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对"流动性陷阱"的分析应引入预期的因素,产生"流动性陷阱"的根源是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预期出现逆转而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当前,我国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可能性来自于公众对经济前景的不利预期,降低了当期的有效需求,削弱了积极货币政策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远离"流动性陷阱"的关键是深化改革以增强公众对未来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的乐观预期.  相似文献   

2.
从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其对美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产生影响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信息技术对美国投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就业和通货膨胀等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说明了信息技术是美国"新经济"产生的动力,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
"软实力"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软实力"研究,作为一种新的国情、国力分析方法和新的认识范畴,不仅在政治层面上对国家治理和提升综合国力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经济层面上对增强国家、区域、产业甚至企业的竞争力有着同样深刻的影响。本文从经济角度探讨"软实力"在影响资源配置方式、配置方向和配置效率方面所产生的各种经济效应,不仅表现为直接的价值创造效应,还表现为激励动力效应、集聚整合效应、优化升级效应、创新增进效应和品牌放大效应等,揭示其对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对"软实力"概念的经济学意义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森林资源丰富,与我国需求结构相似,加强中国与其林产品贸易往来,能够改善目前我国林产品贸易饱受金融危机、贸易壁垒和政治因素影响的状况.因此,探究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林产品的贸易现状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三维引力模型,选取2002—2015年"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等)的相关数据,以林产品为例,研究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贸易双方经济规模、汇率、距离和贸易壁垒等因素对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林产品出口有显著影响;越南、马来西亚、埃及的进口效应显著,印度、老挝则不明显.提出了加强与潜在进口需求大的国家的贸易、加大对进口效应大的国家的贸易支持力度、完善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市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理论上政府在运用财政政策进行需求管理时,特别是政府购买支出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有一定的折扣,即"挤出效应".为了更好地说明"挤出效应"的存在和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本文试图对"挤出效应"作一定量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十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进程不断加快,对地方政府在经济中如何行使其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滞后性,使得地方政府难以适应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要求,难以满足"十五"计划的需要.因此,加速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合理界定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使之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十五"规划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荷兰病"与中国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Corden和Neary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正在经历伴随入世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繁荣所产生的另类"荷兰病".文章继而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国式"荷兰病"通过"支出效应"、"资源转移效应"和"人民币汇率效应"对中国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证分析,并解释了中国近期以食品价格上涨为特征的结构性通货膨胀.为了减少中国式"荷兰病"对开放的中国农业的不利影响并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文章建议坚守农业用地面积最低"红线"不动摇,加大对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实施的产业扶持力度,以及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配套实施选择性货币政策等.  相似文献   

8.
汇率变动对一国的进出口贸易将产生如何的影响 ?是否必然出现“J曲线效应” ?从中国 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出发 ,验证“J曲线效应”是否在中国出现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币值下调对中国经济 ,主要是对进出口贸易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十五"计划是我国在市场供求关系、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对外经济关系的三个"重大变化"的基础上制定的.在基本价值选择上,"十五"计划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基本价值目标,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制度创新为发展的基本方式,以满足人的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基本动力.准确把握<纲要>的基本价值选择,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FDI的结构效应、技术效应、规模效应和政策效应4个方面,分析了FDI与我国绿色发展的关系.研究认为:FDI产业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政策效应都对我国节能减排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FDI区域结构效应影响不一,对我国中部地区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但对西部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FDI规模效应显示有的污染物已迈过倒“U”形拐点,但有的尚没有.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从加强FDI对我国的“污染光环效应”,防止“竞争到底模式”和“污染避难所”效应出发,提出了利用FDI促进我国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我国劳动力就业形势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我国劳动力将维持供大于求的失衡态势,城镇失业率将达5%-7%.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发展.本文从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非公有制企业等8个方面提出了就业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中,首次将“发展作为主体,将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提出,充分说明国家对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视。文章论述了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才能顺利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指出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应根据经济形势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3.
认真研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问题,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宏传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等一系列原因,我国的经济结构不调整就不能发展,必须对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和城乡结构进行全面的调整,调整是一种明智的决策,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技工荒”和“知识失业”并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对各阶段教育的投入以及现有产业结构派生的对各阶段教育的需求状况,结果表明:高等教育领域投入相对较多,而职业技术教育被忽视,导致我国教育结构超前。由此引起人力资本供给结构与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下产业结构派生出来的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结构不匹配,出现了“技工荒”和“知识失业”并存的局面,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现行养老社会保险政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经20多年的改革,我国养老社会保险已从单纯的"国家保险"或企业保险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过渡,"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改革政策正在走向完善并成熟,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养老社会保险政策框架.然而,现行养老社会保险政策仍存在着保险基金入不敷出、保险面窄、替代率高、企业负担过重、社会化程度低、"空账"运行严重等诸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时期是太原市推进率先发展、构建和谐太原的关键时期,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推进太原率先发展的重要方面,而着力构建太原市特色产业体系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环节。文章首先研究了特色产业的内涵及构成以及特色产业体系的研究方法,接着对太原市优势性产业进行了科学定量分析和选择,其次对太原市的独特性产业即旅游服务业进行了论证说明,最后提出了由十三个特色产业构成的太原市“十一五”时期的特色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即"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当前我国流行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把这一论述理解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为亚细亚社会、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并把这种理解作为它的一个主要依据。我们认为,这种理解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因为它与马克思在同一时期写作的《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的大量论述存在明显矛盾,从《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的内容来看,马克思并没提出过"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而只提出过"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18.
蕴含《管子》“王道”经济观的主要内容是在粟多国富、兵强战胜的宗旨和目标下,于战备“务具其备”、“盖天下”,以“战胜者地广”为目的,平时的战争动员则坚持视农事为“王之本事”;《管子》“王道”经济观所遵循的最高政治原则是“行义”、“顺于理义”。  相似文献   

19.
在 70年代 ,澳大利亚政府开始推行面向亚洲政策 ,就其原因而言 ,主要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面向亚洲”与澳大利亚自身经济特点、国际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以及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密切相关 ,同时也是澳大利亚与东亚、东南亚国家经济贸易往来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2001年6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向国会提交了"大学结构改革方针",并获准于2004年4月正式实施。当时的文部大臣是远山敦子,所以这一方案又称"远山计划"。"远山计划"通过三项方针政策改变了长久以来高等教育的僵硬制度,使国、公、私立大学公平竞争,充满活力。主要介绍了"远山计划"的背景和内容,简单阐述其意义,以及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