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去年那些"最牛官腔"还在我们耳边回响,2010年的第一个"最牛官腔"又在日前的一段网上视频中出炉了去年那些"最牛官腔"还在我们耳边回响,2010年的第一个"最牛官腔"又在日前的一段网上视频中出炉了:江苏镇江市房  相似文献   

2.
系好你的牛     
师父带着一个弟子,各自骑一头牛,到外地去参访。到了晚上,他们抵达一个客栈,师父把牛交给弟子照料,自己先进去休息了。弟子在客栈外面的院子,做着例行的晚课,然后面对天空礼拜:“菩萨呀!请您照顾好我的牛!”他一连礼拜了三次,才放心的进客栈休息。第二天清晨,师父发现牛不见了,问弟子说:“我们的牛呢?”弟子发现牛真的不见了,对师父说:“关于这个问题,您应该问问菩萨,  相似文献   

3.
生产队三件宝,中亡牛、磅秤、马蹄表。这是30年前在我们大队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它是对最小的一个生产队生动而幽默的写照。中亡牛  相似文献   

4.
请帮我一下     
《可乐》2007,(11)
18岁时,因为家贫,我放弃上大学,和同村的二牛去东莞打工,在一家搬家公司做搬运工。我和二牛很卖力。随车搬一次家五元钱,一天下来,我们累得浑身瘫软。面对城里人鄙夷的目光,我们像一群工蚁,默默而卑微地把东西搬来搬去,没有尊严,也没有前途。  相似文献   

5.
点子公司     
牛:各位先生各位来宾,我们点子公司现场办公,现在开始了。冯:点子公司?这是个新生事物,顾名思义,啊~你们点子公司是干嘛的?牛:说白了,就是给大家出主意。首先我自我介绍吧,本人是点子公司的总经理。  相似文献   

6.
在《废都》中,老头、牛、牛老太太承担了形而上的精神使命,表现了作者冷静、超越的创作态度,尽情展现了社会现实的弊端、知识分子精神家园的失落等.从三者的隐喻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真实与作者理想的碰撞,足以引起我们对这个社会、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 《社区》2012,(17):27-27
在乡下住的几年里,天天看见牛。可是直到现在还显现在眼前的。只有牛的大眼睛。我们院子里有好些小孩,活泼、天真,当然也顽皮。有好几回,我见牛被他们惹得发了脾气。它绕着拴住它的木桩子,一圈儿一圈儿地转。低着头,斜起角,眼睛打角底下瞪出来,就好像这一撞要把整个天地翻个身似的。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的人对吃那么牛,这就是我们中国人。  相似文献   

9.
牛得了臌胀病,就会不进草料,治不及时,就会造成巨大损失。其实利用食用米醋就可治疗牛臌胀,方法简单、方便,有效率达100%。大家不妨一试,现把此方向大家介绍如下:取米醋1公斤加水2公斤,(小牛减半)一次灌服,早、晚二次,即可全部消除牛臌胀,这一方法在我们当地治疗50头牛  相似文献   

10.
牛年说     
孙丽丽 《源流》2021,(2):58-60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对牛再熟悉不过了。牛是儿时的伙伴,牛是大人劳作的助手,牛总能唤起我们对童年美好的回忆。"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老牛一生是辛勤的象征。"牛"是个象形字。早期的牛字是牛头,突出了牛角、牛耳的特征。牛,六畜之一。我国早在五六千年前就驯养牛了,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不可缺的角色。《左传·哀公十七年》说:"诸侯...  相似文献   

11.
《老友》2021,(3)
春节的欢笑声犹在耳畔,我们已迎来辛丑牛年的工作日。在陆续复工返岗的同时,许多人也在朋友圈表达了对新春的美好期待:"牛年顺利,开工大吉!""牛年一起牛起来!""去年落下的,今年补回来,加油!"……从这些祝福语中,我们也能看到"牛"这个字眼的特殊意义。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  相似文献   

12.
因为时间上与《物权法》出台接近,"最牛钉子户"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在维护个人权益这个层面,我已经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吴苹愉快地为自己的2007作着总结。到了年底,她的日子格外地忙碌。"所有帮助和支持过我们的人,我们都要感谢。"吴苹说,她对打来的电话向来来者不拒。对她来说.2007年3月堪称人生经历中的重大关口,她炼成了"史上最牛钉  相似文献   

13.
引言古代,韩国相国黄喜,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捧呢?农夫没有立即回答。等休息时,牛到一旁吃草,农夫附在黄喜的耳朵边,低声细气地说,告诉你吧,边上那头牛更好一些。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嘛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答道,牛虽是畜类,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来我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由此想到我们做班主任的,平时在运用批评的手段教育管理学生时应该象那个对牛的心理体贴入微的农夫…  相似文献   

14.
正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农历辛丑牛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自然联想到,牛是吃苦耐劳、耕耘向前的象征,人们满怀期待迈入这个蕴含着"牛"味的一年,拥抱新机遇,开辟新局面。我们已站上新的历史起点。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温州要在"十四五"头年实现"开门红",任务光荣而艰巨,此时更加需要发扬好这样的"牛"精神——  相似文献   

15.
牛淹死了 甫贯天天要带午饭上山放牛。早晨出门时,财主只给他一包包谷饭,里面包的不是酸菜就是蕨菜。 一天,甫贯对其他几个给财主家放牛的孩子说:“我们天天给他放牛,从来没有吃过一顿饱饭,我们杀他一头牛来吃吧!”别的孩子说:“那怎么行呢!财主天天要点数,少了一头还了得?”甫贯说:“只要你们不说就行了!”于是,他  相似文献   

16.
尼龙绳耐磨损、耐腐蚀、造价低,因此农村很多养牛户喜欢用尼龙绳拴牛。据调查,蒙城县楚村镇95%的养牛户用尼龙绳拴牛。其实,用尼龙绳拴牛不好。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拴牛的尼龙常会被牛一点点嚼食,而不能被牛消化,在牛的瘤胃里常期滞留,并且慢慢老化变硬,对胃粘膜产生机械化刺激,引起胃炎,使牛消化功能减弱。此外,还会造成瘤胃积食膨胀,从而导  相似文献   

17.
我们就是传说中的优等生,我们用abc和XYZ进好的大学,上牛的硕士,挤进500强做小虾米,拿4K一个月的工资互相攀比,未来不久我们会继续攀比谁有房子有车了,谁嫁入豪门了。有一天我站在房顶向下看,忽然发现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小……——资深优等生  相似文献   

18.
孟子以"见牛未见羊"来论证"以羊易牛"合法性的做法,给后世学者解读"以羊易牛"带来了不少困扰。朱熹从"仁术"、"理未形"、"人物有别"等角度替孟子进行辩护。"见牛未见羊"实质是强调"见"中蕴含的恻隐之情在推动人为善中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见牛未见羊"中所蕴含的伦理问题归约为如何认识道德情感在人类的伦理道德生活中的作用。我们认为,现代社会不能把人类的伦理道德生活建立在恻隐之情上,而必须建立在一套理性完善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基础上。因此,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后天的人为教化,通过系统的教化把道德理性加入道德情感之中,以使人形成以道德理性为主的良知。  相似文献   

19.
毕加索终生酷爱画牛. 刚开始画牛的时候,毕加索只是照牛的样子画牛,其“牛”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世人惊叹为“真牛”. 年轻时,毕加索画的牛形体庞大,有血有肉,雄壮威武.一次,他在乡间田野间画牛,一老黄牛悠闲吃草,踱步而来,牛憋见画中之牛,瞪大眼睛,愣许片刻,突然撒腿落荒而逃. 随着年龄增长,岁月磨炼,毕加索画的牛突显筋骨,笔笔精湛.其画技炉火纯青,无人能模仿,无人能超越.  相似文献   

20.
高原之舟耗牛,以负重、沉默、忧郁、孤独、凝视为特征,“半人半牛”是藏族青年诗人到美平措的自画象,并通过它而概括了雪域高原和整个藏民族的性格和灵魂──其诗歌发现和创造正在于此,即把最典型的“雪域塑雕”推到了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