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京烟标收藏协会和南京火花收藏协会,在全国乃至亚洲收藏界都享有盛誉。王宜儒会长和夏志诚会长分别是烟标和火花的大藏家。他俩的传奇经历早有耳闻,但真正采访他们却是在21世纪的第一个元旦。  相似文献   

2.
杨大爷年轻的时候喜欢收集烟标、火花等小东西,但自从老伴去世之后,这种收藏的爱好发生了剧烈变化。他除了收藏过期的食品、报刊杂志外,还收集一些免费发送的宣传册、广告单和一些捡拾来的杂物等等。他把这些东西像宝贝一样堆放在家里,以至于屋里连一点空地都没有。杨大爷的子女想把屋子清理一下,但每次都惹得他大发雷霆,甚至  相似文献   

3.
玉宽 《新天地》2012,(4):48
拉开我的书橱,半米多高的烟标册便会撞入眼帘。这些是我用数十年光阴集藏起来的"宝贝"——烟标,它使得我的晚年生活充满了乐趣。香烟的包装盒叫做烟标。烟标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因为它融美术、摄影、书法和印刷技艺于一体,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收藏价值。从一枚枚绚丽多彩的烟标中,人们可以了解到天文、地理、历史、动植物、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可以说,烟标是一个窥探大千世界的小窗口。  相似文献   

4.
烟标,即卷烟商标。现在许多人已经知道,可是在十多年以前,这个名词还没有出现。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还管它叫烟盒子、烟壳子,或叠成三角形叫“撇撇”、叠成锁状叫“分子”等等,历来没有一个规范的名称。1985年元旦,全国第一个烟标收藏协会在六朝古都南京市成立。著名烟标收藏家余晋麟先生(已故)深情地谈到,烟盒子在我国大地上出现了近百年,它的爱好者也收集了70年左右,一直沿用的是通俗的叫法。现在收集它的人越来越多,通俗叫法也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要求,该给烟盒子正名了,以利于收藏和交流活动的规范化。他认为…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网上传来一条消息:百位温州人借"香烟壳"发财,有的"香烟壳"标价已高达百万。"香烟壳"是温州人的俗称,它的学名叫烟标。如同火柴盒的封面纸被雅称为火花一样,除烟标外,香烟壳儿还被赋予一个诗意的叫法——烟花。温州市收藏协会烟标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3年4月12日。也就是那一天,委员们作出决定:每月25日,定期举行一位收藏者的烟花作品展。五年来,大家一直坚持着,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温州市收藏协会烟标专业委员会会长叶炎生说:"投资烟花,比投资股票、基金、邮票等更具有稳定性和增值性。"小小烟标,如今已成为一批温州人的投资新宠。  相似文献   

6.
我喜欢拍写真,大大小小占满一层书柜。它们收藏记忆,收藏心绪,收藏时光无声的脚步。  相似文献   

7.
谭明明 《老友》2011,(8):49-49
收藏是一种传承文化、弘扬文明的社会活动。但现在,很多收藏爱好者则把收藏行为单纯地理解成了一夜暴富、囤积居奇的投资渠道和快速实现发财梦的终南捷径。不可否认,在收藏过程中,确实有些藏友通过藏品交流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8.
隋唐是我国绘画收藏史的成熟阶段。在这一时期,不仅皇室和民间收藏者不遗余力蓄聚名画,盛况空前,而且与之相适应的收藏机制和相关理论也趋于成熟、完备。同时,绘画收藏的发展与繁荣,也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隋唐绘画的发展走向,从而对隋唐美术的繁荣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声音     
“收藏就是琢磨。要腾出时间和精力,需要做好多课题。发现很多的线索去研究,说到底,收东西收的是知识。收藏要是离开了文化这个收藏意义就低了。实际上收藏真是在跟古人沟通,在跟过去的岁月沟通,跟过去的时间和场景沟通。”  相似文献   

10.
电话卡     
慧聪 《山西老年》2012,(7):44-44
电话卡收藏具有接触面广、收集简单、便于保存等特点,属于一种大众化的收藏项目。怎样收藏电话卡,收藏怎样的电话卡最有价值,下面简要介绍几条收藏要点:  相似文献   

11.
安琪 《北京纪事》2014,(7):107-109
在收藏圈里,大家都知道李祥的体育文物收藏是最牛的。确实,他的藏品之丰富和珍贵,办一个展览是绰绰有余的。他曾在北京举办了“1932—2012纪念中国参加奥运会八十周年李祥体育收藏展”,展出了我国从1932年参加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到2012年参加第三十届伦敦奥运会的体育收藏品1000余件,令前来参观的体育收藏爱好者惊讶不已。  相似文献   

12.
元尚 《北京纪事》2009,(10):79-81
古玩收藏的价值,没有鉴定,好像就没有了标准。 前些天和一位编辑谈起收藏,我说后现代语境下的收藏,收藏者就是藏品的鉴定者,鉴定也是收藏活动的应有之义,这位编辑朋友大为光火地问:“没有专家鉴定,不就没有标准了吗?”言下之意,现在的收藏鉴定是有一个标准的。  相似文献   

13.
元尚 《北京纪事》2010,(2):95-97
收藏投资总要有一个合理的预期收入,本无可厚非;可是一旦陷入贪多的境地,有时往往无法自拔。谁不想在古玩收藏市场上捡漏儿?谁不想过把发财的瘾?说残酷点儿:您得有那财运。  相似文献   

14.
林晓琪 《社区》2009,(35):53-53
世界之大,无“集”不有。古今收藏爱好者有集邮票、火花、古玩、字画、烟标、报纸、钱币等。而漳州市云霄县一位六旬老人却爱好收集粮票,并用52年时间收集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1万多张粮票。  相似文献   

15.
包建永  项懿  王保初 《社区》2009,(35):55-56
王文君,男,1963年出生,浙江路桥人。1999年开始收藏婚书.至今共收藏2000余份。其中,最久的有150多年历史,最大的尺寸是长200厘米、宽50厘米。  相似文献   

16.
赝品真情     
他是搞摄影的,但更痴迷民间收藏,他去过很多地方,读过很多古籍,也结交了许多的业内人,对收藏很有一番见地。  相似文献   

17.
有兄弟3人,他们共同的爱好是收藏珍品。老大喜欢收藏古玩,老二喜欢收藏邮票,老三喜欢收藏书籍。他们家有一个很大的玻璃柜,大家都把珍品放在柜中共同欣赏。这个柜的钥匙放在一只很精致的小铁箱中,小铁箱藏在一个十分秘密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钱国宏 《北京纪事》2015,(8):106-107
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收藏是一生的事业。所以,当我置身于加拿大渥太华的繁华街头时,首先想到的是收藏,我和采风团的团员结结实实地在异国他乡“淘”了回宝,且颇有斩获。  相似文献   

19.
数字     
64% 《群邑智库·2012胡润财富报告》日前发布。报告显示,富豪对收藏的热情很高,64%的富豪喜爱收藏,男富豪比女富豪更喜欢收藏,亿万富豪比千万富豪更喜欢收藏。手表仍然是富豪收藏的首选,第二大收藏领域则是古代字画,接下来分别是酒类、瓷杂类及当代艺术品。  相似文献   

20.
旅游门票收藏已成为近年来民间一项新的收藏活动。那么,都有哪些旅游门票值得收藏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