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蔡玉程  刘阳 《人口学刊》2014,(5):105-112
吉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人口城镇化对吉林省的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吉林省人口城镇化的现状进行研究,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地区间联系弱、城镇化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发展和城镇地域优势功能没有充分发挥等问题。结合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应该合理规划不同区域的人口城镇化发展模式,减少制度障碍,提高城镇化质量,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带动吉林省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城乡划分标准变动频繁,根据市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计算得到的吉林省统计数据已经不能反映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真实水平。我们根据1949-2002年的吉林省人口统计资料合理调整吉林省人口城市化的有关数据,使其具有可比性,同时以调整后的数据为基础对吉林省人口城市化的发展前景做出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随着吉林省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应在顺应人口城市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3.
邱红 《人口学刊》2008,(3):10-13
人口安全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对于吉林省来说,出生婴儿性别比持续攀升、老龄化加速、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庞大、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人均资源占有量下降等是目前人口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关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之一,其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人口城市化是现代城市成长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研究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对一国或一地区的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多年统计数据的相关分析得出吉林省人口城市化超前于经济发展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协调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佟新华 《人口学刊》2015,37(4):48-54
为了探讨吉林省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采用1952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借助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具有反向的误差修正机制;产业结构对人口城市化影响的短期弹性小于长期弹性,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强于第二产业;第二、三产业发展是人口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人口城市化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要强于对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相对资源承载力是指通过选定资源承载力的理想状态作为参照区,以该参照区人均资源拥有量为标准,将研究区与参照区的资源存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研究区内资源相对可承载的适度人口数量。吉林省与全国比较,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自然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率始终在50%以上,说明对吉林省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起支撑作用的主要是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承载力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小康社会建设与人口发展关系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晶  陈才 《人口学刊》2006,(5):13-17
建设小康社会,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最终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吉林省基础条件较好,是全国较早解决温饱并进入小康生活的省份之一,但总体发展速度较慢,要由总体小康跨入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战略进行科学的调整,并根据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实际条件,对人口发展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规划,才能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更好地实施人口控制、提高人口质量、解决人口分布结构等突出问题,实现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ARIMA模型对吉林省失地人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人口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有群体,对于吉林省这样的农业大省而言,认识并解决好失地人口问题尤为重要。本文在对失地人口数进行估算后,使用ARIMA模型对失地人口的变动趋势进行拟合,发现失地人口具有滞后性特征,进而利用模型对未来的失地人口数量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从土地制度、经济发展因素以及社会保障因素等方面对解决失地人口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生态人口容量研究——以2002年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现今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而利用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量,评估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的模型叫做生态足迹模型,这是一种用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学者纷纷开始将其应用于对生态承载力的计算。而一个区域生态人口容量的确定取决于区域生态承载力与区域人口对生态资源的需求。吉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其自然资源和人口数量的协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西海固地区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口问题其本质是个发展问题 ,是可持续发展内容之一”的观点出发 ,分析了西海固地区主要的人口问题以及人口问题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并在更宽泛的层面上提出解决西海固地区人口问题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现实,特别是进入21世纪,我国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追求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围绕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本文通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福建省人口、资源、环境所决定的人口承载力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福建省提升人口承载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颖 《西北人口》2007,28(5):25-30
本文运用系统论、SPSS主成分分析法,对青海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总体水平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模型,计算出这五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并进行了评价,为青海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的低生育水平很不稳定,计划生育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综合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做好新时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全党、全民、全社会的大事,要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依靠全社会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罗丽艳 《南方人口》2003,18(3):17-22
本文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框架结构的分析导出了该学科应实现的两个目标:维持系统平衡和实现系统效益最大化。围绕这两个目标讨论了该学科的研究内容,提出了应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大系统建设成为灵敏的自组织系统,引入“生态人”新观念,以系统效益最大化为新的价值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近年来 ,吉林省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降低 ,新增保险人数增长乏力 ,退保人数增加 ,保险金收入下降 ,农村养老保险呈全面萎缩状态。导致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缓慢 ,甚至出现萎缩的原因主要包括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集体经济薄弱、生产方式落后、保险工作方式等因素。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加集体经济积累、促进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的发展 ,以及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面对青海日益严峻的人口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要用科学的态度正视青海的人口问题,抓紧研究青海人口发展战略,这不仅是实施青海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青海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和制定青海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劳动就业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 ,吉林省的就业速度明显慢于经济发展速度。劳动力数量多 ,就业岗位有限。在未来 1 0年 ,就业状况仍不容乐观。解决这一问题应当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吉林省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二是加强与西部各省份的交流 ,三是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长吉图先导区开发开放的深入进行,吉林省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发展在利好政策的注入下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如何扬长避短地利用县域经济来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成为新时期县域发展的新要求。吉林省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新思路是:充分利用县域经济为城镇发展提供的产业优势,以县域的外向型经济来推进城镇化、以集聚型经济升级城镇化、以城乡结合的经济来逐步实现人口城镇化,通过县域经济集群式发展将所要求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充分协调,以实现推进城镇化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是 2 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吉林省近 2 0年来虽然经济发展较快 ,但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 ,现实要求我们应该刻不容缓地保护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 ,建立一种完善的人口、资源、环境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