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点拨: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一般地说,写文章就应当文通句顺。高考作文训练首先应过了“语言通顺”这一关,进而达到“语言流畅”的等级。所谓“语言通顺”,主要表现:用词准确,句子完整,意思表达清楚,句子之间连贯,思路清晰,没有语病。而“语言不通顺”则主要表现: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事理上讲不通,句子不连贯,文意跳脱,表述不得体。  相似文献   

2.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以意义,而不是以语法和结构做为教学的中心。语法结构与意义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这其中存在着一个歧义的问题。如“He didn’t come because he was ill”。这一句子在没有具体语境的情况下就很容易产生歧义,可以理解为“他因为有病所以没有来。”或“他并不是因为有病才来。”这两个迥然不同的意思。要消除这些歧义,仅靠精通语法结构是远远不够的。有时即使在具体语境中我们也很难准确地理解词义和句义。如小男孩冲着他爸爸说:“The  相似文献   

3.
例辨一金人王若虚《误谬杂辨》、清人史绳祖《学斋占毕》都句逗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理解为:孔子很少谈到利,却赞成命,赞成仁。几年来出版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不少版本采取的就是这样的句逗及理解。其实,这样的句逗及理解有着形式逻辑和语法方面的不当之处。句子是交流思想的基本的语言单位,不论其长短,都应当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即从大处着眼,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基本意思;而说明基本意思的各个小层次的语句单位,在相对意义上不能失去其自身应有的明确性。对照起来看,这样的句返及理解违背了句子自身应有的这一要求,因为“少谈”相对于“赞成”来说,  相似文献   

4.
句子是语法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基本单位。因此,句子修辞(或称“句式修辞”;若包括技法与手段可统称“句法修辞”。)实为说话、写作的关键,也是所有修辞过程的中心环节。如义素、语素、词儿、短语的选择与调整,还仅仅是材料的修辞;虽然选择恰当,也可保证交际的质量,但它毕竟不是建筑物,没有表达完整思想的使用价值。而句群、段落、篇章的修辞,也仅仅是建筑群的整体设计与布局的研究,如果没有建筑物—句子,一切构图布局的斟酌推敲均会落空。由此可见,在整个交流信息过程中,句子修辞的地位和作用,应  相似文献   

5.
古汉语的被动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说的古汉语,是指唐代以前的汉语。 唐以前的汉语是怎样表达被动意思的,这在过去讲古汉语文法的书上经常见到,即所谓“被动式”。它的举例是:“为……所’式”,“为字句”、“见字句”、“于字句”等等。这些统统都可以名为句式。了解了这些,是可以对我们读懂古书有很大帮助的。 但是,这些所谓“式”,是从形式上看的,究其实际,还远远不能说明古汉语里被动意思表达的情况。因为在古汉语里,不具有这样的形式,也未尝不是表达被动意思的。换言之,表达被动意思的句子和表达主动意思的句子,有的并不必、也不能单纯从“式”上来找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第二册语法专题“陈述和被陈述的对象”一文中谈到主语和谓语“是句于的基本成分,其他的词是句子的连带成分”,“是修饰主语和谓语的.”又谈到“宾语在这些句子里是不可缺少的,缺少了它们,句子的意思就不完整,听起来就是半句话……”我们把这几句话仔细考虑一下就会产生疑问,宾语究竟是什么成分,是基本成分还是连带成分.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宾语是基本成分,也是连带成分.在一些句子里宾语和主语、谓语同样重要,是不可缺少的句于成分.如“我们学习”尽管这句话具有主语和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把同一个意思从一种文字形态变为另一种文字形态的过程。由于各民族间思维的相同性和语言形式的不同性,这个过程就自然而然以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最小的语言交际单位——句子为基础。当译者运用一种文字的各种语言因素组成句子,再选择最适当的表达方法,完成对这个句子的修饰后,这个意思整体的传达就完成了。这些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最小单位——句子一一组合起来,就成为一个表达更大、更复杂的意思整体的单位——语段——段落——以至文章。那末,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一个个句子  相似文献   

8.
写文章最基本的要求是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句通畅.不仅要求段落层次分明,开头结尾新颖有力,还要求“过渡”合理、自然,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气血贯通.本文仅就文章“过渡”在结构上的功能,谈谈自己一得之见.一、关于文章的“过渡”文章的过渡,指的是文章意思的前后衔接和转换,层次段落之间的钩连.作者常常用词、词组、句子、句群或段落作为“过渡”,使文章的上层意思顺利而自然地过渡到下层意思去.过渡在文章结构中有着重要的功能.我国古代对文章提出的最基本要求是“有物有序”.所谓“有物”就是说文章要有真切实在的内容;所谓“有序”就是说文章要有清晰严谨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句组?198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写的《中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指出,“句群,也叫句组,或称语段,是前后衔接连贯的一组句子。一个句组有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这里包含有这样三层意思: 1、在语法上,句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衔接连贯的句子的组合,是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  相似文献   

10.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语言的使用单位。它能够传递一定的信息,完成一次简单的交际任务,使人听了或看了感到相对的满足。例如:“明天国庆节。”就是句子。如果突然有人对你说“明天”,你就可能要问“明天怎么样”、“明天是什么”、“明天干什么”等。“明天”没有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没有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它不是句子。 如果换个语言环境,对“明天”的判断就可能不同。比如有人问:“什么时候是国庆节?”,你回答:“明天。”,这个“明天”就是句子了。在对话的语言环境中,“明天”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听的人得到了相对的满足。  相似文献   

11.
常见的双重否定的结构类型和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句子用上了否定词,它所表达的就是否定的意思。如果在“否定的意思”上再加上否定词,原先的“否定”又被否定了,结果,否定的否定,就成了肯定。这样的句子就是我们常说的“双重否定句”。例如:  相似文献   

12.
四十年代出版的《国文月刊》,曾经刊载某教授的一篇文章,认为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中有“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的句子,是为刘备而作。近年出版的《曹操集译注》,又认为此诗“写作时间当在赤壁之战以后”,并把“枉用相存”的“枉”字,解为“空”的意思,哀叹自己主跑了一些阡陌。其实,“枉”是屈就的意思。《战国策》的韩策,有“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的句子,和“枉用相存”的意思相同。 如果要用曹操的事迹来推测,我认为此诗似为邴原而作。《三国志》卷十一引《邴原别传》说:  相似文献   

13.
作为虚词,古汉语的介词不能够独立地充当句子组威部分,它必须和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等组成介宾的语法结构,才可以在句子中充当某一句子部分,主要是充当状语或补语.然而,在买际应用中,古汉语介词宾语的语法结构比较复杂,本文将对古汉语中介词宾语的语法结构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作文》2010,(7):59-60
以前英语作文评分依据是根据要点和语言准确度而定,但近几年要求“使用较多语法结构和词汇”,因此要想得高分,除了要点和语言准确度以外,还必须在较复杂的句子结构或较高级的词汇上有所表现。句式单一,缺乏生气的文章,哪怕无任何错误也不可能得高分,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翻译中出现的误读乃至曲译现象,主要是对句子的语法关系理解得不深不透造成的。语法结构分析是准确理解原文的重要步骤,旨在准确抓住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下的实际含义,句与句、句子与语篇之间的语法关系和内在联系,从而为译文的“信”和“达”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6.
末端重心和末端焦点是有关英语句子语法结构和信息结构顺序的两条基本原则,也是英语句子的常规顺序原则。它们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相互映照,但又是相互区别的。本文首先澄清相关概念,然后对这两条原则进行区分。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违反这两条原则实例按标记程度的不同进行了分类,并结合实际语境从功能语法的角度对违反这两条原则的实际情形进行描述和解释。作者发现有标记性的语法结构、信息结构都是有功能理据的,这也印证了Halliday的“充分理由原则”。  相似文献   

17.
句子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基本单位。因此,句子的研究在语法研研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说句子研究是语法研究的中心也不为过.句子是由词组合起来的,语法便是研究组词成句的组织规律的。陈望道先生在《文法简沦》中提出语法研究“以词为材料的基本单位,以句为陈述的基本单位”。任何句子都必须表达完整的意思,必须具有句子的停顿与语调,必须将语言材料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起来形成句法结构。句子的形式规律以句法结构为中心。句法结构的分析离不开句子成分。句子成分是表示句法关系的,没有关系也就没有组  相似文献   

18.
“给”字在汉语里使用频率相当高,由“给”字构成不少不同格式的句子,表示各不同意思。由“给”字构成的句子中,最典型的是双宾语句。双宾语句是由“给”字充任述语,带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的句子。例如:①我给他一本书。②张三给李四一枝笔。为称述的方便,把上边的句子记作:  相似文献   

19.
虚拟式表现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一种“距离”,距离的产生必然会导致空间的转移和时间的推移,反映在虚拟式的语法结构中就是时态的变化。建构英语虚拟式的语法结构与人类经验结构的“像似性”,得出语法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并受其制约或支配的。  相似文献   

20.
《马氏文通》在“正名卷之一”、“论句读卷之十”中较系统地了论述句子成分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这种论述也散见于对实词、虚词的分析中。界说十一:“凡字相配而辞意已全者,曰句。”这里的“字”相当于现在的词,词与词组合,并表达了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形式,便是句子。这个定义与现代意义上的句子概念已基本吻合。句由句子成分构成。《马氏文通》把句子成分称为“词”,共有七个:起词、语词、止词、表词、司词、加词和转词。其中前三个(包括表词)是句子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