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使用隆福寺档案史料,并结合相关实地调查,对民国时期隆福寺内住户、商户进行分析,发现隆福寺街既是住户民俗仪式的重要空间,也是北京城市商业中心。围绕寺庙商户、僧人与市民形成共赢的民俗社会关系网络,寺庙和商业积极融入世俗生活、增加人气,商户借助寺庙的公共空间积累财气和市场。寺庙神圣与世俗生活通过商业途径融汇在一起,使得寺庙本身营造出一种平易近人的宗教神圣和商业繁盛。  相似文献   

2.
当月热读     
《大城北京》(林语堂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林语堂旅居美欧数十年,用多部传世经典专著,向西方介绍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本书同大师同类专著一样,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和自由的行文风格,重新演绎了北京数干年的历史演变,北京文化的各个层面——内城与外郛、市区与郊野、皇室与民众、皇宫、御苑、寺庙、佛塔、雕塑、绘画、书法等等城市名片也尽收其中。  相似文献   

3.
城市题材电视剧跟随着中国城市发展的脚步,表现了当代社会的都市面貌和市民们的生活状态,也凸显了时代风尚和城市品位及城市人的心灵历程。都市题材电视剧所讲述的故事,会因取材于不同的地域而产生不同的文化表现、差异的风格面貌,也产生了多样性的文化魅力。其中,北京都市题材电视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我们通过研究新老北京文化,研究北京题材电视剧。  相似文献   

4.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史研究已成为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在这一研究的热潮中,有关北京城市史的专著与论文也大量出现.作为"中国历史的缩影",北京城市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北京史研究的意义与价值都是全国其他城市所无法替代的.为此,本文拟对整个20世纪中外学者有关北京史的研究作一简略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清代北京游览型寺庙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览型寺庙靠近风景游览地、与风景游览地和园林一起成为明清文人士大夫阶层和平民百姓阶层休闲的主要场所。本文以清代游览型寺庙诗文统计为基础,分析了北京游览型寺庙的类型、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寺庙尤其是佛教寺庙自身吸引能力的增强,宣南汉族文人的聚集效应及文人对城区荒野环境和野趣的新偏好是清代外城西区休闲功能和地位迅速提升的主要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来北京近代市政建设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三十年来,北京近代市政建设问题逐渐为学界所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使近代北京城市史的研究不断深化。本文从社会史的视角,对三十年来北京近代市政建设的研究加以总结和梳理,评述了学界在探讨市政建设与城市社会运行、市民生活变迁,以及城市文化演进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北京社会科学》2011,(1):79-93
<正>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一年来,社会各界围绕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定位与特色,存在的差距以及建设的路径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定位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城市模式。北京要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世界城市,必须认真借鉴和学习世界城市的先进经验,但又不要完全重复它们的道路,在遵循共性和规律的同时突出个性和特色,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城市模式。  相似文献   

8.
清代北京的满族妇女创作群体是研究清代北京文学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其中的代表人物顾春为例,其在道德价值、女性意识上与同时代汉族女性精英既有共同点,又有本民族的特性。她的创作出色地反映了清代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及满族贵胄生活。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的历史文献中,地方志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地方志是专门记载北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内容的著述,而且大多数是由政府主持纂修的。在北京历代地方志中都有关于寺庙的记载,这些记载有不尽相同之处,本文通过选择几部重要志书为例,梳理出这些寺庙资料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梳理了1978年以来北京史研究的学术发展脉络,并结合中国城市史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对北京史研究进行展望,建议开展"城市环境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论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产业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北京的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与日俱增,生活垃圾的处理任务异常艰巨。本文回顾了北京生活垃圾处理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实践,结合国际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产业化的经验,对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业的产业政策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考察民国时期北京商业铺保档案的样本,初步分析了商业铺保的形式、责任及社会关系类型,不仅揭示了民国时期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北京城市流动人口与流动经济资源的运作方式,而且从微观的角度展示了北京城市基层社会的生活结构。  相似文献   

13.
城市与生活的关系构成城市意义研究的基本问题域,让生活更美好则为批判与建构城市意义的核心价值场。历经30年改革开放,中国对“怎么发展城市”已在技战术上有了一系列实践典范和成功经验,但城市化进程中所滋生出来的、让生活变得更糟糕的城市问题需要我们反思和澄明人类究竟“为了什么发展城市”的世界性的意义难题。以生活的名义叩问城市意义,“去生活化”的城市空间批判,倡导一种以“美好生活”为理念、规范和引领城市空间变迁的新型城市文明形态将构成本文研究的学术思路和未来憧憬。  相似文献   

14.
清末新政时期,近代警察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从西方引入我国。伴随着警政建设的发展,近代警察职业群体出现于市民社会中,他们在城市近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社会角色,他们的生活状态也是近代城市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对近代北京警察生活的探析,我们可以隐约看到全国警察群体生活的大致概况,也由此可以反映出中国近代城市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5.
高人雄 《阅江学刊》2015,(1):96-100
孟浩然一生与鹿门山、鹿门寺及诸多寺庙、僧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孟浩然对隐逸生活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他对佛理禅意的理解和认同,这种认同感的强化,又促使他与僧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对寺庙僧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孟浩然这种佛教情节与现实交杂互叠后,则又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促进了孟浩然对隐逸生活的真正选择。孟浩然诗中的鹿门山寺与山僧情结,暗示着其人生旅途轨迹。  相似文献   

16.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结合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创新型城市、首善之区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以及通过文化资本的转化与再生、智慧资本的创新与运作,优势产业的发展与建构,经济资本的集聚与重组,塑造具有首都优势、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7.
中央公园与民初北京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央公园是北京城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公园”,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央公园接纳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大量内容,新与旧、中与西、政治与文化、国家与社会,均在此有充分的呈现。可以说,中央公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社会史研究的模型,它见证了历史,也映射了民国初年北京社会的驳杂面相。  相似文献   

18.
生活垃圾收费是促进垃圾量减少和资源回收,推动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重要经济工具.中国城市生活垃圾计量与收费问题是国内学术界近年来争论的焦点之一.美国在城市生活垃圾收费方面所采用的按排计费法从法律保障、类型多样灵活及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等方面,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计量与收费提供了一个理想模式,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代北京公园开放与公共空间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城北京在规划与建设中,为后人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然而,即便在最辉煌的时代,帝都从来没有设计并提供过面向普通平民的城市公共空间。1914年,随着北京中央公园的开放,其它前清的皇家园林、坛庙相继对公众开放。皇家禁地成为公众休闲空间,完成了从御花园到大众公园的角色转换。近代公园的出现改变了北京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北京城市生活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标识之一。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世界城市:北京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提出的建设世界城市发展目标,既是北京城市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要求,也是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中国今后参与全球化的需要。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将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应对之策,即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构建首都大都市圈管理新体制,建设国际金融之都,打造各具特色的功能区、重点打造CBD功能区,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首都软实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