系背景里通过人际互动与交往实现道德教育的现实性、人际性、多向性。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反映时代与学生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道德教育自身的特性亦为其回归生活世界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谈价值哲学的生成论研究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价值哲学研究的危机实际上是本体论的危机。论文在揭示了当前国内价值哲学研究中囿于认识论视阈的局限性后,从马克思等哲学的理论角度尝试性地提出了“生成论”价值哲学的研究路向,并指出,生成论价值哲学是为主客二分视野下的价值哲学寻求一个端正而坚固的本体论基础,以充分体现价值哲学之反思人类自身生存困境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生活世界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立足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深刻地洞悉生活世界的内涵和本质,揭示了人类生活世界的全部秘密,生活世界成为了马克思哲学的生长点,并且由此开辟了以现实的人、现实的生活为出发点把握人类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之路,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世界的遗忘与回归:一个社会学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茨、卢曼、哈贝马斯等社会学家将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生活世界嫁接到社会学理论中。然而,社会学“自然科学化”以及社会学与现代性的勾联导致了生活世界在社会学中的遗忘,生活世界的遗忘使社会学的解释力遭到削弱,实证主义呈现出明显的局限以及现代社会个人的释放使经典社会学理论对日常生活世界的解释显得力不从心。从而,社会学的理论范式开始从热衷于“结构”分析的宏大叙事体系向生活世界回归并显示出一种强烈的趋势。这种走向不仅在社会学,而且在其它社会科学如历史学中也同样“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哲学在本质上是现代哲学,而现代哲学则是一种生活世界观和生成性思维。回归生活世界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与现代西方的某些哲学家注重日常生活或精神生活不同,马克思所理解的生活世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统一。马克思哲学核心价值观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其价值原则可概括为:解放人、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塑造人。深入挖掘马克思开辟的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道路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代生活世界的价值哲学批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生活世界具有新的结构与特点 ,从价值哲学视角加以解读 ,更显人文性和终极性。由市场经济直接推动的全球化过程使生活内容超越了经济的边界而具有了人文特点 ,引发了直击生活深处的价值冲突 :简约与复杂、祛魅与返魅、建构与解构的并存与悖论 ,使生活世界具有了价值二重性。找寻适合于中国特点的解决路径既是理论任务更是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但当下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向度的不周全诠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尚未拓展到生活世界的总体层面,即日常生活领域和工作世界的综合视野,进而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效应。为此,从总体意蕴、本质规定、媒介系统、主体结构四个向度厘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科学蕴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19.
江琼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5(5):59-64
海德格尔是西方现当代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张世英先生著<哲学导论>对他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很好的解读.本文以海德格尔的存在本体论和审美观为重点,对该书第一、二篇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20.
对生活世界的关注,是在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出现危机后开始的。20世纪西方哲学回归生活世界的运动,正是针对形而上学遗忘人生活的现实世界的批判,而这一批判事实上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完成了,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生活世界理论,但其有生活世界理论的自觉,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转向正为这一批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