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几天有同事说,像小西红柿、小乳瓜、小南瓜等,都是转基因食品,应该尽量少食用。虽然日前可能没有实验证明这些食品对人体不利,但这些转基囚食品和一般的食品确实有所不同。比如小西红柿洗了后,放上1个星期都不会腐烂,但普通的西红柿却不然,这说明连微生物或菌类都不吃这些转基因食品,所以我们应该少吃。  相似文献   

2.
百姓关注     
《当代老年》2014,(1):14-14
农业部:吃转基因食品致“绝育”属误传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吃转基因食品会“致癌”、“绝育”,种植转基因作物会导致土地报废。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再度引起社会热议。  相似文献   

3.
关于基因食品最悲观的意见是:“基因工程是有史以来的最大的食品试验。而我们都是被试验的笨蛋。”在美国已经有40多种经许可的基因工程食品上市。结果是食品架上60-70%的食品都含有转基因成分。基因工程食品最大的麻烦在于:它们也许包含一些此前从没有出现在我们的食品中的一些成分。  相似文献   

4.
《老人天地》2013,(10):56-56
转基因食品一直备受关注,网上流传的“转基因食品名单”靠不靠谱?为此,专家做了如下解释。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粮食作物日益被指为美国杂草抗药性加剧的根源,专家敦促恢复传统的庄稼轮作和多样化。基因工程作物已经占据了美国棉花、大豆和玉米种植的主导地位,3种作物都达到总种植面积的85%以上。这些转基因作物中的大部分都具有抗除草剂性能,既能除掉入侵性杂草、防止作物损失,又能避免  相似文献   

6.
全球人口的迅猛增长,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粮食问题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1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要满足人们的食品供应,提高食品供应质量,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目前转基因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已取得明显的成效,转基因食品也已悄然走上人们的餐桌。新的基因信息可以按照要求转入另一种机体,借以提供一种手段来改造作物的性状和改良家畜品种,或生产安全高效的药物,或制作预防严重疾病的疫苗,或进行基因治疗,或制作一系列的食品或蛋白质等。  相似文献   

7.
全球人口的迅猛增长,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粮食问题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要满足人们的食品供应,提高食品供应质量,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目前转基因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已取得明显的成效,转基因食品也已悄然走上人们的餐桌。新的基因信息可以按照要求转入另一种机体,借以提供一种手段来改造作物的性状和改良家畜品种,或生产安全高效的药物,或制作预防严重疾病的疫苗,或进行基因治疗,或制作一系列的食品或蛋白质等。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移动动植物的基因,并加以改变,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譬如利用生物技术将某些动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上去,使其出现原物种原来并不具备的特征,这些转变可以按照人类所需的目标来完成。举例说明:人们可以用鲜鱼的基因帮助西红柿、草莓等普通植物来抵御寒冷;把某些细菌的基因接入玉米、大豆的植株中,就可以更好地保护它们不受害虫的侵袭。而以这些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据统计,目前全世界转基因作物已达120多种,种植面积过4400万公顷,较过去4年增长了25倍之多。我国转基因农作…  相似文献   

9.
吴永和 《老年世界》2011,(20):26-26
圣女果(俗称小西红柿)因为营养丰富、口感好、便于食用而成为人们十分喜爱的一种果蔬,但最近有传言说圣女果是转基因食品,食用后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可事实是,圣女果不是转基因食品,人们可以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初,转基因技术作为生物科技的热点课题,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随着转基因农作物的大量种植,转基因食品在市场上出现得越来越频繁,社会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议也随之升级。本文阐述了转基因食品传播及推广所要面临的社会文化问题。分别从中国传统文化、流行环保文化、食品文化三个方面说明了文化对转基因食品传播所造成的障碍性影响,对转基因食品的生产、传播乃至于转基因技术的推广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近来,转基因这个词可以说太火了,连逛超市的大爷大妈都在议论。转基因食品为什么会引起巨大的争论呢?甚至有人忧虑:吃了转基因食品会不会改变人的基因?  相似文献   

12.
健康积分     
转基因食品更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食品的检验表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没有任何危害,从目前来看,进入市场的所有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在题为《现代食品生物技术,健康与发展:具体实例研究》的报告中指出,发展转基因食品提供了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途径,实际上转基因技术要比传统的育种(例如杂交、用辐射或药物诱变) 更安全。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2002,(11)
卫生部的食品专家提醒说,对制造商不贴标识的转基因产品,消费者不要急于购买。转基因食品的外表和天然食品没有多大区别,味道也与天然食品相似,有的转基因食品中添加了提高蛋白质、维生素含量的基因,能给人体补充适量的营养。出于对食品安全的考虑,中国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的上市态度十分慎重。去年6月,国家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今年3月又颁布了与其配套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据知,目前中国列入第一批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有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  相似文献   

14.
《女性大世界》2005,(3):128-129
蕃茄.草莓中注射鱼类的基因能够让蕃茄抵抗低温的侵袭;玉米、大豆中加入细菌基因可以有效防止害虫;阻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有一个崭新的名字——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15.
现在全球人口的迅猛增长,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粮食问题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一个十分辣手的问题。要满足人们的食品供应,提高食品供应质量,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目前转基因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已取得明显的成效,转基因食品也已悄然走上人们的餐桌。通过这种技术人类可以获得更符合要求的食品品质,它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抗病力强等优势,但它可能造成的遗传基因污染也是它的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16.
《老人世界》2013,(9):33-33
什么是转基因食物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转基因与常规杂交育种有相似之处。杂交是将整条的基因链(染色体)转移,而转基因是选取最有用的一小段基因转移。因此,转基因比杂交具有更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论语数字     
"成都欢迎大家来看海"——7月3日下午成都遭特大暴雨袭击,成都几乎成海,交通瘫痪。"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个很困难的时期。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纷纷展开转基因作物的实验,而农业部却又禁止种植的推广,地方与中央间的利益博弈将为未来的农业发展埋下隐患。"——一家大型国际转基因种子公司科研人员向记者揭秘了地方政府在发展转基因作物问题上的价值链。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经济的字典里,"转基因"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字眼:一面是食物短缺、资源匮乏等人类面临的诸多难题,一面是技术本身可能给人类健康、环境以及国家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然而,长期的争议和两难的选择并没有影响国际转基因巨头向中国挺进的步伐,号称美国转基因战略马前卒的种业巨头孟山都公司,早己"先下手为强",在中国市场投棋布子,给中国农业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正在研究和开发的各种转基因生物物种已超过100种,涉及动物、植物、微生物基因200多个……这些转基因项目几乎涵盖了人们的所有食物和主要林木,还包括一些中草药材。"(见《中国正研发转基因生物逾百种,专家呼吁推进产业化》)  相似文献   

20.
2006年3月13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宣布在一款婴儿营养米粉中发现非法转基因稻米成分,呼吁即刻召回。绿色和平同时吁请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试验阶段转基因水稻的控制,防止非法转基因稻米继续污染其他食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被提到了风口浪尖,作为科学发展中的新生事物,转基因食品是人类的福音,还是黑暗中的潘多拉魔盒?争论由此而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