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山新貌     
去年9月中旬,我们一行在相隔两年多后再次来到粤北革命老区之一的仁化县红山镇调查采访。我们首先看到红山圩的明显变化:街道打上了水泥路面,晚上亮起了明亮的路灯,居民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圩镇上建起了农贸市场,四层楼的镇文化活动中心已经完工,过去坑坑洼洼的河堤砌整齐了,街道两旁新建了数十幢两三层的楼房……红山圩的变化给人一个旧貌换新颜的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2.
3.
牛河梁红山     
《阅读与作文》2007,(1):F0004-F0004
遗址坐落在辽西山区一处漫延10余公里的多道山梁上,在50平方公里范围内连绵起伏的山冈上,有规律地颁着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并由它们组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宗教祭祀中心。在方圆有致的积石冢内,以大墓为中心将墓葬分为若干等级。  相似文献   

4.
本索引所收资料以国内发表的为主,兼收港台和国外的有关资料。每类资料以发表或出版的时间为序排列。  相似文献   

5.
张强  白杨 《华人时刊》2010,(1):19-19
抵不住新疆的种种诱惑,终于前往那里了。到达乌鲁木齐时,现代与宁静的感觉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6.
轮台和乌鲁木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这个名称是怎样来的?它的含意是什么?一直是众说纷纭,令人不知所从.有人说,是维吾尔语"团结"的意思,有人说,是蒙古语"优美的牧场".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可谓"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因为我请教过几十名精通维吾尔语的维族同志和娴熟蒙古语的蒙族同志,他们听了,有的,摇头不语;有的,茫然一笑.  相似文献   

7.
闻名海内外的红山文化,因赤峰市区东北隅的红山得名。自古至今,有关“红山”的记述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笔者不揣愚陋,辑录如次,然囿于闻见,难免挂一漏万,尚祈博雅君子,正其舛误,补其阙失,则笔者幸甚焉。  相似文献   

8.
赤峰红山后古文化遗存 ,早在 2 0世纪初就曾引起中外学者的注意。在 190 6年至 1935年近 30年时间里 ,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法国传教士桑志华、德日进、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日本人牟田哲二、鸟取森男、金子健儿、德永重康、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总长滨田耕作及水野清一等 ,先后对红山前后进行了田野调查和挖掘。滨田耕作、水野清一在 1935年对红山后古遗址进行发掘后 ,于 1938年发表《赤峰红山后》考古报告书 ,红山文化的存在由此公诸与世。 195 4年 ,尹达先生在编写《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书时 ,正式提出了“红山文化”的概念 ,后经 195 6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裴文中教授为领队的七名师生的野外调查和复查发掘 ,赤峰红山前、红山后古文化遗存的特征及性质才得以最终确认。  相似文献   

9.
红山文化是燕山南北长城地带的考古文化,良渚文化是东南沿海环太湖流域的考古文化。二者都是中国史前玉文化中心之一,它们一南一北相对应,在中国文明起源过程中都处于“先走一步”的前导地位,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红山文化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深入研究红山文化,认清中华文明形成的历程,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课题。2012年5月,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过程中,发现了中国敖汉陶人,在学术界引起重大影响,关于敖汉陶人的功用、性质、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引发了热烈讨论。通过对敖汉陶人的功用、史学艺术研究价值及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进行探析可知,中国敖汉红山文化陶人是一个鲜活的红山人祖神形象,这位祖神是具王、巫、祖先三位一体的人物,他的发现,对研究中国美术雕塑史,特别是对研究红山文化社会性质、研究古代中华文明的进程都有着重大意义,也为论证中华文明5000年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清道光年间流放新疆的黄氵睿其人其事及著作中所反映的西域风情作了评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检索,考证了赤峰市区东北隅之红山摩崖石刻文及其作者生平,纠正了石刻文的相关谬误,还原了历史的本真面目。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牛河梁祭祀遗址、那斯台玉器、东山嘴祭坛等重大考古发现,红山文化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近年来,有关红山文化中“熊”的形象引起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拟从红山文化遗存“熊”形象实物、历史上与红山文化相关的资料,对源远流长的“熊文化”做一初步探讨。一、红山文化遗存“熊”形象实物引发的思考1、陶塑熊爪和熊头骨。在牛河梁考古发掘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尊女神头像,这座祭坛因此被称为“女神庙”。而与此同时,在这座庙中还发现了熊雕像残片和熊头骨。熊爪长14.5厘米,他清晰地告诉人们这里曾经供奉着一尊大型的泥塑熊神偶像。在牛河梁女神庙这个红山文化的原始宗教所在神庙的主室,一般应该是供奉主神的所在。“熊”的形象能进入这样一个红山先民神圣的殿堂,应该不是一个装饰性造型,我们有理由认为它代表红山先民对熊偶像的崇拜,也有理由认为它体现以熊为部落祖先的血缘观念。熊作为宇宙的养育者形象的历史一直上溯至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代的先民在长期的狩猎活动中观察到了熊一年一度的冬眠与苏醒的模式。当它冬眠的时候,就象进入了死亡王国;当它春天苏醒从洞穴中复出时,就是再生复活了。它不仅在走出洞穴时是活生生的,而且还带出了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清人乌鲁木齐诗的内容及反映的民族文化观念,指出其与前代不同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5.
对《乌鲁木齐方言》一些词语 ,从理解、用字、词义、例句及其他相关问题 ,作基础性语言学讨论。  相似文献   

16.
红山诸文化发祥于西辽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的辽阔地域。按文化类型又细分为前红山文化,包括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后文化及富河文化;后红山文化,包括小河沿文化,另外还有东山嘴遗址、牛河梁遗址等遗迹。红山诸文化出土的陶器,无论器型还是纹饰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本文不揣浅陋,试就其纹饰做一初探,并求教于纹饰学研究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7.
将蒙语“巫都根”与汉字“巫”进行比较研究,可知汉字“巫”是从蒙语中借用来的。再把蒙古族巫文化及其特点与红山文化的独特之处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出红山文化是蒙古族巫文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一)乌鲁木齐汉语方言词汇中的词大部分都与普通话的词相同,但其中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词(包括词组),多是属于日常生活方面的。本文所收词条为与普通话不同者,与普通话相同者不收。  相似文献   

19.
2015年2月1日,我校在崇正楼三楼会议室召开红山大讲堂各板块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红山大讲堂2015年宣讲工作。校党委书记李春林,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于建设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负责同志,红山大讲堂七个版块的负责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20.
《赤峰红山后:热河省赤峰红山后史前遗迹》(以下简称《赤峰红山后》)中译本,从选题策划、资料搜集、翻译注释,到排版校改、印刷装订,直至宣传发行,历时8年,其情形类似于八年抗战。由中国考古学界泰斗苏秉琦教授撰写的一篇关涉红山文化的文章,因其内容的科学性、语言的准确性和阐述的逻辑性被选为1988年高考语文阅读题,全国近300万考生同时接触了红山文化这一名扬海内外的考古学名词。笔者曾躬逢其盛,并联想到儿时长辈讲述的一则奇闻轶事,一位通晓日语的赤峰人,在赤峰街一家小吃部购买油炸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