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小说钩沉》是鲁迅先生从《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类书及古书注文中辑录整理而成,尽管其收罗宏富,考订精审,但仍然存在一些校勘、断句、标点等问题,对其进一步考订补正有利于读者更好地使用。  相似文献   

2.
鲁迅所辑的《古小说钩沉》主要涉及三国到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历来为文学界所重视,并作为中国小说发展史史料而被广泛引用。在民间佛教这一尚待开拓的研究领域,《古小说钩沉》为两晋南北朝的民间佛教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古小说钩沉》的民间佛教突出灵验特色,在信仰、仪式、象征体系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中国民间佛教的定型主要是在南北朝时期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清华简《耆夜》既不是所谓西周史官严肃的"记言记事",也不是战国儒士对于古文献的"编纂整理",而是一篇具备古小说文体特征及其要素的战国时期古小说。在清华简《耆夜》文体属性得到确定的前提下,从文学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就可以解决史学界、古典文献学界对其产生的诸如真伪、写作年代等一些争议。同时,清华简《耆夜》中古小说家"拟古诗"的发现也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与意义,既揭示了古小说家在小说创作过程中"用诗"辅助叙事的文学现象,也填补了战国散文时代诸子在"诗"创作方面存在的空白,还表明了在官学时代"诗"的生产方式结束之后私学时代"诗"的个人自由创作方式的开启。  相似文献   

4.
初唐人修撰的《晋书》在客观上能代表魏晋至初唐时期的词汇系统,其中的成语具有结构类型丰富、来源广泛、表意准确等特点。系统研究《晋书》成语有助于了解中古至近古时期成语发展的概貌,亦能补辞书例句之误。  相似文献   

5.
《论语》成语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语》一书共留给今天384条成语,对后代汉语语汇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特点为数量大,结构形式全,语法功能多,含义稳定。在先秦古籍中颇为少见。本文对《论语》成语的源流、结构、语法功能、意义变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6.
《淮南子》是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论著,对先秦诸子百家均有所涉及,因字里行间并不直接论及"农道",所以至今仍无人解读过其中的农学思想。透过其文字的表面,对其内涵稍加哲理性思辨,就不难发现其中颇为浓厚的农学思想。其农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浓厚的重农意识;"时宜、地宜、物宜"的三宜思想;农业灾害观与荒政思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观;农产品的加工和消费思想。  相似文献   

7.
对《西游记》文本中的600多条成语进行了梳理,从来源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这些成语的特点,并通过将其与现代汉语的对比,阐述了《西游记》成语在近代汉语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论成语中的古语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现代汉语是从古汉语发展演变而来的。现代汉语语词中包含大量古语素,这些语素 融入现代汉语,成为现代汉语有机组成部分。这种融入的明显标志集中体现在含古语素的现代沿用或常 用的成语中。贯通古今的大型汉语语文辞书、现代汉语词典以及各种成语词典不可避免地涉及古语素的 解释问题。辞书编纂者的古汉语文字、音韵、训诂的素养决定了他们对古语素解释的水平,也直接影响 辞书的质量。本文结合各类辞书对成语中古语素的解释,从正反两方面揭示古语素解释的必要性和重要 性。也从而探索古语责解释的方式方法、经验教训以及规律。  相似文献   

9.
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词汇中的瑰宝,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典故蕴涵其中。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实践的锤炼,成语呈现出了言简意赅和生动形象的特点。《史记》这部重要的历史和文学典籍产生于汉代,它对语言学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反映着秦汉时期的基本语言面貌,在汉语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史记》所载史事生动,所用语言精练,在千古流传中形成了五百多条成语,为汉语词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史料。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最早的文学作品集《诗经》中产生了大量的成语。《诗经》成语从多方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如汉语审美文化、农耕文化、礼乐文化、婚恋文化和祥瑞文化等,对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以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考证<成语探源辞典>"游山玩水"、"冷暖自知"、"雪上加霜"、"单刀直入"、"驴前马后"、"七颠八倒"、"抛砖引玉"、"拖泥带水"、"斩钉截铁"、"叶落归根"、"磨砖作镜"、"骑驴觅驴"、"无穷无尽"、"弃暗投明"14个成语的出处.其中12个成语<成语探源辞典>误认为出处<五灯会元>;1个误认为出处<景德传灯录>;1个...  相似文献   

12.
《论语》成语是在先秦时期文言文典范之作《论语》中能够找到明确来源和出处的成语。进入现代汉语语汇系统中的不少《论语》成语保留了强烈的文言特征,并且在骈偶化、古音、用字、用词、句法等方面有所体现。这些具有文言特征的《论语》成语,是文言文学习者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前贤成语研究成果,从词法的结构分类角度,穷尽梳理《史记》初次出现并为后世长期使用的成语及数量:联合短语213例,主谓短语175例,偏正短语126例,动宾短语50例,连动短语28例,紧缩短语22例,兼语短语11例,动补短语7例,形补短语4例,复句式成语15例,并对该类成语功能作了句法角度的分析。详尽整理出《史记》引用他书的成语及数量,并作了具体整理,又分析了9例自生成类成语语义变迁和自生成类成语的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14.
《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文学的代表作,它诞生于语言发展变化较为显著的中古时期,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文章以《洛阳伽蓝记》中的成语为研究对象,从来源、类型、功能和修辞等方面探讨了它们的特点,又从社会背景、时代文风、作品和作者的实际情况这四个角度进一步探究了这些特点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冥祥记》原书十卷,现已亡佚,目前仅见鲁迅辑录本。作为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释氏辅教之书”,它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不过也存在标点断句有误、文字形近致讹、掺杂衍文、不明词义而误等等一些讹误和疏漏,亟待对其进行衰勘。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中的成语丰富多样,共有1 429条,文章从《红楼梦》中成语的雅俗色彩的文化透视、感情色彩的文化透视、最早使用的新成语的文化透视、与佛教有关的成语的文化透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理解《红楼梦》人物性格特点,了解当时丰富的口语、书面语成语,窥见佛教在当时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7.
《礼记》是一部阐发礼义的妙语集萃,语言精练,其中许多经典语句已转化为成语。《礼记》中的成语虽在其篇目中分布不均,但其数量可观,《礼记》中蕴藏的礼文化通过成语这一特殊载体得以延续至今。通过《礼记》中这些体现礼文化的成语,我们既能了解先人对礼的认识,以及先人在生活中对礼的践行,也能汲取其中的精神力量,丰富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8.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文学作品集,其中产生了大量的成语,这些成语对今天我们解读《诗经》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从远古社会的鸟图腾崇拜、农耕社会的生殖崇拜和婚恋风俗、上古社会的政治讽刺几个方面分析,阐释《诗经》成语中的动植物文化。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中的“V1 N V1”式述宾结构 ,乃是久已沉淀于近代汉语中的一种罕见而鲜活的句型。至今尚未有人揭示过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它对现代汉语“V2 N”、“V1 N”等述宾结构的形成所起的重大影响。本文从汉语语法发展史的角度 ,探索这种句型的内部组合特征及其转换生成“V2 N”、“V1 N”等结构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20.
宋代法眼宗禅僧道原(元)编撰的<景德传灯录>一书,是研究近代汉语的宝贵资料,语言通俗易懂且简洁凝练,其中不乏成语典故,这对后世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景德传灯录>中的成语,结构形式多样,语法功能丰富且含义相对稳定,从结构、意义变化等方面对这些成语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对揭示汉语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