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作文在整个中考语文考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语文考卷中的“重头戏”。这“戏”唱得如何,将直接关系到语文考试分数的高低。因此,避免作文的无谓失分,以此来提高作文的总体成绩,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避免作文中的无谓失分呢?笔者根据多年闭卷的经验,对几种“硬伤”导致考场作文失分的现象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早期开发学生智力,提高习作能力.是“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实验的指导思想。对低年段孩子进行写话训练,让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语文学习的时候.就感受到语文教学的两大功能——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并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变成自己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自觉行为。但由于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太小,认知能力很有限.如若指导不当.势必让孩子们苦于“写什么”、“怎么写”。因此,教师要潜心琢磨、探索指导习作的方式,让孩子在开始接触语文的起始阶段感受不到“习文”的苦恼和困难。从而培养一种愉快“习文”的情感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谈谈我们在“低年级学生写话序列训练”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中考在学生、教师、家长期待中落下帷幕。翻看着各地的中考试题,犹如走入了春天的花园,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不仅出现理性的回归。在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上达成共识,命题格局上呈现出稳定性、延续性和创新性,并形成了鲜明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指出:欣赏文学作晶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结合文意理解词语含义”就是各地根据新课标要求,在语文中考试题中出现比较多的题型。这类题目往往注重考查同学们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具体语境,反复揣摩品味,就是解答这类试题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语文应用到生活中去”的大语文学习观已悄然兴起。近两年全国各地的语文中考题也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因此,在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广告宣传的题目类型也理所当然地进入中考命题的行列。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语文教育改革出发,简要论述了两个问题。一是语言能力、语感、朗读三者的内在联系;二是朗读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朗读是课文读解的“催化剂”,有助于“听读”水平的提高;朗读是沟通口语和书面语的“桥梁”,有利于“说写”水平的提高;朗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有利于人文素质的提高;朗读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规范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200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涌现了一大批灵活考查考生的语文能力的的创新题型,这些试题或形式新颖,或角度别致,或贴近生活,或紧扣时事,令人耳目一新。研究这些试题,为我们备考中考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记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文化,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对于文言文的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如下要求:“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近年来,呈现在中考语文考卷上的大约有四种类型,下面笔者作简要的解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语文观”的建立,中考作文的分值也在不断上升。如何写好中考作文。打造出一篇高分的中考作文,是摆在我们考生面前的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种现象:每年的中考和高考过后,街谈巷议的话题大都是当年考的是什么作文。甚至在多少年之后,人们还能如数家珍地说出这一年或那一年高考或中考的作文题,可见一篇作文在语文考试乃至整个考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决定中高考语文成败的往往是一篇作文,因为有的地方中考作文的分数占了语文试卷总分的“半壁江山”,高考作文分数多年来也都定位在全卷总分的五分之二。准要能在作文上占据了语文考试的“制高点”。谁就抓住了整个中高考的制胜权.谁也就能成为笑到最后的胜利者。  相似文献   

11.
中考语文测试目标来源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中考语文测试的“方向盘”“指挥棒”,因此,在中考语文复习中必须吃透“大纲”,把握“大纲”,并以此为指导,为统帅。  相似文献   

12.
广告作为一种宣传自己产品的方式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宠儿。最近几年,广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考语文试题中,在试卷中广告题作为一种应用文考察学生的修辞方法、词语运用、推销商品等各方面的能力。下面是笔者从2006年各地语文中考试卷中精心调选的广告题。  相似文献   

13.
童年的趣事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中学生“通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文默写题是近年来中考语文试卷中的一个常见题,它是考察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的一种好方式。中考古诗文默写一般有直接默写、理解性默写、情景性默写、串联性默写、开放性默写等几种。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新的默写形式会不断出现,并且花样百出,如2009年的古诗文默写临沂市就出现了结合对联考默写。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作文分数在中考语文总分中所占的比重是越来越有分量。我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说,有的地区中考语文仅考作文。我无法考证报道的“真伪”,但由此可见作文是中考语文的“重头戏”,谁能把中考作文写好,谁就能取得理想的中考语文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中等教育的范畴,将语文教育定位为“提高个人对周围现实的一切方面,首先是语言方面的交际素养”的交际教育[1],看来是有意义的。学习语文,就是掌握语言这个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掌握工具与谈论工具是两桩事。掌握的含义,是运用(听说读写)语言去有效的达到(口头的书面的,共时的历时的)“交际”目的,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说“运用”,就涉及到运用的人,运用的具体场合和欲达到的效果,只有联系到具体的人、场合和效果来讨论中学生的母语学习,才有教育学生的意义。从日常的标准来看,我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中考语文的“彼岸”──浅说“试题系统”卢喜平中考语文试题作为一个系统,有一定的干支结构,有一定的外部形态,更重要的,还有一定的内在的传导信息指令的功能。它是由母系统──省中考语文命题小组分析来自各方的信息,严格遵循命题的方针和原则“生产”出来的子系统...  相似文献   

17.
2005 年是推行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实施中考的第二年,是《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得以广泛宣传和落实的又一个年份。《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生活化选材、情感化体验、个性化表达的精神已经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特别是中考作文命题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 ,民间素有“得作文者得中考”之说,中考命题者对作文命题当然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按照既有利于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又有利于中考选拔人才的原则,广大中考命题者孜孜以求,进行了不懈地探索,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据此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18.
阅读的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课标也指出:要“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可见.语言理解在阅读学习中的地位有多重要。人们、常说:“正确理解是充分运用的前提。”其实,从辩证的观点来看,“运用”何尝不是促进“理解”的妙方呢?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叙事状物。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每教学一篇课文,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语言学习这个本体目标,通过多样的形式活化教材文本语言,即变课文静态的语言文字为动态的语言文字,以生动地感染学生。下面笔者以《画风》(人教版二下)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活化”文本语言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从字词句章入手讲解思想内容”,这个问题并不新鲜,但这是语文讲读教学中一个具有规律性的问题,广大的语文教师都愿意琢磨研究这个问题,三十年来,语文教学的种种讨论也和这个问题有关。 最近,我翻阅了一九六三年的《人民教育》,读了河北辛集中学语文组的经验,他们写到:“我们在讲课当中体现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统一的原则。一般是从讲解语言(字、词、句、篇章)入手去体现思想内容;在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再来研究语言的运用”,这是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