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街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吃方便面,打面的,看《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栏目,短短几年,迅速发展,在全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其内在动力何在?为此记者走进中央电视台大楼,进行了采访,采撷《焦点访谈》背后的新闻。应运而生的“第二用人制度”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1993年,中央电视台成立了台内最年轻的制作新闻节目的处级单位———新闻评论部。开设的主要栏目有《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东方时空》创办之初,只有7个正式职工,要办40分钟的节目,没有人怎么办?中央…  相似文献   

2.
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办了一个新闻评论性节目《焦点访谈》,以独特的视角和风格,关注各种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焦点访谈》一改以往新闻性节目喊口号,说好话,报喜不报忧的作风,在节目中加入了很多负面报道,在  相似文献   

3.
《东方时空》和《60分钟》是中美电视节目的典型代表,反应了当前中美两国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60分钟》自创办以来就收到了听众的喜爱,随着节目的发展,其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板块模式,在全世界都有很强的影响力。《东方时空》是我国第一个标志性的电视新闻节目,在我国电视节目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影响力逐渐下降。本文分别阐述了《东方时空》和《60分钟》的节目简介,并分析了两者节目特点的差别,最后提出了几点《60分钟》对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启发,旨在引导中国电视新闻杂质栏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东方时空》自创办时便把首播时间定在清晨这档收视率极低的时段不能不说是一个大胆的创举当肘几乎没有谁会相信这个创举能大获成功然而现在《东方时空》却成了大众的焦点真可谓是一个奇迹。事实上《生活空间》一开始并未成为《东方时空》的重头戏。这个村办时定位为生活服务性的节目,然与《东方之子》,《时空报道》等版块格格不久而成为《东方的空》的弱项。为解决这块“心情《东方时空》的编导集体在短短时间内曾两次调整《生活空间》的制片人。陈虹便是在那时带着改造《生活空间》的重负出任这个还未成熟的栏目的第三任制片人。1993年…  相似文献   

5.
“都市频道”的中原人才聚焦继河南电视台一套节目上星之后,1996年,河南省广播电视厅、电视台的决策者们,经过深思熟虑,审时度势,决定开发第二套节目,取名“都市频道”。其定位是以都市人群为主的传播对象,以社会新闻为龙头,集新闻、影视、娱乐、社教、服务于一体的内容风格。“贴近普通百姓,服务都市生活”。面对没有人员、没有资金、没有编制的困难,怎么办?决策者们决定首先从改革用人制度入手,借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以及河南《大河报》等用人机制,到广阔的市场中去选拔人才,采用“第二用人制度”的全…  相似文献   

6.
《国际人才交流》2016,(5):62-66
从第5期开始,“World Speaking”栏目的中文名称由原来的“国际朋友圈”,更名为“国际朋友说”。这一期,我们走出了《国际人才交流》编辑部,来到中央电视台脚下的媒体人咖啡馆。这也是本栏目首次对外公开举办,除了讨论嘉宾之外,现场有20余名观众参与其中。今年是猴年,《西游记》、孙悟空、六小龄童等都成为前一段时间大众讨论的热点,本期话题:“我眼中的《西游记》”,听听年轻的国际朋友们眼中的《西游记》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7.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现在被人们称作“明星记者”的水均益。今年1月27日,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改版的第一天,水均益率先以总主持人的身份亮相。事后有人问他:“坐在那儿心里踏实吗?”“不怎么踏实,”他直言说。不过他又作了补充:“或许我的主持方式还有些欠缺,但我是用一颗真诚的心面对观众。”水均益出道不到两年,就先后四次获得最佳主持人奖和最佳采访奖。这成功的背后,多少汗水和辛酸,惟有水均益一人独自品尝。 为了能让观众清早一睁眼,就能看到最新鲜的“焦点”新闻,水均益和他的同事们经常通…  相似文献   

8.
水均益印象     
水均益──在中央电视台群星争辉的主持人中,以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仪表,敏锐凝重、干练精辟的言辞,题材重大、万众瞩目的选题特点,成为万千观众日益“聚焦”的人物;如同《焦点访谈》一样,成为人们日益熟悉和喜爱的朋友。一次,我约了水均益、朱军等人去毛岸青、邵...  相似文献   

9.
灾难性事件因其意外发生,具有突发性、冲突性和震撼性等特点,往往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成为社会焦点问题。《焦点访谈》作为央视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百姓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面对灾难性事件,《焦点访谈》的叙事策略究竟如何呢?本文从平民化叙事、故事化叙事、深度化叙事、情感性叙事、引导性叙事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和分析其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央电视台的《半边天·星期版》栏目自开播以来,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栏目的收视率越来越高了。除了栏目本身办的很棒以外,其实许多人是冲着节目主持人张越。正如一位观众在《戏剧电影报》上撰文说,喜欢张越主持节目不矫情、不无病呻吟、不顾影自怜。而立之年的张越祖籍江西,生于北京。当她得知我是天津人的时候,眼睛一亮,遂用天津话说了一句:“我是半个天津人。”说罢便笑,那笑很真。张越说,她母亲是天津人,所以她也是半个天津血统。每隔一两个月,她都要回天津看一看。从张越开始懂事起,她母亲就常带着她…  相似文献   

11.
2001年元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两次对福建省石狮市等地非法拼装、销售伪劣汽车和安徽省五河县公安局车辆管理所为非法拼袋汽车入户之事进行了披露。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事曝出,舆论哗然。社会各界对此高度重视,中央及安徽省有关领导多次批示,要严查此事。 在安徽省有关领导的直接关注下,安徽省公安厅立即组成专案组,对此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  相似文献   

12.
1996年3月中央电视台正准备向观众推出一档全新栏目“实话实说”,离节目开播只有几天了,可节目主持人还没有最后定下来。“实话实说”的编导们此时心急如燎,马不停蹄地到处物色着,这个试镜不行,那个试镜不满意。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焦急万分时,导演想起了他昔日的同学...  相似文献   

13.
一、城市台电视新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在现在媒介竞争阶段,作为城市台民生电视新闻栏目,在与中央台、卫视台、以及卫视台都市频道的电视新闻栏目之间如何进行竞争,应该把握的前途与方向。现阶段,有竞争力的地方电视新闻栏目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倪萍属于那种走到你身边你也嗅不出名人气的人:一抹齐耳短发,一件浅色毛衣,一条旧牛仔裤,一点儿妆也不化。采访她时就像与邻家大姐晓嗑儿的感觉。我们的话题当然从《综艺大观》开始。陈晓夏(以下简称“陈”):1990年1月你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的第一个栏目就是《综艺大观》,广大观众也是通过这个栏目从认识你到认同你的,你能谈谈当初进入《综艺大现》节目组的情况吗?倪萍(以下简称“倪”):我进入《综艺大观》时是个无名小辈,电视台里没人知道我是谁,也没人愿意搭理我。《综艺大观》与《正大综艺)是节目上的竞争对手,节目上…  相似文献   

15.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作为央视传播文化,提高大众素养的一个窗口,从创立之初就推出了一批具有高雅文化品位的王牌节目,《百家讲坛》作为一个讲座类节目,在叫好不叫座的情况下进行了改版。将原来以学术内容和学者为核心的导向转变为了受众为导向,同时依据受众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收视心理,在题材选择、讲述风格、嘉宾选择、商业运作方面做出相应调整,终于取得到了较高的收视率,在社会上形成了传统文化热。在节目策略调整取得成功的同时,我们仍需要全面评价,明确进一步提升节目内涵才是长期发展的制胜之道。  相似文献   

16.
爱德文(EdwinMaher)在澳大利亚国家电视台(ABC)工作了20多年,是该台资深新闻播音员、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天气预报播报员目前职位: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播音员兼语音教练在中央电视台9套的节目中,有一个老外播音员,他的严肃、他的睿智、他的深沉、他的老练、他犀利的眼神,总会深深地印在观众的脑海里,并引发人们去猜测: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来历?“在我几十年的播音生涯中,成为央视国际频道第一个非中国面孔的播音员,绝对是最大的亮点之一,我感到那是一种荣誉,而不仅仅是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这个名叫爱德文的老外如是说。无意间来到中国爱德文…  相似文献   

17.
我国1958年有了自己的全国性的电视台,电视谈话节目在90年代才悄悄起步。1993年东方电视台推出的《东方直播室》为我国谈话类节目开创了先河,1996年4月28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实话实说》,主持人为崔永元,把  相似文献   

18.
走近水均益     
在中央电视台的名牌节目《焦点访谈》中,水均益以其从容、严谨的举止言谈,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流畅的英语所透出的书卷气和现代感,成为一名颇引人注目的节目主持人。“水”姓在许多人的眼中似乎很陌生,其实水均益的家族多年前在甘肃是有名的名门望族。爷爷水样解放前曾是国民政府甘肃省教育署署长,解放后作为一位知名的高级知识分子,曾任甘肃省政协副主席;父亲则为兰州大学外语系的教授。父亲在起“水均益”这个名字时颇费了番思量。他认为,“水”是人体中一种必不可少,极为珍贵的东西,人类离开水一分钟都不能活。出于博爱,对…  相似文献   

19.
我做栏目制片人的时间不长,两年左右,但在我做《东方时空》牵头人的后期,我越来越为一种现象被大家习惯而感到不安甚至悲哀。每天早上编委会开会之后,半屋子的年轻同事,没人对形成的选题及操作方法提出异议,都只是眼巴巴地等着分配任务然后去执行,  相似文献   

20.
电视编辑是一项既有艺术又有技术的工作,在进行新闻类的节目编辑时,记者或编导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地传达给观众。编导应充分考虑特技、图像资料、动画、现场声、音乐等诸多电视语言元素参与编辑,共同完成对新闻事实的阐述和再现,使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