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英称呼语的分类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选择恰当的称呼语是说话者社会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英称呼语的分类比较,讨论了两种语言中称呼语运用差异,指出能否正确使用称呼语是汉英跨文化交际成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使用与语用失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称呼语作为语言的组成部分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否正确使用称呼语直接关系到日常交往的成败,关系到能否得当地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在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正确使用尤其显得重要。本文从交谈双方的社会关系分析了影响称呼语选择的主要因素,指出权势关系或同等关系是各种语言中决定称呼语选择的普遍因素;对比了英汉两种语言称呼语体系的异同;分析了亚文化和跨文化交际情况下由于称呼语误用而导致的语用失误现象。指出在外语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注意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称呼语体系的差异,培养社会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称呼语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进行人际定位的一种语言活动,是人际交流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称呼语的选择体现了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角色关系、语用距离以及情感态度,恰当、得体的称呼语有利于促进言语交际。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是重视交际功能的动态语言,而语用学研究人们在语言使用中如何结合语境和意图来表达和理解话语的意义。从语用学的角度,借助语用得体、语用距离、语境顺应等理论,对语言修养较高的主持人的称呼策略进行动态的分析,有助于发挥媒体语言对大众语言的引领示范作用,从而推动社会语言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物称呼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物称呼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方对另一方的称谓。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人每天都离不开人物称呼。恰当得体的人物称呼对协调人际关系、确保交际活动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实现人物称呼恰当得体呢?我们认为,这其中不仅有一个准确掌握称呼语自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处理好它与语境的夫系,即要达到称呼语与语境相适切。  相似文献   

5.
对当前高校官位称呼语的流行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官位称呼语接受和使用的自愿度有限,认同的反应性不好."老师"或"教授"等称呼语才是真正通用或流行的高校称呼语.  相似文献   

6.
从历时的角度考察女子配偶称呼语,"夫、丈夫、良人、郎君、夫君、官人、相公、老公、男人"."夫"是出现得最早的女子配偶称呼语.南宋时的杂剧中出现了"丈夫"作为女子配偶称呼语用法,从此"夫"与"丈夫"开始了竞争.明代口语中"丈夫"完全战胜了"夫"."良人"是出现得最早的配偶称呼语之一,最早的是出现在<诗经>中,但它使用频率不高,唐诗是"良人"出现频率最高的文献,它的使用范围主要限于诗歌."郎君"在唐代出现了女子配偶称呼语的用法."夫君"到唐代可以用来称呼女子配偶.宋代"官人"才有了女子配偶面称称呼语的功能.作为"丈夫"意义的"老公",最早出现在南宋.中古时期,"相公"成为妻子对丈夫的敬称,主要出现在戏曲作品中.作为女子配偶称呼语的"男人",最早是在<红楼梦>中查到.从历史演变加上近10年间<人民日报>中使用的女子配偶称呼语使用情况,把历时考察与共时考察结合起来,又可总结出六条规律.女子配偶称呼语的历时演变一方面反映这一类词在语言系统中功能配置的演变,同时也折射出夫妻之间相互关系的时代变迁.  相似文献   

7.
称呼语是言语交际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在职场中,语境因素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称呼语的选择和使用。文章从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一现象,指出东西方职场中对称呼语的选择使用产生影响的各种语境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语言交际中,先称呼对方,然后说话是有礼貌的表现.得体的称呼能表达亲昵之情,能体现某种关系和寄予某种期盼,且能促进双方沟通,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说话人如何理解交谈双方的关系,得体的称呼能表现某种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9.
女性的英语委婉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俊 《百色学院学报》2008,21(1):133-136
英语国家的女性在言语上总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一些耐人寻味的外在语言特点:妇女要比男性更多地使用委婉语或高层次委婉语.文章论述了女性的英语委婉语:女性使用英语委婉语的原则;女性英语委婉语的使用范围:生育与性爱、人体部位与生理、职业及其它的称呼语、年龄.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历史时期官场流行的称呼模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这一时期的政治生态,然而近年来学术界对国内公务员群体的称呼模式关注较少。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法,从称呼语的使用频率、受欢迎程度、称呼语选用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调查了北京地区36家党政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称呼现状,发现其四大称呼特征:职衔类称呼语大肆盛行,拟亲属称呼语举足轻重,同志类称呼语风光不再,“老板、老大、总管”几个庸俗通称并未泛滥。称呼语的规范应该成为语言规划的重要内容,文章提倡上下级之间践行民主平等的称谓观,减少职衔类称呼语的非对称使用,鼓励相互使用平等型姓名类称呼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