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有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这是宋代学者张载的读书名言。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古人之言,充分说明了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课堂提问成为主要教学手段之一。“思源于疑!”由此可见,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重要体现。作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工作者,就要促使学生提问。  相似文献   

2.
古代教育家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考的起点,求知的钥匙,探索的动刀。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无疑——有疑——无疑”不断循环往复的矛盾运动过程。人的知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转化、日益丰富、深化和发展的。设疑提问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提问得法,可以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开动脑筋,达到激发思维的目的;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因此,讲究提问的艺术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宋朝朱熹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论从教育学还是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问是深入的阶段,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教师的责任应该是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题而心悦。众所周知,有趣高效的语文课多离不开提问,它们会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拨逗着他们浓烈的学习欲望。那么,  相似文献   

4.
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关系 到一堂课的成败,提问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门艺术,本文主要就课堂提问的目的、方式、原则及提问应注意的问 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摸索课堂提问的规律,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善教者必善问,善问是一种艺术,“问题提得好,好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课堂提问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师在精心预设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对话,全面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基本技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必须讲究提问的策略,真正做到“智者问得巧”。  相似文献   

6.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设疑的主要实施形式就是提问。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能触及学生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从而展开思想的翅膀,积极思考、探索问题的奥秘,形成惊异、激奋、自豪感。这是启发式教学的必要且重要的手段,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可见提问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艺术”是指在语文课上,老师向学生、学生向老师、学生向学生创造性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提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高明的语文教师都很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多渠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的环节。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的而又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艺术。有效地提问,是学生认识积极性的推动力;有助于教师获得教和学的反馈信息;增强课堂教学的节奏感,活跃课堂气氛,也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和实践。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探索出了几种的效的提问方式。  相似文献   

9.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发展学生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因此,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教学成功的起点和基础。在数学教研工作中,笔者曾经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为专题进行调研,发现在此方面存在一些误区。诸如: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有效形式,也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目前课堂教学中最盛行的课堂交流模式是:教师提问——学生们积极回应——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赵凌君 《新天地》2011,(9):143-143
古人云:“学则设疑,方疑则大进。”设疑是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小疑则小有收获,大疑则大有收获。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质疑、释疑,解决了矛盾,就能从未知到已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而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可见,设疑在启发式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关键在于如何设疑,何处、何时设疑才能做到“精…巧”。我在设疑中注意到了这几点:  相似文献   

12.
提问是师生交流的最基本的手段和途径,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少数名族地区乡镇中学教师,如果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掌握课堂提问技术,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现在就提问式教学在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中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学贵有疑。理想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从有疑到无疑,又到有疑”的能动过程。“疑”是人动脑思考的结果。读书有疑方才有问;通过问,解决疑,反过来促进思考,产生新的疑问,求得新的提高。传统教学法中的启发式教学也讲究“挑疑”,即通过教师启发使学生产生一个个疑问,然后找到答案。它的教学过程是“无疑——有疑——无疑”的教学过程。启发式的理论依据是孔子的“不启不发”,它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客体,老师通过启发使学  相似文献   

14.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课堂教学中适宜的提问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启迪思维,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课堂提问是大学英语教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重教学手段之一,但学生面对提问经常反映冷淡、课堂气氛沉闷.这是教师经常遇到的尴尬局面。本文是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针对提高课堂参与有效性的行动研究报告。笔者通过课堂观察、访谈和问卷的方法了解学生不参与、少参与的原因,并以此出发,通过改善提问质量、完善提问过程管理和实现课堂提问多向性的行动干预措施,展开历时一年半的教学行动研究。研究发现。高质量、有意义、持续性的问题是学生课堂参与的动力,是保证课堂参与意义的根本;完善提问的管理是维持学生课堂持续参与的保障:转换课堂提问的主体.可提高课堂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有效的提问,是学生认知极性的推动力;有助于教师获得教和学的反馈信息;增强课堂教学的节奏感,活跃课堂气氛,也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和实践.提问是多渠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其中重要的环节.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探索出了七种提问方式,即:概念型、判断型、比较型、分析型、推理型、综合型、发散型.七种类型各有千秋,有的一种提问类型有益于几种思维形式的训练;有的一种思维形式的培养有赖于几种提问类型的配合.  相似文献   

17.
课堂提问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其功能和性质可分为基础型提问和开拓迁移型提问。基础型提问涉及的内容多为课文的基础知识、表现方法、文中的重要内容、各种文体的区别比较等,属记忆性,凭借提问的形式促进记忆,检查记忆。  相似文献   

18.
乔玉宝 《新天地》2011,(6):91-91
有效教师总是善于设计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课堂提问是最常见的教学手段,如何让提问促进学习是值得研究并下功夫改进的大问题。提问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关键。提问需要设计,提问需要归纳,提问需要了解学情,提问需要观点碰撞。有效提问要关注四个环节,应把握解答距、设计问题链,寻找支撑点,提供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发展的过程,而课堂提问则是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学到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加速信息反馈,有利于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提问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应由数学内容和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决定,体现出知识的系统性、教学过程的层次性和对学生的启发性三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课堂提问精彩,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带动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反之,则可能陷入课堂沉默“鸦雀无声”的窘迫状态,甚至无法进行下去。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将提问看作是一种很简单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进行深入地思考,更没有进行精心的设计,于是容易出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