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细节是文学作品的血肉,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形象,也就没有文学。恩格斯把“细节的真实”列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基本条件之一。因此,人们常常从“真实”的角度,去探讨《红楼梦》的细节描写,认为“《红楼梦》细节描写的真实性,主要还不在于对事物外在形态描写的  相似文献   

2.
再论《红楼梦》的细节描写商志荣细节是文学作品的血肉,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形象,也就没有小说。恩格斯把“细节的真实”列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两个基本条件之一。因此,人们常常从“真实”的角度,去讨论《红楼梦》细节描写的艺术特色,惊叹于曹雪芹那精雕细琢的艺术手腕;...  相似文献   

3.
鲁迅小说向以选材严,开掘深著称,因此它的细节描写既深刻典型,又真实动人。选取典型的生活细节,来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活现纸上,这是鲁迅小说的细节描写给人印象最深的地方。例如我们从《肥皂》、《离婚》、  相似文献   

4.
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完美结合,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形象逼真的细节描写,构成了一幅具有时代感的生动的艺术画面,也构成了《药》的现实主义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在文学作品中,细节描写是刻画性格、塑造典型的有效手段.茅盾说过:“善于描写典型的伟大作家不但用大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而且不放松任何细节的描写.”(茅盾:《关于艺术的技巧》)李准说得更具体:“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李准:《短篇小说的人物塑造及其他》)可见艺术的典型化,离开了细节描写就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6.
细节,在文学作品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是文学作品典型的重要因素.一部文学作品能否产生永久性的艺术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真实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细节. 从创作过程来看,选定了人物、题材,构思了故事情节,仅仅是寻到了“个别”,要这些“个别”变成活生生地体现了“一般”的个别的可能,则必须努力捕捉一些最为生动和真实的生活细节,将其加工、提炼,充实到作品中去,将生活具体化,使生活本身具有的色彩、光泽和情调显现出来;将人物个性化,“使个别人物现出他们是怎样的人物,现为有定性的形象.”(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7.
几十年来,几乎所有的文学理论教科书、文学史教材、各种文艺刊物所发表的文章,只要一谈到现实主义定义,就引用恩格斯1888年给小说《城市姑娘》作者玛、哈克奈斯的信,在这封信中,恩格斯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有些人据此认为,似乎只有现实主义作品才存在典型的特征,浪漫主义作品是不存在典型特征的。但是,又有谁能否定《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猪八戒,《封神演义》中的《哪吒闹海》不是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又有谁能说《聊斋志异》中那些狐仙没有具备真实的细节描写和不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显然,恩格斯这一段话,不只是放在现实主义作品中是正确的,而且放在浪漫主义作品中也是合适的,广言之,这段话  相似文献   

8.
《原野》是一部表现主义的探索之怍,怍者深受奥尼尔影响,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是主观的外化,忽视故事细节的真实,语言上大量采用了独白及群白。  相似文献   

9.
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检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文课程标准》存在不少值得检讨之处。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应调整为交际性,语文课程的核心要求应当是指导学生在真实的前提下独特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祖国语言,语文课程应当重视语文知识教学。除此之外,《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些细节也应当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0.
文艺的“真”是“善”与“美”的基础,怎样理解这个“基础”,学术界历来争辩不休。论争的焦点是如何准确认识构成艺术真实核心的本质真实问题。有的认为,现象即本质,作家塑造出了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本质就在其中了。反对者则主张: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能体现本质;只有反映了社会本质、体现了时代精神的艺术形象,才具有艺术的本质真实。究竟怎样理解艺术的本质真实呢?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可以给我们重要的启示。与恩格斯一样,马克思十分注重作品的细节真实。他认为细节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基础,本质真实必须以细节真实为前提。1879年马克思在致恩格斯信中谈到卡尔顿的《关于爱尔兰农民生活的特点和报道》一书时说:“卡尔顿不论在风格上或在结构上都不高明,  相似文献   

11.
徐则臣长篇新作《王城如海》的主人公余松坡是一个具有多重所指的能指符号,他的存在使这部小说的主题显得异常复杂而深刻。但是,小说情节的戏剧化和细节的不真实,使得《王城如海》成为一部艺术上的失败之作。而小说艺术上的失败与徐则臣近年来过度追求宏大叙事,却相对忽视小说艺术真实的创作倾向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重庆文学史的写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文艺》、《西南文艺》和《红岩》值得文学史家关注。它们是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阵地。目前重庆文学史写作中,文学史家忽视这几个刊物的关系,遮蔽了一些真实的文学史细节。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人物塑造在剧作创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物心理的典型细节在人物塑造中起着关键作用。剧作心理细节包括人物倾向性、气质、兴趣、情感、意志、能力、想象力等方面,它应该真实、生动、新鲜、巧妙。电影导演对剧作心理细节的表现必须坚持人物心理细节与人物性格相契合、与人物的生存环境相协调、与影片的整体风格相一致的三原则。萨姆.门德斯在《美国丽人》中对主人公心理细节的处理,正是这种心理细节电影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为大于其细”。就是说“大”常常是通过“细小”来体现的。它不是为大而大,也不是为细而细,而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文学艺术创作也是如此。它也常常通过一些真实的、典型的细节的描写,以小见大地反映时代,深化主题,突出人物。因此,细节是文学创作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作品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成功的细节描写,是塑造真实的艺术形象,刻划鲜明的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所  相似文献   

15.
真实、典型的细节描写是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主要艺术成就之一。本文仅就工作组长金顺玉让许家九姑娘为父亲送咳嗽药这一细节描写为例,说明其中揭示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群关系遭到严重破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三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6.
“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新解靳义增,贾山一、问题的提出和我们的认识.“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恩格斯1888年在读了小说《城市姑娘》后,给小说作者哈克奈斯的信中提出的。恩格斯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  相似文献   

17.
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论题之一,恩格斯在回复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评论《城市姑娘》时曾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余华对小说《活着》中的福贵的人物塑造并没有这些鲜明的"原型"特征,这种"反典型"的做法对于文学创作、文学接受以及文学史来说都具有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故事性纪录片《解放商丘》为例,讨论了纪录片成功的基本规律:精彩的故事是故事性纪录片成功的一半;鲜为人知、撩人心弦的情节是故事性纪录片成功的支撑;真实典型的细节是故事性纪录片成功的亮点。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中成功的细节描写,是塑造真实而动人的艺术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使作品具体、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恩格斯把细节描写的真实性,看作是现实主义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历来许多著名作家也都十分重视这一问题。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就这样说过:“现在当一切可能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加工过,一切不可能的都已试过,这时作者坚信,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个人生活场景》一版《后记》)我国杰出的文学巨匠茅盾在谈到人物形象塑造时也曾说:“善于描写典型的伟大作家,不但用大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而且不放松任何细节描写。” (《鼓吹集·关于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第十三回和第十四回都写到了刘唐醉卧灵官殿,这应是灵官信仰在民间较为普遍所致。有关灵官之名及其事迹、信仰的记载都大量出现于明永乐年间之后,因此,关于灵官殿的细节应视为推断《水浒传》成书时间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