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郜积意 《学术月刊》2020,(1):151-184
推排春秋朔闰表,以闰月与连大月之设最为紧要。春秋时未行无中置闰法,故置闰宜在岁末,或三年一闰,或二年一闰,并无频年置闰或一年二闰之例。但以往历表为迁就经传历日,闰月与连大月之设多有可议。其实,经传历日未必是鲁国时历,夫子作《春秋》,采列国史记,而列国历法与鲁历不同,月日不协,理有固然。不明鲁历与列国历法之异同,不明经书日食有食本月晦、前月晦之别,及诸侯卒赴有来日赴、往日赴之分,则历表编排必违历理。斯篇以鲁历及借半日法推步,证以经传文例,所得历表,较以前诸家推排,小有可观,考证者宜所取资焉。  相似文献   

2.
李煜词的分期问题及其抒情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南唐后主李煜传世的三十几首词,文学史上一般把它们划分为前后两期:公元九七五年,金陵城破,南唐国亡,这之前写的称为前期作品;此后写的称为后期作品。但是,最近叶嘉莹在她写的《灵谿词说》论温、韦、冯、李部分,却表示了不同的见解,她说: 一般论李煜词者,每喜将其词作分为前后两期,以为此两期的作品无论在风格或内容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一般多认为其前期的作品,享乐淫靡,一无足取;后期之作品,则因其曾经身历亡国之痛,故能有较具深度之内容,且有较高程度之艺术表现,然而又讥其情绪为“伤感”、“不健康”。此种论点,自外表观之,似乎也颇有道理。然而事实上,则李煜之所以为李煜与李煜词之所以为李煜词,在基本上却原有一点不变之特色,此即为其敢于以全心倾注的一份纯真深挚之感情。在亡国破家之前,李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杨炯初入蜀时间祝尚书先生《杨炯初入蜀年考》(《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4期),因《朝野佥载》云卢照邻“后为益州新都尉,秩满,婆娑于蜀中,放旷诗酒,故世称‘王杨卢骆'”,定为王杨卢骆“四杰曾经同时在蜀”.又考杨炯《梓州惠义寺重阁铭》开头“大辰之岁,正阳之月”为卯年四月,便进而定杨炯丁卯年(乾封二年,667年)曾经在蜀.窃以为此论未当. 祝文所据,主要为“大辰之岁,正阳之月”.而杨炯《铭》开头此二句,并非记己观重阁之时,乃云窦竞与释智海之建佛寺也.杨炯《铭》开头为:“大辰之岁,正阳之  相似文献   

4.
茅盾同志于1932年年底写完《子夜》原稿,交给开明书店出版,由叶圣陶同志经手编辑,然后发排。一个多月时间,初版本即问世,封面由叶圣陶题写篆体“子夜”二字,扉页上由叶圣陶题写楷书“子夜”二字。初版三千册,不到一月就告售罄,轰动文化界,瞿秋白称《子夜》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那么,谁是《子夜》第一个知音呢?当为叶圣陶。叶老有一短文,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5.
来函照登     
晋阳学刊编辑部: 我在贯刊1984年第6期所撰之《宗白华传略》一文,查出有几处需要更正:第一节中“绾”为“琯”;第二节中“DrSSLer”为“DieSSLez”;“径”为“经”;第四节中“借冀”为“借些”,“新极”为“积极”;第五节由“6月11日”为“9月11日”;第七节中“MaxDeSSOir”为“MaxPeSSoiz”,“B(?)LSChmah”为“B(?)lSChmann”,  相似文献   

6.
度 ,以丽十二位”(《隋书·天文志》即以观日象、观月象、观北斗、观五星、观二十八宿 ,“建五行 ,起消息 ,正闰余”(《史记·历书》)“正四时”、“分八节”、“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尚书·尧典》)的完整而科学的“观象授时”体系 ,这种观象授时体系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科学性、系统性与精确性。在纪时方法上 ,《山海经》不仅采用了“共工口步十日四时” ,即以十日为—旬 ,三旬为一月的十天干纪日法和十二地支纪月法 ,还采用了春夏秋冬“四时”以及“八节”与二十四节气为一年 ,十二年为一周期的岁星和太岁纪年法 ,等等…  相似文献   

7.
世界各国现今通用的阳历,或称公历,是以一个回归年长度为依据的历法。一回归年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相当于365.2422日。阳历以365日为一年,每年所余0.2422日,累积四年,大约一天。所以阳历每四年增加一天,加在二月末,得366日,这就是阳历的闰年。四年加一天又比回归年实际长度多了44分56秒,积满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一天,相当于四百年中约多算三天。因此,阳历置闰规定,除公元年数可以4整除的算闰年外,公元世纪的整数,须用400来整除的才算闰年。这就巧妙地在四百年中减去了三天。这就是阳历置闰的全部内容。我国的农历,又称阴历,主要依据朔望月(月亮绕地球周期),同时兼顾回归年。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朔望月(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周期是29.5306日。农历一年十二个月,一般六大六小,只有354日,比一个回归年少11.2422日。不到三年必须加一月,才能使朔望月与回归年相适应。这是用置闰办法来调整回归年与朔望月,使月份与季节大体吻合。中国古代历法的频繁改革,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
《阴山学刊》1999年第 3期推出“港台文学研究”专栏不久 ,立即在台湾引起反响。在台湾岛内外久负影响的《展望》杂志于2 0 0 0年元月号全文转载了由吴素娥、金鹏善撰写的论文《何日共一曲尽诉故园情——郑向恒散文印象》。并特别加了“编者按”,称由大陆内蒙古包头师专中文系两位作者合撰之此文“曾于今年 (指 1999年 )九月刊登于《阴山学刊》第 12卷第 3期 ,本刊为了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特刊出 ,以飨读者。”郑向恒先生也两次来信 ,对作者和《阴山学刊》表示敬意台湾《展望》杂志全文转载《阴山学刊》论文@张福勋…  相似文献   

9.
文儒与吏能之争在有效促成开元盛世的清明政治文化的同时,也完善了文儒诗学的理论思考。有唐文学在开元、天宝之时,达其极盛,诗家辈出,佳作如林。大体言之,盛唐诗歌的艺术风格,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浪漫高华为主体风格,后期则转入沉郁顿挫。然风格虽有转变,但成就前后两期风格乃至成就盛唐诗歌风格的仍为“气”与“情”:“气”盛而“情”真。盛唐文学的文化精神亦因之而凸显。  相似文献   

10.
常何是唐初名将之一,两《唐书》无传,事迹散见于纪传者仅数条,虽集掇亦难见端倪。1944年,陈夤恪先生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曾引用李义府撰《常何墓碑》,用以论证玄武门之变中常何之作用。1952年,陈先生又于《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一文中,节录《墓碑》,指出:李义府撰《常何碑》文“久佚,然为最佳之史料”(《岭南学报》第12卷第1期)。现据北京图书馆所藏《常何墓碑》写本照片,作跋于次,祈批评指正。《常何墓碑》写本尾残,不见立碑年月。《墓碑》称:“中大夫、守中书侍郎、兼修国史,弘文馆学士,广平县开国男李义府撰”。李义府,唐高宗时宰相,两《唐书》有传。《旧唐书·李义府传》载:“高宗嗣位,迁中书舍人。永徽二年,兼修国史,加弘文  相似文献   

11.
对于黄庭坚,人们关注较多的是山谷体。其实,山谷体主要体现在黄庭坚前期的创作中,其后期创作已明显趋于平易自然。具体来说,黄庭坚后期的诗歌创作追求包括:一、有谓而作,“不怨之怨”;二、微词婉转,“兴托高远”;三、用字求“安”,“无一字无来处”;四、声律重“谐”,“不烦绳削而自合”;五、构思巧妙,以想象、拟人求奇趣。  相似文献   

12.
杨德春 《学术探索》2010,(1):133-140
东方朔以“平”为屈原之名。司马迁明确记载屈原名平,并有呼应。刘向明确记载屈原名平。王充认为屈原名平字原。王逸明确记载屈原名平,于此无刊刻传写错误。《文选》并非所有有字之作者均以字称,屈平即在有字不以字称而称名之列,《文选》五臣注空疏荒陋,不足为据。《卜居》、《渔父》开篇言“屈原既放”,篇中反复出现“屈原日”字样,此为屈原赋之文体性质所决定,此不能作为《卜居》、《渔父》非屈原所作之根据。《卜居》之作者为屈原,《卜居》当作于怀王十八年,具体时间当在该年屈原使齐之前,作地当为郢。《渔父》之作者为屈原,当作于屈原自沉前不久,作地当在江南。  相似文献   

13.
<正> 1958年元旦,港台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张君劢联名发表题为《中国文化与世界》的宣言,称:“中国学术文化当以心性之学为其本原”。“此心性之学,正为中国学术思想之核心,亦是中国思想之中所以有天人合德之说之真正理由所在”,“乃通于人之生活之内人之与外及人之与天之枢纽所在,亦即贯通社会伦理方法,内心修养,宗教精神,及形上学等而一之者”。(参见牟宗三等:《中国文化与世界》,《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展望——当代研究趋向》,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1年版,第124页)可见,现代新儒学极其重视心性之学,  相似文献   

14.
<正> 庾信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大的影响。可是,由于他经历复杂——所谓“历四朝”而“奉十帝”,所以评论起来比较困难,历史上就存在毁与誉两种不同的看法。解放后,对庾信的评价已渐趋一致,即既肯定他的文学成就,又赞扬他后期文学作品中的“故国之思”,或直称他为“爱国主义诗人”。这样评价是否尽当?很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由于《拟咏怀诗》与《哀江南赋》一样,同是庾信的压卷之作,很能代表他后期的思想本质及艺术特色,所以我们即以《拟咏怀诗》作为探索庾信的主要依据。不容讳言,庾信的《拟咏怀诗》,是具有浓烈的乡关之思的,并且颇能打动人。杜甫说:“庾  相似文献   

15.
来函照登     
编辑同志:贵刊1989年2期刊出拙作《唐庭州西海县之置建与相关问题》,内转录《元年建午月四日使衙榜文》。由于我的疏忽,误漏原件第九行:“建午月四日”五字(其末行署衔名着当为第十行)。请赐贵刊一角予以订正,并向读者之歉。  相似文献   

16.
西周历法是观象历法 ,而不是推步历法。西周历法采用既生霸、既望、既死霸等与月相有关的词语配合干支记日 ,而这些词语都是以“既”字为词冠。表明那个时期还不能事先推定生霸、望、死霸等月相出现的日子 ,只有经实测认定以后 ,才能利用这些月相记日。春秋时期的鲁国历法和东周王历虽然是以“日南至”为标准定年首 ,但两历在前期都不是以“日南至”所在的子月为年首 ,而是以其下一月丑月为年首。表明春秋前期的历法还不能事先推定“日南至”的日期 ,只有经实测确定“日南至”以后 ,才能对年首做出安排。由此推断 ,西周历法更不会具备推步历法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江海学刊》2004年第6期刊载黄大宏先生《〈全唐诗〉收诗拟题署名并误且重出一则考辨》一文,读后颇受教益,该文最后得出“卷八○二所收二诗当径删”的结论也非常之正确,只是文中有一小处史实似乎有纠正的必要。黄文认为,“《全唐诗》卷八○二收舞柘枝女《献李观察》一首,并附李观察翱答诗,二首题署并误,且属重出”,其称引的论据主要是《云溪友议》卷上《舞娥异》。文章引《舞娥异》有“明府诘其事,乃姑苏台韦中丞爱姬所生之女……亚相为之吁叹”之语,最后一节称:“品舒诗,乃以李翱比曹操,以韦应物方之蔡邕,以韦女拟于文姬,即以曹操改嫁文姬…  相似文献   

18.
以赵树理为代表的长期生活在山西并以山四农村为创作题材的一些作家们,由于创作风格的接近,被文艺界看作一个流派,是在五十年代的后期。或称“山西派”,或称“火花派”(因《火花》刊物而得名)。郑重提法是“以赵树理为代表的文学流派”。谐谑说法则为“山药旦派”。追根溯源,这个流派滥觞  相似文献   

19.
《龙图公案》及《杨家将演义》均有八贤王赵德芳。按《宋史·宗室传》德芳为太祖第四子,以太平兴国六年(981)薨,年二十三。德芳早薨初无表现,则所谓八贤王者,殆指太宗之子周恭肃王元俨也。《宋史》本传称元俨早出宫,期以二十始就封,故宫中称为二十八太保,盖元俨在兄弟中行第八也。元俨历事四朝,位望崇隆,极人臣之遇,薨于庆历四年正月,赠燕王,传又称元俨“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四夷。”  相似文献   

20.
杜诗管窥     
《杜臆》云:“公凡单咏一物,必有所比.此《诗》为肃宗作.天运初回,新君登极,将有太平之望,秋斯近而月影清也.然嬖幸已为荧惑,贵妃方败,复有良娣,入河而蟾不没也.林甫、国忠弄权于前,辅国、朝恩又继于后,捣药之兔长生也.所以只益丹心之苦,徒增白发之明.今干戈满地,月当无所不照,休得止照国西之营,谓比营土便能戡乱而可以无忧也.时官军营于长安之西,鱼朝恩为观军容使,而李、郭等以六十万众溃于相州,当在此时,公盖有深虑焉.”《详注》引张(纟廷)曰:“蟾兔以比近习小人;入河不没,不离君侧也;捣药长生,潜窃国柄也;丹心益苦,无路以告也;白发添明,忧思致老也.故结言休照军营,恐愈触其忧耳.当时寇势侵逼如此,而近习犹然用事,何时得见清平耶?”《心解》云:“对月而伤时也。二载闰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