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当代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已经引起国内外人口学界的广泛注意,作了大量研究,目前的研究基本上是根据人口转变理论来探索中国的情况,这种研究明显地存在两点不足,第一是对中国自身的特色反映不足,第二是中国各地区之间的人口转变差异极大,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似乎是空缺。因此本文尝试利用数理统计中的一些多元分析技术从人口地理学角度,对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时间和空间差异作初步分析,以求加深对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背景《人口研究》是中国最早创办的人口学学术刊物,自1977年创刊以来它已经走过了30年历程。在人口学上,按照目前中国的平均世代间隔,30年也就相当于一代人的时间。然而,就是在这短暂的一代人时间,中国经历了最迅速的经济发展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人口学和人口研究也迅速成长起来。现在的《人口研究》和30年前时相比有了很大不同。浏览《人口研究》30年的历程,记忆中的许多往事使人感慨、动人情怀。《人口研究》见证和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和中国人口学的发展。《人口研究》到了而立之年,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回顾《人口研究》30年,…  相似文献   

3.
中国适度人口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如勇 《西北人口》2001,4(1):12-15
本文对中国适度人口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分析了中国适度人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中国适度人口研究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生育率的迅速下降,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形势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研究新形势下中国人口理论的同时,总结和研究西方人口理论,借鉴西方人口理论中有益的研究思想、方法和观点,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人口科学的发展,活跃中国的人口学研究,创建新形势下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理论。由于今年又是马尔萨斯人口论发表200周年,马氏人口论在西方人口理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世界人口转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今天,对其进行再认识也是十分必要的。为此,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人口研究所,深…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理论研究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发展将有八个方面严峻的问题,科学阐明和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对人口理论研究是巨大的挑战。在加强实证研究和对策研究的同时,改变人口基本理论研究的滞后状况,建立和发展新的人口理论体系,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是中国人口理论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拟定于 2 0 0 1年 10月 17~ 19日 ,在北京召开“2 1世纪人口发展与人口科学”学术研讨会。邀请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科院系统及政府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 ,总结 30年来中国人口学所走过的发展历程 ,探讨中国人口学的发展前景 ,分析新世纪中国人口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及对策。现诚征会议论文。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 :( 1) 30年来中国人口学研究的状况及其特点 ;( 2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3)中国人口理论研究的主要进展与所面临的问题 ;( 4 )人口调查分析技术与方法在中国的应用与改…  相似文献   

7.
2003年11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计划生育年鉴》自2004卷起更名为《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鉴》,由国家人口计生委主管,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鉴社编辑出版。此次刊名变更,意义深远,是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结果,对《年鉴》质量及内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名后的《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鉴》将在内容上体现“太人口”观念,加强对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前瞻性研究等领域的报道和宣传,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协调,促进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更好地反映当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回顾已有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效果评估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人口转变的角度来进一步说明计划生育带来的快速生育率下降对中国人口规模增长的影响。本文引进人口乘数的概念,即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规模增加倍数,来说明中国计划生育引导下的快速人口转变使得中国人口乘数达到发展中国家中的最低水平,对中国的发展将作出历史性贡献。本文最后探讨了中国人口控制给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同时存在的一些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9.
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三大问题的挑战,即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生态平衡和环境问题。而后两个问题又都与人口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研究人口问题不能不特别关注人口与生态环境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与生态环境的问题更加值得我们着力去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网络人口是依托于中国互联网平台活动的网络消费者、网络体验者与网络建设者。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介互补共生、资源共建的整体发展日趋完善,数字信息化时代中国网络人口的人口基数、人口类型都得到了稳步发展。面对着数以亿计,同时具备现实场域特性与网络场域表征的中国网络人口,其人文内容选择、人文发展模式与人文市场定位的研究必将成为人口学特征研究视角下具有未来发展特性的研究命题。中国网络人口与数字人文发展研究是依托网络人口的自身特性与网络人文场域,在中国互联网市场日益完善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日趋平稳而又匀速增长的网络人口基数,关注网络人口的阅读定位、人文追求与精神诉求,进行整体的网络人文市场发展考量。  相似文献   

11.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3月,其前身为成立于1979年的人口研究协会、1981年的人口研究中心。成立之初的目的主要是为接受联合国人口基金的资助,在中国开展人口科学和计划生育政策的研究,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经过20年的艰苦创业与发展建设,西安交大人口与经济研究所已成为拥有一支高水平科研队伍,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人口研究机构。 研究所的创始人和名誉所长蒋正华、朱楚珠教授在技术人口学、人口与区域发展协调、女性人口等研究领域创建了中国人口研究的特色。全所研究人员已完成科研项  相似文献   

12.
当前人口文化理论建设大有勃兴的前景。根据宋平同志关于“人口文化的理论建设要拿出论文,弘扬人口文化要向国内外广为宣传”的指示,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于去年五月在北京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就开展人口文化理论研究问题进行了积极探讨。大家一致认为,要下大功夫对于人口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在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中的作用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使中国的人口文化事业逐步走向完善,成为中国文化事业中一个有内容有价值有前途的组成部分。本刊为了使中国人口文化的研究向更高的层面发展,特辟“人口文化巡礼”园地,欢迎学者们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人口的问题是关系到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对于我国人口问题一直十分重视,先后发表过许多篇有关人口问题的论文。此外,在竺先生的日记中还记录了不少有关人口问题的史料,会议发言及其对人口问题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出竺先生对于我国人口问题研究结果及观点。竺先生研究中国人口始于二十年代,几十年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虽几经沧桑,中国人口也已成倍增加,但今天看来竺先生对于中国人口问题的研究成果及其建议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成为专职的人口研究人员是在70年代末期,在此以前由于我长期从事经济学和经济学说史的教学与研究,所以在教学与研究中也零星地从事人口研究,至于关心中国人口问题还可以追溯到更早。从我所经历的由关心中国人口问题,到附带也从事人口研究,又进一步成为专业的人口研究人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回想起来值得反思的东西很多。现在写出来供同志们参考,批评。中国的人口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然而真正把人口现象作为一门科学来加以研究,还是近现代的事。近代由于西学东渐,西方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被介绍到中国来,…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口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已建立的人口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及各地区人口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量化考察与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及各地区人口现代化内部各方面发展极不平衡,加快经济发展与人口(社会)结构的调整是加快中国人口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稿约     
为了给研究者提供广阔的交流园地,给读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文章,2005年《中国人口科学》增加了印张,扩大了容量。恳请各界人士不吝赐稿。《中国人口科学》着重刊登具有较高质量的人口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综述、调查报告,内容包括:人口理论与政策研究、人口统计、人口与经济、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社会保障研究、人口与社会、国际人口比较、人口与生态环境、少数民族人口及计划生育理论与实践等。  相似文献   

17.
稿约     
为了给研究者提供广阔的交流园地,给读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文章,2005年《中国人口科学》将增加印张,扩大容量。恳请各界人士不吝赐稿。《中国人口科学》着重刊登具有较高质量的人口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综述、调查报告,内容包括:人口理论与政策研究、人口统计、人口与经济、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社会保障研究、人口与社会、国际人口比较、人口与生态环境、少数民族人口及计划生育理论与实践等。  相似文献   

18.
1990年进行的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取得了关于中国人口规模的最新数据,为研究人口发展历程和趋势提供了重要依据,是科学制定人口计划和发展规划的基础。 近年来中国国内外不少单位的专家和学者对中国人口的形势作了极有价值的分析和预测,这对研究和制订政策无疑是有益的。但是,认识是在对客观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口学界对邓小平人口思想的研究始于 80年代末期 ,至今已有 1 0余载。其间 ,历经邓小平晚年、邓小平逝世、《邓小平人口思想学习纲要》编写及出版等重要阶段。检索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的“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文献库”并查阅《中国人口报》和《邓小平人口思想学习研究文集》后发现 ,1 0余年来 ,公开发表论及邓小平人口思想的文章有 73篇。其中 ,邓小平在世时有 7篇 ;邓小平逝世的 1 997年有 8篇 ;1 998年邓小平逝世 1周年前后有 50篇 ;1 999年《邓小平人口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后至今有 8篇。不同时期对邓小平人口思想的研究有不同的角度…  相似文献   

20.
一项开拓性研究成果———评《中国人口生活质量再研究》路遇冯立天、戴星翼二位教授主编的《中国人口生活质量再研究》(以下简称《再研究》)一书最近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援华大学人口学培训与研究P04项目中国人口生活质量及比较研究课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