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经济·利润——民族文化旅游热点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面临升级换代,作为“阅历产业”,旅游正以一种生活要素进驻平常百姓生活,旅游消费化时代已经来临。而旅游产品文化性回归,西部开发云蒸霞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振兴的路子已经变得更加清晰、明朗,民族文化旅游被推到了产业化发展的最前列。民族文化涵盖的内容广博而庞杂,在这里我们仅分析其中具有市场开发价值或潜力的部分。民族风情旅游它是指旅游者亲临民族聚居区,深入村寨或家庭,去观赏和感受民族风俗文化、歌舞、民居建筑以及饮食风味,还可以购买民族用品,装饰品等。民族节日旅游是风情旅游的重点内容,其间不仅…  相似文献   

2.
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载体。广西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性强,以民族村寨为主体的民族文化旅游要树立品牌意识,在整体开发和依托热点景区的基础上培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形成推动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拳头性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村寨旅游是贵州旅游业的重要支柱,它给当地社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对贵州民族村寨进行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如缺乏科学规划、品牌意识不强、旅游产品不能充分彰显民族文化内涵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该省民族文化村寨旅游业的稳健发展.为此,本文以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为切入点,从旅游者的心理、民族文化村寨旅游产品、民俗旅游商品、旅游管理与经营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关措施和发展对策,以实现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和谐,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廷中 《民族学刊》2012,3(5):30-36,92
卓克基土司是四川藏区著名"嘉绒十八土司"之一,也是"四土"的主要部分。在长达600多年土司的统治下,由于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特点,卓克基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土司文化,其主要内容有:以土司官寨为代表的建筑文化、具有地域特色的宗教文化活动和独特的民间歌舞——四土锅庄。虽然土司制度不存在了,但土司文化在卓克基地区还广泛地存在着,并成为了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保护和发展卓克基土司文化;大力促进土司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开发民族节庆旅游,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娱乐性,有利于提升卓克基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竞争实力和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南部的桂黔湘边区是以侗族文化为主体,以民族风情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民族旅游区域.丰富的景观资源与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使其成为近年来主要的民族旅游目的地之一,但是由于旅游产品雷同、区域合作滞后等问题,导致区域旅游难以实现规模的联动发展.文章以共生理论为分析框架,从桂黔湘边区民族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对这一地区实施共生竞合模式的条件进行分析,认为一体化共生是实施桂黔湘边区旅游竞合的理想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桂黔湘边区一体化共生竞合模式的基本框架与空间布局,并进一步探讨了该模式的实施措施.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加强桂黔湘民族县域之间的实质性合作,以实现区域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旅游纪念品成为游客与东道主之间一种以"物"为媒介的关系纽带。而在民族旅游诸事务中,民族旅游纪念品成为众多因素和复杂关系附丽的"物品"。人类学对物的民族志研究以及所形成的知识谱系,在分析"特定物"方面具有范式意义。其中民族志对"物"所秉持的原则值得特别提示:有些东西可以赠送,有些东西可以出售,而有些东西不可赠送、不可出售,必须保留。民族旅游纪念品包含着以"民族"作为装饰的旅游纪念品的意义,关系繁杂,需要细致地加以厘清,谨慎地加以对待。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发展民族旅游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经济潜力.如何理解民族旅游成为当前推动该项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与考察,对民族旅游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获得了新的结论.我们认为:民族旅游就是旅游者以民族聚居区域为旅游目的地,以该民族文化为内核,以经济、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全面了解民族文化特质及生产、生活状态为目的一种参与、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毅 《民族论坛》2003,(10):63-64
所谓民族文化旅游是指以民族文化为载体开展的系列旅游活动。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有本民族的文化,可以很好的开发成旅游产品加以利用,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可以展示、宣传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旅游经济的良性互动。尤其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开展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是民族地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经济、扩大所长期以来,基于民族地区的现状,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以保持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发展文化旅游来振兴民族文…  相似文献   

9.
正关于民族旅游演艺,学界尚无精准定论,但有共识的是,民族旅游演艺一般是指在剧场、景区、主题公园甚至露天等演出场所,通过传统歌舞、现代高科技等各种表演形式,以游客为演出对象,以展示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表演、演出活动。这种新的文艺演出方式,是一种将传统的演艺文化与当代旅游目的地的民族文化有机结合后的一种新兴文化产品。它可以使旅游市场对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资源成功利用和转化,使得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贵州、湖北两省三个民族旅游村寨为典型个案,从共性与差异性两个视角分析了三个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的异同,提出了两个核心命题: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实质是文化开发;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利弊并存,但利大于弊。提出实现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良性互动的对策为:构建有效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从文化产品与文化空间两方面把握好文化开发的"度";因地制宜地选择实地民族文化村模式或异地民族文化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