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民族个体的身份特征加以分析不难发现,民族个体成员既是某一主权国家的公民,拥有"国家公民"的政治身份,也是某一民族共同体的基本构成单位,拥有"民族成员"的文化身份。比较而言,公民身份是所有民族个体都具有的共性身份,民族身份则是其个性身份;公民身份的重要性往往要胜过民族身份,但强调其公民身份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其民族身份无关宏旨。鉴于民族个体双重身份之间的张力可能对民族国家政治发展构成威胁,协调民族个体双重身份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赋予具有差异公民身份的民族个体以差别权利,不失为协调民族个体双重身份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存在内在关联。"中国梦"蕴含着国家层面、民族层面和个体层面的"三重"梦想。从逻辑价值来看,国家、社会、个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主体;践行"三个倡导"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目标;民主、法治、诚信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3.
<正> 这似乎是时代提出的理论命题。中国新文学研究越来越清晰地指向地表深层的民族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种文学的文化学阐释,即是对民族精神的时代发掘与艺术整理。当我们面对着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青春主题进行理解和思考时,正是着眼于这一主题所显示出的一种美好而健康的精神特征:青春之人格、青春之民族,这是文学的创造,也是我们的一种崇高而优美的追求。青春主题不仅始终贯注于新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构成新文学迷人的风度之一,而且,由于这一主题所辐射的新文学的各种思想意识、艺术方式,比较充分地展示出它的风姿。主题也是一种绵延于文学河流中的文学创作意旨,它的历时性特征使我们在研究青春主题、青春文化观念时,不能不看重“青春”的发展演变过程。同样,由于“主题”的这种历时性特征以及作家的主观性特征,它又不能不是整个时代精神的积淀与艺术体现。青春主题的形成,不仅来自文学的内部,而且也来自社会的变迁,时代的精神,它是一个民族在精神追求方面的具象化,通过作家内化为一种情感、意识,并通过一些特定的语言符号传达出来。青春主题的历时性,使其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比较充分的动态模式。中国现代文化心理辐射下的文学创作,对青春人格的倡导,对民族青年化的探索,造成了文学“主题”形成的基本的文化条  相似文献   

4.
现代国家建构是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的双重化建构过程,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轴。但由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殊性,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的建构是十分不均衡的。这就导致了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发展主题经历了从民族国家建构到民主国家建构的嬗变。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是以提高国家控制能力为核心的民族国家建构。直到20世纪末,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才开始由民族国家建构转向以提高国家合法性为核心的民主国家建构。因此,民主国家建构将成为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东岳论丛》2019,(6):52-65
健康不仅是个体生命的基石,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仅是一切的根本,发展的目的,也是民族昌盛和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标志;不仅是个体追求与奋斗的目标,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把"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为了全方位地了解不同层次民众健康发展需要,尽早实现"健康中国2030年"主要指标与具体目标,分析流动人口健康状况与健康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如健康管理服务政策不完善;健康素养偏低,健康知识宣传普及不足;信息沟通不畅,高效管理难等,提出需加强流动人口健康管理,推行基层民众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大众健康素养,发展健康产业等相关措施,并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内涵。  相似文献   

6.
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寻根"试图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进行"本土中国"的文化重构和文化启蒙,为重构"民族文化"与建构新的"现代民族国家"提供知识资源和思想策略。但是,对"现代化"中国的期待、对"国民性"的批判、对新的文化"共同体"的构建,往往面临了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地缘政治和权力话语的压抑、在少数族群和主流文化之间建立"文化认同"时洞见与盲视等问题,使"文化寻根"在重构"民族文化"与建构新的"现代民族国家"时遭遇了重重的困境与悖论。  相似文献   

7.
从主题学视角看,启蒙、专制、救亡、翻身、个体、民族等一直是新文学的核心主题,路径选择的不同既能够使它们互动共生,同步实现;也能够使它们相互拆解,内耗不断。从晚清到"五四",从抗战到新中国,虽然不同时期主题表现有所不同,此消彼长现象时有发生,但它们之间颉颃对立、互动共生的结构形式却决定了新文学的基本路径及其走向。  相似文献   

8.
Police是福柯晚期治理术研究的重要概念,依据它,福柯一是分析了近代欧陆国家Police-state形成和转型为自由法治国;二是分析了近代政治和社会基本问题,即一个个独立个体怎么形成诸如近代民族国家这样的共同体。在福柯看来,Police-state实为国家理性影响下,为增强国家财富、扩展国家力量而推行全面行政管理、国家政策干预,以法国为代表欧陆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的一种国家历史形态。Police就是该时期国家治理术集成,其核心是运用行政规章、政策、规训等手段进行的国家公共管理;其实质是"个体的政治技术",即使私人性独立个体成为公共性政治人(国民),通过关心、关注个体使诸如民族国家等共同体繁荣发展、安宁有序的所有政治手段、技巧。福柯的分析,既具有强烈警醒意义,也具有明显启发思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轶 《中州学刊》2007,2(6):211-215
"京派"将塑造民族精神和国民人格的使命寄托于文学,这是重个人、重个性、重精神的"五四"启蒙运动一种逻辑结果,标志着京派与"五四"传统的对接。所以,京派可称为"五四之跋"。而与"五四"同历史对话的方式和维度不同,京派在多重文化冲突中张扬文化综合和重构的热望,重新审视"国民性改造"的主题,加强对民族性格和心理探求的深度。京派以对文学历史功利性的批判、对自由主义精神和生命活力的颂赞构筑了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大厦和民族生存图式,提示了"现代"范畴具有的多维特性,同时也喻示了它在农耕文明下的乡土中国奢侈的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至整个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迁的历史时期.从戊戌维新开始,在民族与国家的诉求下,我们的民族走上重振民族精神,重现民族辉煌的现代化道路.本文试图通过对戊戊维新时期的女性解放思想主题的研究,探讨中国女性在这一现代化努力过程中是如何发现女性自我存在的意义的,并寻找她们在其中探索和思考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茅盾小说所显露的政治化倾向,应给以科学、合理的分析与评价。茅盾小说的政治叙事大抵有两重视角,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效应:一是"民族政治"阐释与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勾连,联系着国家前途、命运的探索;二是"阶级政治"阐释关于革命与阶级的言说,注重阶级关系复杂性的表现,从而形成小说特有的政治叙事张力。  相似文献   

12.
主题形态:精神归返与灵魂挽唱--《呼兰河传》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兰河传>实际上存在着两重主题形态.潜隐的主题形态不仅是萧红以女性话语重操乡音找家门的隐喻方式,而且是20世纪人类回归心灵家园和精神故乡的深度寓言,是人类永恒的"回家"之歌,是对整个人类精神思想领域的深沉潜航.显在的主题形态是国民灵魂改造的一曲挽歌,萧红站在了精神再造的文化制高点上,对病态社会的生态、病态民族的心态与病态灵魂的丑态进行了深刻的文化批判,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思想领域的深沉潜航.  相似文献   

13.
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本质内涵的中国梦,是由无数中华民族成员个体梦想汇聚而成的国族梦,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与价值追求。国家是政治实体的最高形式、民族精神的政治外壳、民族意志和命运的物质体现。国家认同观照民族特性、民族精神、民族意志与民族愿景,是中国梦认同的价值归旨。依据民族共同社会特征承认中国梦这一族群梦,进而获得国家共同体的认同,是个体民族成员与生俱来的基本认知与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中国梦认同的特定场域与国家认同的现实依托,构成中国梦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结合的实践载体,也是中国梦认同到国家认同价值演进的具体场景。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高度互补,则为中国梦认同归旨于国家认同提供了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4.
国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行为,核心要素是把微观心理融入宏观国际关系中,三个层面是个体心理、国家心理和国际心理。国际关系心理学语境下的俄印关系,表现为:俄印相互借重、制衡来自西方压力;大国心理根深蒂固,主张世界格局多极化;把国家安全作为与民族、国家紧密相关的主题。21世纪初国际背景下的俄印关系则体现为:政治与外交高层互访频繁;经济与核能大型合作;军事技术分享深入对东亚、南亚地区乃至国际政治与安全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多样、善变、纠结、冲突成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心态的重要特征,其中有十种基本的矛盾心态:国家观念与世界意识的对撞冲突,中学与西学的两难选择;新与旧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对垒,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交战;学理与技术的无所适从,人文与科技的难以兼顾;对国家民族、对社会群体的关怀与对个体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交织于胸中;对理性精神、逻辑思维、科学思辨的推崇与对情感、感性与肉欲的呼唤并存于心间;对国家现状国民精神状态的忧患与对民族前途赶超前景的乐观均呈脑海;摇摆于学术与政治之间,在治学与问政、"谈文艺"与"谈政治"的对立中走着"歧路";纠结于知识与财富两种价值,在道义与功利、清高与"言利"、守护学术与追求财富之间游走人生;徘徊于启蒙者与被改造对象两种角色,在改造国民与改造自己之间无所依凭;困惑于批判性与建构性、传统价值的批判与现代意义的重建两种使命,在破与立、批判与重建、解构与建构之间陷于迷茫。  相似文献   

16.
爱情是人类最美的语言。自古以来,爱情便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在同一个爱情母题下,不同的时代背景、文化源流、民族特质、个体风范会折射出不同们爱情内涵和美学意蕴。百年中随着西方各种文学思潮的涌入和中国社会的渐趋开放,文学中的爱情主题也在不断地变迁、演进。本文拟就其变迁脉络、源流、成因做一些梳理和廓清工作。一、冲击——嬗变——认同在上一个世纪之交,中国文学面对忧患丛生的现实困境和急剧涌入的西方思潮,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冲击。从20世纪初的“小说界革命”起,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创作手法、主题模式、思…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特征有三:一是争取国家独立及其作为主权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平等地位;二是境内民族关系的重新整合以及在此基础上各民族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共生共存;三是国家政治的民主化。三者构成了中国民族主义的"近代性",也赋予了近代中国作为"民族国家"应有的内涵。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有一个理论上的建构过程,这一过程紧密关联着西方民族主义的输入和中国人民的政治实践。中国不少有识之士为此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略论国家安全视野下的中国软实力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三标 《天府新论》2009,(2):106-1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促成了国家安全观的转变,国家安全的要素从军事、政治拓展到了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制度、精神及社会方面,国家安全的获得不仅仅在于物质方面的"硬实力",更在于精神方面的"软实力",软实力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现崛起的重要指标,综合运用"软实力"和"硬实力",采用多种手段并重的方式维护国家安全,已成为各个民族国家的共识.中国软实力建构面临着威胁和挑战,主要表现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大举入境对民族文化认同的消解;网络文化传播竞争挤迫着民族文化滑向"边缘化";放纵无度的消费主义思潮的全球性扩张对主体价值观的冲击;西方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兴风作浪对中国国际形象的损害.当前,国家软实力建构范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民族意识,以文化自觉来引领中国软实力的提升路径;二是重构主流意识形态核心话语体系,捍卫国家和民族的主体价值观;三是倡导"和而不同"的国家安全模式.优化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9.
抗战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转折点,新文学作家在无家可归的"流亡"生涯中,深刻地理解了"个人"与"民族""、小家"与"国家"之间的辩证关系。"漂泊"使他们的民族意识彻底觉醒,并深刻反思了五四启蒙的历史局限性;"流亡"既激发起了他们奋起反抗的复仇意识,也强化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因此呼唤民族精神、渴望民族复兴,几乎就是抗战文学的时代主旋律:它以爱国主义为主导思想,以民族本位为核心价值观,以文学叙事为表达方式,为新文学的后续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探讨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时,人们通常认为由西方产生,并从西方的"经济"一词说起。针对这一思维传统,从"经济"一词的本来含义出发,进行了中西方的词义比较,并由此论证了"经济"一词的中西方差异。说明西方最初的"经济"是微观经济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不具有政治经济学的含义;中国的"经济"就其本源意义就是"经世济民"的学问,是一门研究政府协调社会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治理国家的学问,就是典型的政治经济学研究。17世纪西方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使"经济"含义由西方向东方靠拢。18世纪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在政府与市场中徘徊。19世纪出现西方经济学的去政治经济学化,全面回归西方古代"经济"研究特点,研究厂商及居民微观个体的经济行为,不再研究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不具备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学科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