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传》是我国最早最详备完整的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巨著。汉魏以来,对《左传》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无论是从史学的角度或从文学的角度,先贤今人都有专著论及,唯对其中的妇女形象尚无人探讨。那些优秀的妇女形象是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的,至今仍值得我们讴歌。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左传》所描写的优秀妇女形象是很多的,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2.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在安葬仪式上,宋庆龄,沈钧儒代表各界人民将一面白绸为底,用黑绒绣着“民族魂”三个字的旗帜盖在鲁迅身上。毛泽东同志称赞他是无产阶级“文化新军的最伟大最英勇的旗手。”“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今天,我们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族精神,同时广泛吸取各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可以说,鲁迅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继  相似文献   

3.
鲁迅精神已经是中华民族精神“回心轴”上的一个关键性定点。鲁迅生命的“回心轴”是生成于鲁迅在人生绝望之海的洗礼碰撞中,本真意义上一次探底式的生死抗争;是生成于近代以来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的瞬间裂缝中,各种新旧力量为争夺“权威”的中心舞台而展开殊死搏斗的混乱中的一个奇迹。鲁迅精神之所以成为民族的“回心轴”,是因为他不仅在历史的高速旋转的漩涡中准确的介入了“那个不动的轴心”,参与并融进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区,并且开拓性的扩展延伸了民族精神新的生命生长点。鲁迅精神的“回心轴”指向既是历史的又是时代的,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今天在民族复兴的当口,我们只有整体上及时而精准的承接好鲁迅生命“定点”的把手,重新唤起民族精神生命“回心轴”的新一轮探寻与澄明,以及由此展开“定点”式的决断行动,才能够躲过卷入历史虚无“黑洞”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优良传统。中国近现代之“国魂”呼唤,是这一传统的继承与发扬。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探讨,是其作品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他的全部创作表现了两大最基本的内容:一是“描写我们民族性的伟大”,二是“提炼了中华民族传统中的病态方面”。这是一种基于对民族深刻认识之上的具有高度哲理化的爱国主义。我国历代先进知识分子的“招魂呼唤”在鲁迅的笔下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民族精神的探讨自此由不自觉认识走向自觉认识。鲁迅创作所达到的思想高度,已经成为现代民族精神反映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5.
鲁迅在他从事文学活动之时,就将“立人”与“国民性”改造问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作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思想先驱者,鲁迅以大文化的角度,反思整个民族从历史到现实的生存状态和精神,探索如何改造和重塑民族文化心理,强化民族精神。鲁迅对国民灵魂的剖析,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华民族进行自我批判、自我更新的精神历程。鲁迅正是以这种清醒的批判精神,去寻找民族复兴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作为一个文化转型时期的作家,他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这表现在他一方面主张“拿来主义”和坚决批判传统,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在一些方面信奉着文化传统,他的精神至上观与儒家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就体现出民族传统在他的文化心理上的深刻积淀。“心学”是儒家传统的灵魂之一,它的核心意义就在于把“人心”视为人格实现和历史秩序的主宰功能,鲁迅的“弃医从文”,提倡个性,张扬科学精神,以及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思想启蒙事业,共同体现着一个思想模式,即人的精神世界的转变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查鲁迅,认为他是“过渡时代的伟大桥梁”;鲁迅精神是必须发扬的民族精神,它体现在各个方面,尤其在文学上;鲁迅有四大特点,他是文艺界最优秀的战略家;周恩来同志站在无产阶级立场,在斗争中加深了对鲁迅的认识,结合不同时期的任务号召学习鲁迅的精神和作风。  相似文献   

8.
“鲁迅与浙东文化”这一研究课题,是着眼于鲁迅一生与故乡文化的联系来探讨他与中国民族文化及其近现代以来的发展的整体关系。近十余年的“传统文化热”(或称“国学热”),带来我们对鲁迅愈益严重的隔膜、疏离以致对立,在这种对立情绪中所从事的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他的故乡文化联系的研究,是有悖于鲁迅的精神世界与民族文化在整体上特有的联系方式和内涵的。鲁迅对中国固有文化的批判表现出对民族“固有之血脉”的追寻和发展,建立在他与浙东特殊的地理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刻联系之上——“鲁迅与浙东文化”的研究,就是对这样一个问题的追问和思考。笔者梳理了浙东特殊的地理历史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衍变,在此基础上,阐释了鲁迅对此的体认和追寻建立在他与故乡文化的“血缘与地缘”关系之上,是在他主体意识参与下通过“复活—认同”、“深化—辨异”、“升华—消解”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鲁迅于文学方面的巨大功绩,不仅在于他影响深远的小说,他匕首投枪似的杂文,而且还在于他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的巨大成就。翻译介绍外国文学是鲁迅整个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是贯穿其始终的。他从一九○三年为抗议沙俄侵占我东北,“掷笔而起”以译写《斯巴达之魂》起,到一九三六年盎然长逝前仍在翻译的《死魂  相似文献   

10.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和抗战初期,周恩来同志科学地概括了鲁迅光辉战斗的一生,向人们揭示出鲁迅革命精神的本质,为我们学习鲁迅指明了方向。周恩来同志指出:“鲁迅先生之伟大,在于一贯的为真理正义而崛强奋斗,至死不屈,并在于从极其艰险困难的处境中,预见与确信有光明的将来。这种伟大,是我们今日坚持长期抗战,坚信最后胜利所必须发扬的民族精神!”“只有坚信未来之胜利,同时又努力于克服现实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理论探讨和文学实践两个方面,考察鲁迅前期浪漫主义精神探索的独特性,指出:作为伟大思想文化先驱的鲁迅,是立于思想文化高度进行浪漫主义精神探索的;他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人类精神文化现象和社会文化意识来把握,以“立人”为探索起点和目的,在理论上建立了现代浪漫主义文化观和文学观,在文学实践中创造了思想文化型浪漫主义文学;他的这一探索在思想文化层次上体现了近代与五四“人的自觉”精神和民族新文化方向。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夏志清、司马长风、顾彬等人较具代表性的文学史著中,建构了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另类”形象。与传统文学史家不同,他们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立场和审美趣味。经过“他者”的多角度阐释,鲁迅形象得以不断增值,从而呈现出多副面孔。鲁迅形象的多样化描述,反映了鲁迅本体蕴涵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同时,我们必须全面审视海外汉学的研究视角,以一种科学理性的态度来辨析其中的洞见和谬见,惟有如此,鲁迅研究才可能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周树人之会成为鲁迅,是发端于他在仙台医专的教室里看到了一幕惊心动魄的“示众”:那幻灯上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的体格是如此强健壮实,而精神又是多么麻木愚钝,这给了他以莫大的刺激,而这莫大的刺激又给他带来了年青时候的“好梦”:“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这种为救国救民而抉择道路的崇高愿望,终于使本应成为医学博士的周树人成了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这个促使他奋袂而起,弃医习文的场景是如此深烙在鲁迅的心灵之上,以致他的作品中“示众”也成为反复出现的生活画面。在小说《药》和《阿 Q 正传》中写过“示众”;在杂文《铲共大观》中也写过“示众”,但这几个“示众”场面都是刑场斩决。被示  相似文献   

14.
文体不能被简单理解为语言修辞本身,而应该被理解为结构世界的方式。文章选取辛亥革命前鲁迅翻译小说从《斯巴达之魂》到《四日》的转变进行分析,呈现不同战争“风景”背后的文体差异,分析其与鲁迅民族政治思想转变之间的关系,回答辛亥革命发生之前,鲁迅“弃医从文”前后从“科学或政治的小说”转到“纯粹的文艺作品”的文体选择转变的问题,该转变标示着鲁迅以文学文体重建民族国家想象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鲁迅从事文学革命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始终是围绕着改革“国民性”的问题。我们认为,所谓“国民性”,即指与其他民族相对照而突出表现出来某些差异的,本民族全体成员所普遍存在的一些精神特性。中国的“国民性”,就是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某些特点。鲁迅最早提出“国民性”问题,还是早年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他抱着救国救民的愿  相似文献   

16.
鲁迅逝世月余,《文学》杂志七卷五号刊出了郁达夫的《怀鲁迅》,其中有几句很发人深省的话:“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载、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是的,我们整个民族都应该以这块土地曾产生过鲁迅而自豪,我们当代的中国人都应该以沐炙过鲁迅的余馨而自豪。所以一当我们发现竞有人贬损鲁迅的时候,难免感到惊诧和悲酸。因为这种冷风不是来自别一营垒诸如“打落门牙”、“患脑膜炎”之类的中伤和诅咒,而是来自同一营垒的狂妄而又无知者要抵制“鲁货”,生怕“鲁化”的呓语。  相似文献   

17.
于万和鲁迅爱国主义精神的几个特点鲁迅生活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历史年代。他亲历过愈益严重的丧权辱国、山河破碎的民族屈辱,及与之结伴相随的“寒凝大地”、“万家墨面”,百姓流离、生灵涂炭的黑暗统治;另一方面,他又目睹或参与了自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北伐大革命以及反对国民党反革命围剿、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与革新、革命斗争。鲁迅正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与张承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承志是当代明确对鲁迅表示过尊崇的一位,鲁迅的思想和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无论是从张承志的小说创作还是散文随笔中都能感受到鲁迅的气息。张承志和鲁迅小说文本中的精神联结首先体现为“母亲情结”,但张承志对母爱的情感意识不但满足了他个人生命的需求,而且寄托着作家的个人理想;而鲁迅对母亲的主体意识更趋向一种爱与孝,认同与批判的双重精神世界。张承志由母亲而生发的“人民情愫”,体现了人道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但他远不如鲁迅的“立人”思想体系完整和深刻。张承志在精神层面上延续着鲁迅的决绝姿态,他“以笔为旗”,而鲁迅是“以笔为枪”。张承志是用笔来寻找文学的存在意义,鲁迅则是托命这支笔来开拓存在意义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深刻指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那么,什么是鲁迅的文化思想,他的“新”文化思想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他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重温毛泽东同志对鲁迅的崇高评价,他指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就是从“鲁迅是文化革命的主将”着眼的;他赞誉鲁迅是“空前的民族英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惟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①新文化运动提出的科学口号,解放了思想,促进了人们的科学精神及其思维方法。这对当时积极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科学真理的李大钊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由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起了重要作用。认真回顾和研究李大钊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积极寻求真理、传播真理、坚持真理、为真理而战斗而献身的光辉经历,不仅有助于我们学习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学习他勇于实践真理的百折不挠地革命精神和高贵品德;而且有助于我们目前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