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又可 《领导文萃》2013,(23):79-83
“邓小平的贡献在于他成功控制了开放的进程。”2012年1月18日,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在完成了900页的《邓小平》后,  相似文献   

2.
季雨 《决策探索》2004,(7):91-91
“遵义会议”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邓小平是当年的参加者之一。他清楚地记得当年会议在哪个房间里召开,自己坐在什么位置.讨论的什么问题。但“文革”期间,这一历史事实却被林彪、“四人帮”否定,林彪、“四人帮”诬蔑他“篡改历史.硬将自己塞进遵义会议”,“是捞取政治资本”。邓小平的照片也被人从遵义会议纪念馆的墙上取了下来。面对林彪、“四人帮”  相似文献   

3.
一、人才是一个战略问题“使用人才”的问题是邓小平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他始终把它当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来看待。首先,邓小平认为,人才问题是关系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问题。邓小平说:“我们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确定了中国总的任务和总的路线,就是一心一意发展生产力,搞四化建设,我们曾制定了一个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而“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道理很简单,任何事情…  相似文献   

4.
心系西藏的发展和建设邓小平一直强调发展,他曾说:在西藏,要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许多重大成就都包含着他的心血。“十大政策”就明确地指出,西藏解放之后,中央人民政府将发展西藏的教育事业,“发展西藏的农牧、工商业,改善人民生活”。1950年7月,邓小平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工作会议上,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强调,为了发展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事业,民族地区也应该改革。他说,“改革是需要的,不搞改革,少数民族的贫困就不能消灭,不消灭贫困,就不能消灭落后”。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条件不成…  相似文献   

5.
人格即人品,是一个人在处理其生活环境中所遇到的一切人与事的态度、表现的总和,包含着他个人最典型、最深层、最持久的特点。邓小平之所以能从农家子弟成为一位当代中国的伟人,原因固然很多,但是与其独特的人格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邓小平深受时代特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中华民族性格的滋润;另一方面,邓小平在革命斗争的狂涛巨浪中,进行积极的人格探索和学习,确立了自我人格。邓小平用他的真诚践行了自己的诺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用他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世人的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11,(15):28-29
今年3月出台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推进山东、浙江、广东等海洋经济发展试点。”自今年1月4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获批后,3月1日,国务院又正式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再算上即将出台“海洋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广东省,中国在“十二五”期间拉动海洋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已经开始启动。  相似文献   

7.
1948年,由刘伯承、邓小平统率的中原野战军下属的第九纵队解放了郑州。该纵队司令员秦基伟爱看豫剧,一天晓上,他在安排好值班后,换上便衣,掖好手枪,便一个人悄悄地到一家剧院看戏去了。正巧,他出去没多久,野战军政委邓小平打电话找他,司令部值班参谋如实报告:“秦司令员看戏去了。”“这还了得!”邓小平当时就火了,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理论观,是指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态度和立场。邓小平之所以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巨大贡献,是与他长期形成的科学开放的理论观分不开的。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研究邓小平的理论观,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信读者能通过这篇文章,对邓小平的理论观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举重若轻”,这是周恩来对邓小平工作和决策方式的著名评价。邓小平指挥淮海战役时,他从不干预具体战场的指挥。体现出个人鲜明的决策风格。在设计和实施中国改革开放宏伟工程中,这种“举重若轻”的决策风格更是焕发出灿烂的智慧光采。  相似文献   

10.
自1977年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第一个提出了解决中国改革开放棘手问题的方法,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1、1977年5月,他针对“文革”风行的“臭老九”错误观点,第一次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出访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在美国总统安排的即将会面的经济界人士名单中本没有哈默。但这大洋彼岸的“大亨”竟然也进了白宫。小平同志欣然同他见面,并邀请他到中国投资。  相似文献   

12.
正当我们按照邓小平同志设计的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奋力拼搏的时候,正当中华民族翘首百年的九七香港回归即将到来的时候,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离开了我们。我们沉痛悼念邓小平同志,深切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更要继承他的遗志,完成他未尽的事业,努力做好党校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悼念邓小平同志。党校要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必须抓住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个根本。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财富,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制订的党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我们是否提“邓小平思想”? 跨时15年的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历程,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一段历史辉煌。 指导这场实践的亦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辉煌。 这个理论的来源是邓小平——他  相似文献   

14.
1973年邓小平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毛泽东感到十分满意。他多次在一些讲话和谈话中,称赞邓小平“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文武全才,不可多得”,决心让邓小平承担更大的责任。毛泽东对邓小平的信任、赞扬和支持,引起了觊觎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惶恐,他们把邓小平视为自己纂党夺权的巨大障碍,千方百计妄图阻止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进一步重用。1974年3月,在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江青第一次直接向邓小平发难,但遭到了惨败。这次斗争是围绕邓小平的联合国之行展开的。1974年4月,联合国大会…  相似文献   

15.
王育琨 《经理人》2005,(8):48-52
出井在索尼很有点当年邓小平在中国的味道:坚定果断地引退,目的是带动一大批元老悉数退出,以便为新人铺平道路;而一旦有什么东西让他内心不安,他会果断地发表“南巡”讲话,校正航向  相似文献   

16.
●华国锋渐渐明白,只有把“四人帮”抓起来,才能阻止他们的争权夺利 ●华国锋说:邓小平一点没有减少活力。邓小平回答:他的精力归政治局使用 ●邓小平拒绝接受“两个凡是”,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向华国锋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17.
许知远 《领导文萃》2007,(12):53-57
如果你身在1976年、1977年,你很难不注意到邓小平。他在1975年的整顿行动令经历过10年剧烈动荡的中国人印象深刻。在逝世前的最后一次大手术前,已被注射了麻醉剂的周恩来,用最后的力气对邓小平说:“这一年多来你干得比我好,你比我强。”  相似文献   

18.
1959年,金庸在香港创立《明报》。“文革”期间,邓小平被流放到江西农村。金庸在《明报》上为邓小平打抱不平,强烈抨击“文革”的不合理,并且不断地支持彭德怀等人,赞扬周恩来倡导的“四个现代化”。由此,他成了林彪、“四人帮”眼中香港的头号“反动文人”。  相似文献   

19.
学习邓小平同志的伟大理想,首先是要像他那样,做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我们知道,邓小平是一个“少说多做”的实干家,但他同样是、而且首先是一个伟大而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幼年时期的邓小平,就怀有救世济贫的远大志向。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眼界的开阔,邓小平了解到,不但家乡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整个中国都处在列强分割、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的深渊之中。于是,在年轻的邓小平心中,逐渐萌发了一种对国家、民族的强烈的责任感,正是这种责任感,使邓小平走上了留法勤工俭学寻找救国真谛的道路。邓小平从16岁离家赴法国勤工俭学,…  相似文献   

20.
刘建飞 《领导文萃》2011,(8):120-123
美国不再视中国为普通“棋子” 布热津斯基是邓小平1979年那次访美的直接见证人和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参与者,他特别强调那次访问,自然有感情的因素,但是,那次访问确实是历史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