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宗 《金陵瞭望》2005,(20):14-16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是一次决定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向的关键会议,“十一五”规划的出台,将是我国发展转轨的重要标志,它不光对未来5年,甚至是10年乃至20年者刚辞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前二十年,是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河南人口将会怎样发展?人口构成将如何变化?利用2005年全省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结合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对未来人口发展作出科学预测,对制定未来人口生育、就业政策,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举世瞩目的全国“两会”于日前落下帷幕,期间讨论并通过的“十二五”规划成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新的起跑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2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何在?中国经济在未来能否保持这一增长势头?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内生技术创新诱敌的长期经济增长模式说明,中国未来经济的持续增长主要取决于其在知识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等内生技术变化方面的努力。而这又有赖于建立一套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以为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激励。  相似文献   

5.
论道     
李晶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还没有完全抑制住,未来几个月还可能继续这一势头,今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望稳定下来,明年第一季度预计将出现回弹。从中长期来看,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时期,未来三到五年内,中国经济将告别过去双位数或者高个位数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本文对我国未来五年现代化建设开局起步阶段的发展态势作出展望和定量分析。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经济将持续稳定增长,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地位更加巩固,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呈中高速增长趋势,将迈进中等发达国家门槛。中国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将显著提升,主要科技指标跃居世界前列。中国加快构建世界最大规模的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世界第一农业生产大国和制造大国地位更加巩固,加快建设世界最大规模的新型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特别是加快建设世界绿色交通强国和数字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世界贸易强国。  相似文献   

7.
《华人时刊》2009,(1):94-94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教育参赞万胤忠近期访问杭州时,向记者介绍了澳洲教育、学生签证的现状以及在未来几年澳洲留学将可能发生的变化。他建议中国学生,要放眼全澳明智择校。  相似文献   

8.
消费市场呈现五种档次一项调查表明,目前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超过3.4万亿元,单是1995年新增的存款就有8100多亿元。经济收入结构的变化,带来消费水平的差异,从而形成当今中国消费市场呈现五种档次:豪华型消费:人们所说的“大款”就是这类消费的主要代...  相似文献   

9.
论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五”光复我党对蒋介石政策的变化赵玉珍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五”光复,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出现了国共两党从十年血战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最后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拯救...  相似文献   

10.
2000年3月22日,浙江大学举办了隆重的经济学院院长聘任仪式,中共中央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洛林教授被聘为我校经济学院院长。聘任仪式后,王洛林教授为经济学院师生作了“2000年宏观经济形势与展望”的专题报告。报告中,王教授对1999年的经济形势作了简要回顾,对2000年的经济增长及不利因素作了探讨,并对今后五年中国经济增长形势作了展望。王洛林教授指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将稳步增长,但不确定因素也很多,对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快改革和结构调整,以保证我国经济形势的…  相似文献   

11.
唐骏 《21世纪》2010,(2):12-12
过去30年,大多数中国企业成功的秘诀就是“胆量+关系”。现在,中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社会体系逐步完善,法制也更加健全。灰色地带和暴利行业也越来越少。这使得中国企业再也不能重复过去的老路。要想取得未来的成功,只能靠四个字“市场+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距今整整二十年了。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这一对中国现在和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会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十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  相似文献   

13.
赵宗 《金陵瞭望》2011,(25):9-10
为迎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顺利召开、充分发挥广大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作用.今年8月1日至10月中下旬。市委借助网终平台.开展“网络问计、问需、问政”活动。活动启动后,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京电视台、龙虎网、中国南京网以及网络问政平台等纷纷开设“寄语南京未来五年发展”、“寄语新一届南京市委”、“我有话对书记说”等专题专栏.征集网民的建议与意见.网民们热情参与.7000多条留言为南京未来五年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4.
最美中国色     
王艺凝 《新少年》2023,(4):46-49
<正>2023年央视春晚的创意歌舞节目《满庭芳国色》,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色彩的美。“青白黄赤黑,东西中南北,五色的经纬,织出山与水……”中国的古人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探寻色彩,整理出世界上最早的色彩体系。歌词中吟唱的“青白黄赤黑”指的就是中国传统色彩里最基本的五种色系,又称五正色。五种色系间相互搭配,又变化出无穷的色彩。浪漫的古人还为这些色彩起了富有诗意的名字,赋予了更为生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家发展五年规划是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国家发展五年规划强调结合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其基本思路和关键方法是将国家领导人的战略战术思想与公共政策分析方法两者有机结合。国家发展五年规划的战略分析理论框架为:背景分析——主题与主线确定——战略定位与设计——战略实施。首先,进行五年规划背景分析,通过规划评估和发展诊断,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对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综合科学判断;同时,分析不同时期国家发展的重大矛盾和重大关系的阶段性特征,把握重点矛盾与矛盾的重点。其次,确定新一轮五年国家发展的主题与主线。然后,明确具体的战略定位,确定指导方针、进行战略目标制定和量化指标设计。最后,确定战略实施的重大任务、政策导向与项目。国家发展五年规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独特性,是中国科学发展方向、战略、目标、政策之集大成。  相似文献   

16.
周伯华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广告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上作上述表示,未来五年,中国宏观经济将继续平稳运行,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投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这些因素将带动广告业持续增长。他认为,中国广告业的发展与 GDP 的增长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广告业增长的相关性更大。  相似文献   

17.
从2012年至今,中国的经济格局注定这五、六年是中国企业主的磨砺年。中国制造长期以低价制造驱动市场,靠国家基础投资、地产刺激、出口三驾马车获得高速增长。而这几年经济宏观调控,注定要面对市场低迷下的困局了。面对这一困局中国的企业应该怎么办?采取什么样的市场弈局?是奢望于大环境的变化和国家利好政策的再度刺激,还是企业奋起创新另择新出路。这些问题和抉择宛如一把锋锐达摩克里斯剑,高悬在每一个中国企业主的头上。  相似文献   

18.
在辽朝立国期间(907-1125年),东北亚各国出现新的政治格局:即辽朝、北宋、西夏和高丽、日本五个国家并存,构成当时“五国三方”的态势。北宋成为当时经济和文化两方面发展的代表;辽朝成为在政治和军事上领先的典范;西夏与之形成三角关系。三方似乎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并呈一体化趋势。它们对中国历史乃至东北亚地区均做出重要贡献。高丽依据自身需要使中国文化渗入本土,推动了各方面的稳步发展,在东北亚各国关系中起到重大影响。日本在努力调整各方面政策,以适应新的形势,孕育着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五年来,中国传统武术的研究表现为两个视角:一个是传统式的本体研究,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式视角。许多学者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更加注重从后一个视角关注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更加重视中国传统武术在国内及国际上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国家形象短片是自塑本国国家意识形态,构建国家良好国际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对于传统的传媒途径,新媒体国家形象片是以互联网、手机媒体等数字媒体为传播途径。近些年,新媒体国家形象片层出不穷,由解读中国工作室出版的《中国五年》自网络平台上推出,就引起海内外阅众巨大反响。文章拟在生态语言学视域下,以国家形象构建的自塑载体——《中国五年》为研究语料,进行和谐话语分析研究,以期通过实例分析,尝试构建一种可行的生态话语分析模式。研究发现:(一)《中国五年》植根于中国现实语境,为国际友人传递信息真实的中国故事,促进国际政治生态和谐;同时予以本国国人希望,促进国内生活、政治生态和谐。语篇话语是生态有益性话语。(二)新媒体具有极强的现实渗透力,以新媒体传递国家形象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媒体阅众广泛,构建语篇话语应考量多元认知方式,提供可被接收的信息,如以“龙舟-帆船”双重隐喻选择表达“未来”的意义潜势等。以此望为新媒体途径国家形象自塑和国家“软实力”推介提供一种新的探索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