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成渝城市群44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改进的引力模型,对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成渝城市群城市发展规模完善,成都和重庆在人口分布、产业分布、城镇化率等各方面各有优势。成渝城市群经济联系具有邻近地域指向性、中心城市指向性、交通指向性和相互强联系的特点。完善交通路网结构,合理布局产业空间,加强多方交流,形成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可促进成渝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业合作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内容,中心城市则是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节点,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节点中心城市之间通过加强产业分工,可以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强有力的空间支点和产业载体。在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中心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外向经济联系水平的基础上,在价值链分工视角下,提出中心城市以各自所在的城市群为依托,构建以长三角城市群为"龙头",以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枢纽",以兰白西城市群、银川平原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城市产业价值链,推动沿线城市产业实现梯次发展升级。  相似文献   

3.
立足成渝城市群发展现实,以改进引力模型分析其空间经济格局,以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其内部城际经济关联,两方面分析结果可以相互印证。研究表明:经济意义上的一体化成渝城市群已基本形成,但还存在重庆和成都两大中心城市溢出带动不足、重庆周边板块内城际经济关联不强、成渝中间板块面临边缘化风险等问题。据此,提出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更好发挥两大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借助快速交通和加大次级城市密度增强重庆周边板块城际关联、引导成都东拓-重庆西进并破除川渝行政藩篱避免成渝中间板块边缘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新发展理念为核心指标构建综合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成渝城市群2011—2020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测度,深入剖析了成渝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静态格局和动态演进趋势,并使用障碍度模型测算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研究发现,成渝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但有逐年收窄的趋势;空间分布上,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自然断点分组中,高水平和较高水平城市数量少,较低水平和低水平城市数量较多,但随着时间发展较高水平、较低水平城市数量逐渐增加,结构趋近于“橄榄型”;分项指标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子维度呈现不同的分布形态和演进趋势,主要准则层障碍因子为创新、开放和共享。  相似文献   

5.
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城市引力模型,以环长株潭城市群8个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为例,对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网络结构进行网络密度、中心度、凝聚子群状况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密度高,各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紧密;网络中心势较高,城市群网络化结构明显;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协同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基于研究结果进一步提出推进环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人口规模巨大的背景下,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采用 2006—2020 年 16 个城市的面板数据, 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修正引力模型分别测度成渝城市群 16 个城市在 2006—2020 年间的空间网络联系度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水平, 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城市群空间网络联系对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影响及其时空异质性和网络外部效应, 发现: ( 1) 城市群空间网络联系可促进本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但将在周边形成 集聚阴影, 产生不利于周边城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网络负外部效应。 (2) 成渝城市群空间网络联系对成都市、 重庆市双核心城市以及绵阳市、 宜宾市和泸州市三个副中心城市的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水平产生促进作用。 随着行政级别的提升, 城市网络联系逐渐由不利于周边城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负外部效应转变为促进周边城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正外部效应。 (3) 城市空间网络联系所产生的外部效应呈现先负后正, 最后趋于收敛的倒 S 型, 且在 0- 100 公里的范围内形成 集聚阴影, 150-200 公里范围内为城市网络联系发挥正外部效应的最优半径。 (4) 科技创新和创业活跃度的提升是城市空间网络联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关键渠道。  相似文献   

7.
采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沿线108个城市2008—2017年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进行评估,运用基尼系数和锡尔指数对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之间和城市群内部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及其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时间上看,长江经济带近年来城市化质量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且发展差异逐渐减小;从空间上看,三大城市群的整体城市化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由长江经济带东西两岸向中心递减的趋势,即“长三角地区>泛成渝地区>中三角地区”的空间格局;总体差异的减小有利于三大城市群之间的差异减小;城市群内部差异的扩大,会导致总差异减小的趋势变缓;长三角、中三角及泛成渝三大城市群间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县级行政区为样本,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人口与经济集聚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现阶段成渝地区人口与经济集聚存在双向促进作用,即当地人口集聚可以推动经济快速集聚,当地经济的集聚又吸引大量劳动力,促进人口集聚。不同于中国、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存在扩散效应的研究结论,成渝地区空间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虹吸效应,即周边区域人口、经济集聚会抑制本地区经济集聚,周边区域经济集聚亦对本地区人口集聚有阻碍作用;然而周边区域人口集聚会促进本地区人口集聚。门槛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仅产业结构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的少数中心城市才能充分发挥经济集聚对人口集聚的促进效应。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从强化中心城市、构建区域经济副中心等方面促进成渝地区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成渝城市群城市收缩的空间格局与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成渝城市群16座地级及以上城市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对其收缩的空间格局、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展开全方位的测算和分析。结果显示:(1)成渝城市群16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13座出现收缩现象,占城市总量的81.25%,主要集中于成渝城市群中部地区;3座处于非收缩状态,占城市总量的18.75%,重点分布于城市群两侧边缘;14个市辖区出现收缩现象,约占市辖区总量的29.79%;64个市辖县出现收缩现象,约占市辖县总量的65.98%。(2)收缩城市总体可以划分为全域式收缩、边缘式收缩和局部式收缩三种主要类型,其中全域式收缩主要包括5座城市,约占收缩城市总量的38.46%,均位于成渝城市群中部地区,且呈现连绵化发展趋势;边缘式收缩主要包括4座城市,约占收缩城市总量的30.77%;局部式收缩主要包括4座城市,约占收缩城市总量的30.77%,主要分布于成渝城市群的中部边缘地区,非收缩的市辖区(县)被收缩的城镇所包围。(3)少年儿童和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同时老龄人口不断增加,社会抚养负担持续加大;人口受教育程度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均出现大幅度增加;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比出现大幅下滑,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则大幅上升,且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比上升幅度最大。(4)通过对城市收缩的形成机制分析,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产业结构转换中的就业岗位不足、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自然因素,以及政府适当的干预构成成渝城市群城市收缩的关键性机制。  相似文献   

10.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是促进西部地区崛起、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空间视角考察成渝城市群消费水平分布格局及其时空动态演进规律,探索中国西部地区消费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研究发现:成渝城市群消费水平呈偏态分布,低层次消费水平地区占比大,结构较为稳定;总体差异趋于缩小,并始终由省域内差异所绝对主导;形成以成都和重庆主城区为极点的双核心结构,在省域交界处有明显的“断裂带”;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依赖关系,居民收入、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交通条件等因素对其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成渝城市群作为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提升其城市韧性水平对带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关于“城市群城市韧性”的研究,在研究深度上仍停留在韧性评价、时空特征分析上,对城市韧性的障碍因子的分析较少;从研究区域来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群,如长三角、珠三角等,缺乏对西部城市群城市韧性的针对性研究;在评价指标选取上,已有研究主要涉及经济、生态、社会、基础设施、制度等维度,对“人”这一承灾体在城市韧性中的影响和作用不够重视,作为城市的承灾体——人的因素没有被纳入城市韧性研究中。人既是致灾因子,也是承灾体,人口要素对城市韧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文章基于“经济—社会—生态—基建—人口”五维评估框架选取26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2010—2019年成渝城市群城市韧性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对其障碍因子进行诊断和识别。研究结果显示:从时空格局演变规律来看,成渝城市群城市韧性水平呈逐渐上升态势且空间差异逐渐缩小;但城市韧性整体水平较低,较低韧性和低韧性城市数量多、分布广,在空间上呈现出“西...  相似文献   

12.
依托城市群推进城市化进程,形成分工协作的扁平化城市体系,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分析发现:城市群逐步形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中心城市、制造业集聚在中心城市外围的“中心—外围”空间格局;城市群首位度的降低和中心城市功能的转变,有助于提高城市群经济增长速度。因此,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聚、构建基础设施共享机制、推动市场一体化进程是提升区域经济内涵增长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2011年至2021年1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各城市发布的有关协同建设营商环境的政策文本,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营商环境建设的协同网络,分阶段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营商环境建设协同网络的演化趋势以及现阶段的主要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营商环境建设协同网络的整体网络密度不断提高,各城市共商共建营商环境的合作程度不断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营商环境建设的协同网络结构由双中心结构逐渐演变为双中心+多区域结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营商环境建设的协同网络内各城市合作紧密程度不协调、不平衡。  相似文献   

14.
泛珠三角区域城市群协作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泛珠三角区域城市空间合作发展的道路,认为泛珠区域要形成以若干个中心城市为极核的城市群.通过城市群组团式协调联动,跨区域发挥城市群集聚与扩散作用,构建分工明确的内外圈层,以产业链推动城市群协作联动,在泛珠三角区域内逐渐形成中心突出、多点支撑、整体优化、多层次梯度辐射的网状空间合作结构.  相似文献   

15.
在2019年8月的中央财经委第五次会议上强调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新形势下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发展中营造平衡。目前各地区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目标所展开的城市首位度提升、强化中心城市作用的区域经济发展导向,究竟是会导致城中心城市形成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应,劣化区域的协调发展,还是会形成更强的龙头带动作用,扩大其辐射扩散范围,缩小地区内部的发展差距?研究针对性分析我国现阶段重要的空间形态——城市群,其中心城市首位度变化对区域整体经济增长及协调发展的影响。在理论层面,研究基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城市最优规模倒U型模型对中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与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展开分析,构建形成中心城市首位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分别从中心城市在集聚效应下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抑制作用、中心城市在扩散效应下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作用、中心城市不同首位度水平作用机制三个方面对中心城市首位度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变化及其内部作用机理展开分析。在实证层面,研究以中国十九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2017年中国十九大城市群面板数据展开固定效应分析,并通过内生性检验对模型内生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2008—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城市的相关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密度不高,创新联系仍需加强;相对于创新联系围绕中心城市集聚趋势而言,从中心城市往外辐射趋势更明显;四个创新板块与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国家布局相一致;整体网络中网络密度提升、网络效率和网络等级度下降,以及个体网络中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接近中心性增加,均对网络中各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数字贸易的特征出发,通过构建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面板数据熵值法测度中国十大城市群127座城市2011—2019年的数字贸易发展水平,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其动态演进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中国十大城市群2011—2019年数字贸易水平不断提升,数字贸易发展较好的城市群是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以北京市、深圳市、广州市、上海市、杭州市五座城市为引领。(2)十大城市群数字贸易发展差异较大,不同城市群之间的差异是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差异的主要来源。(3)十大城市群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梯度效应和多极化现象;各城市群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稳定,改变类型的概率相对较低。(4)总体、成渝、海峡西岸、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存在收敛过程。基于此,对城市、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之间不同层面的数字贸易发展提出明确定位、优化布局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3~2016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绿色5个维度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新型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的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从空间格局来看,新型城镇化指数上升,环境污染指数下降,两者均存在高—高(低—低)的空间集聚特征,且空间差异明显,表现为区域中心城市城镇化水平较高,西部地区污染水平较高;从直接影响来看,新型城镇化能够降低本地区的环境污染,且经济、社会和空间城镇化发挥了主要作用;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人口城镇化加剧了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经济和社会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从城市群来看,长三角和成渝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对本地区环境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强,且成渝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也能降低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9.
成渝经济区:中国西部增长极的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渝经济区地处中国西部,其经济发展水平居西部前列,然而就经济总量、人均GDP各项经济指标以及城市体系的完善程度而言,成渝经济区同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等区域还有很大差距,要成为中国的第四增长极,还尚需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出发,对构建成渝经济区增长极进行多方面综合的可行性分析,探索成渝经济区发展为增长极的制约因素,并按照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试验区的国家战略目标,提出构建成渝经济区增长极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关键在于群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协调,皖北城市群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产业层次也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相互依存、互补协调的协同体。分析了皖北城市群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皖北城市群产业发展的整体定位以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协调的关键问题,包括:培育中心城市,强化经济带动和辐射能力;以产业链合作为主线,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建立区域协调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