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颐 《当代老年》2009,(8):26-27
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是最有争议的人物。在大清国摇摇欲坠之际,李鸿章如同一个裱糊匠,竭尽全力东补西糊,虽一时弄个里烂而外光,但是一旦遇上暴风骤雨,也是束手无策。后人,也恰恰从这个角度,或认为李鸿章是个大卖国贼,每逢中国与外国战败,都是由他主持和局,赔款割地道歉;  相似文献   

2.
关正阳 《老年世界》2014,(11):10-11
1909年10月26日上午9点半,哈尔滨火车站彩旗飘扬,锣鼓震天,俄方正在举行欢迎伊藤博文公爵访问仪式。身穿米色西服、头戴鸭舌帽的安重根看准时机,纵身跃出日本人欢迎队伍,连开七枪,一举击毙首任韩国统监、日本政坛大佬伊藤博文公爵,并打伤三位日本高官。  相似文献   

3.
王磊 《老年世界》2007,(15):9-9
夏日的一个午后,曾国藩收到学生李鸿章的一封书信。信中,李鸿章向恩师推荐了3个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在老师的帐前效力。曾国藩放下这封信,照例背着手出去散步。  相似文献   

4.
一个炎炎夏目的午后,曾国藩收到学生李鸿章的一封书信。在信里,李鸿章向恩师推荐了3个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在老师的帐前效力。曾国藩微笑着放下学生的信,照例背着双手出去散步。  相似文献   

5.
刘诚龙 《当代老年》2014,(12):31-31
张之洞在两江总督任上,想搞一个形象工程,经营南京城市,搞马路扩改,这是好事。然而,规划好做钱难筹。张之洞筹了大笔钱,仍有20万两银子缺口。如何补缺?张之洞的办法相当前卫:到银行里去查账。结果查到了李鸿章在南京某一钱庄里,存了20万两银子。李鸿章在京城做官,将钱存到南京来,是什么意思?巨额财产来源实在是不明。  相似文献   

6.
张鸣 《当代老年》2009,(1):10-11
曾国藩曾评价李鸿章为官有道。其实,跟张之洞比起来,李鸿章在做官上还差那么一点。李鸿章一辈子拼命做官,却背了多少年的“汉奸”骂名,到今天也洗不清,可是张之洞就不然,这种事,从来都没沾过。  相似文献   

7.
为中国共和革命而牺牲的第一人。这句话是孙中山说的,指的是与他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陆皓东。 孙中山出生手广东香山县翠亨村,陆皓东和他是同乡,两人自少年时代就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他们曾经结伴到香港求学,双双接受基督教的洗礼,又一起到天津向李鸿章呈上孙中山写的雄心勃勃、匡救时弊的《上李鸿章书》。他们也曾携手去北京考察,切身体会到皇朝的腐朽。  相似文献   

8.
"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是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其主导思想是争取和局。就外交实践而言,他彻底败了,但就思想本身来说,李鸿章的和局思想是他的洋务自强思想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积极性,不应随着外交实践的失败而一同抛弃。因为政治外交相为表里,李鸿章外交失败首先是中国内政不修,而后才是他个人的失误。  相似文献   

9.
1884年,对晚清而言,注定是风起云涌的一年。这一年,于外正在进行中法战争;于内发生了甲申易枢。甲申易枢使恭亲王奕退出军机处,从此失去了与慈禧太后抗衡的能力。表面上看起来,甲申易枢对李鸿章没有什么直接影响,但是对李鸿章的间接影响却是巨大的,其对李鸿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1884年以后的晚清政局的改变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胡正强 《老年世界》2014,(24):10-12
生前,翁同龢与李鸿章一起被人作诗嘲讽:“相国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据说,甲午海战失败后,慈禧太后令翁同龢急赴天津询问对策。李鸿章见翁后怒目相视:“翁师傅总理度支,平时请款辄驳诘,临时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翁说:“计臣以撙节为尽职。事诚急,何不复请?”  相似文献   

11.
勿庸置疑,曾国藩的确是满清命运的挽救者,而李鸿章则是晚清命运的支持者,二人关系清末五十年的大局。两人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时,正值太平天国上下一片欢欣鼓舞。确切地说,两人都是靠镇压太平军起家的。他们是晚清那段历史的一个写照,有人说没有曾国藩就没有李鸿章,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就没有晚清。此言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12.
1896年。李鸿章一行访问到费城。当局格外巴结。说中国的贵人喜欢坐轿.于是。在李参观工厂或名胜时。就不用马车了。专门搞了一顶豪华轿子让李鸿章坐。不巧的是抬轿的四个人全是爱尔兰人。他们听李鸿章  相似文献   

13.
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参与了晚清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多活动,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他主持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也因此背负了不少骂名。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李鸿章具有卓越的才能,在戊戌洋务时期就有很明显的体现。事实上李鸿章的很多行为都是代表国家的,近两年史学界也在为他翻案和平反,因为李鸿章已经在尽最大的可能维护国家利益,我们对李鸿章的评价应该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4.
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启迪心智、唤醒国人。无论光绪、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还是孙中山、毛泽东,都被这本书打动、激励过。其中孙中山与郑观应为同乡,在思想上视郑观应为名师。  相似文献   

15.
袁世凯另找靠山 甲午战争爆发前,袁世凯在朝鲜做知事无可为,随后便托辞返回国内。回津之后,李鸿章以袁世凯人才可用,委派他办理前敌营务,但袁世凯并不想从事后勤工作,因而在工作之余又背着李鸿章在京中托人找关系,另谋出路。  相似文献   

16.
杨永建 《老人世界》2011,(11):35-35
若不是门前耸立着巍峨的牌坊,差一点就将它错过。乍一看,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江淮民居,矮矮的灰砖墙,黑黑的瓦脊,朴朴素素,门庭冷落。唯有门楣刻着“李鸿章享堂”五个镏金大字,才显出几分的不同寻常。走进去,却发现庭宇开阔,疏落有致。享堂分为墓园区、享堂区、仓房区三个部分。墓园区尽头是李鸿章的坟茔,半圆形的墓冢,萋草离离,合葬着李鸿章和他的赵氏夫人。基前神道两侧立着石像五对,  相似文献   

17.
吴阶平的父亲不愿意儿女跟政治沾边而替他们确定了从医这一行,然而吴阶平年轻时就是热血男儿,祖国富强的梦想时时在他的脑海中萦绕。当学生期间,吴阶平曾为日本因伊藤博文发起“明治维新”走在中国前面而久久激动;在美国进修,吴阶平曾目睹杜鲁门为赢得总统大选收买报...  相似文献   

18.
李鸿章,晚清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世人多尊称其为李中堂,或以其籍贯称李合肥。杂碎——动物的内脏,有时特指煮熟切碎的牛羊猪等家畜的内脏。怎么?这道菜是用李鸿章的内脏做成的吗?不是的,没有那么邪乎怪哉,这就是道菜肴,一道以人传名的大烩菜。一据传,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政府派李鸿章去俄国参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然后出使美国。李鸿章的到访,在美国引起了轰动。  相似文献   

19.
张茂渊 《当代老年》2011,(10):36-36
如此旷世奇缘,其主角究竟是个怎样超凡脱俗的人?她叫张茂渊,外祖父是晚清重臣李鸿章,侄女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才女张爱玲。她留过洋,集万贯家资、容貌才情于一身,她的爱情,波澜不惊却又令人唏嘘感叹。  相似文献   

20.
《中外书摘》2014,(3):75-78
轰动欧美的日记 1913年,一本洋洋17万字的英文版《李鸿章回忆录》在英国和美国同时出版,轰动欧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