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 ,包天笑的长篇小说《留芳记》和《上海春秋》是两部重要作品。《留芳记》侧重于对民国重大事件与人物的描写 ,在艺术手段上类似于曾朴的《孽海花》;而《上海春秋》则相当细致与准确地记录下十里洋场上海的种种罪恶。两部小说一反包天笑作品拖沓、松散的缺陷 ,结构紧凑 ,艺术性强 ,不愧是包氏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2.
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红字》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象征派小说,它描写了17世纪新英格兰清教社会的生活面貌。霍桑擅长使用象征的手法,他运用的象征主义手法对美国文学的兴起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在小说《红字》中,象征主义手法这一创作特征的体现尤为引人注目。文章将对小说中所运用的象征寓意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突出小说作者试图揭示的《红字》主题——真实。  相似文献   

3.
作为后现代的经典作家,博尔赫斯和帕维奇在其代表作《小径分岔的花园》和《哈扎尔辞典》中分别向读者阐释了后现代小说的“迷宫”特质,具体地运用为结构上的“叙事的迷宫”和内容上的“迷宫的叙事”.热衷于小说形式技巧的创新以及赋予小说文本复杂的内涵主题,正体现了后现代小说家们以他们独有的方式表达着对人类生命的关怀,从而使得后现代小说所呈现出的“迷宫”特质有了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什么目的驱使白行简写《李娃传》?从宋至今,有过一些推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诗话(前集)》:“郑畋名相,父亚亦名卿.或为《李娃传》,诬亚为元和,畋为元和之子,小说因谓畋与卢携并相不咸[和],携诟畋身出娼妓.按畋与携皆李翱甥,畋母,携姨也,安得如《娃传》及小说所云?唐人挟私忿,腾虚谤,良可发千载一笑.  相似文献   

5.
作为“残丛小语”的小说,长期以来备受正统文人的轻视.俞樾身为名满天下的经学大师,却热衷于小说的阅读与研究,更是以“销暇日”之名编著了《耳邮》等大批文言小说集,既靠拢通俗,又充斥着浓都的学究味.这一“雅”与“俗”交融的文化现象反映出俞樾晚年时的矛盾心态,亦能从中窥出清末文坛新变的苗头.  相似文献   

6.
和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等人相比,在中国现代通俗作家中,张秋虫只能算是一位二流作家。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他最早涉足文坛的笔墨,大概是1925年发表在《社会之花》上的短篇小说《江山芙蓉记》。这以后,他虽创作不息,也只是个“跑堂串会”的角色。和其友论文时,他深感到:“扬尘因作《新华春梦记》,虽不佳,然亦可数十年,向恺然《留东外史》初集五本竟可不朽,而甚惜弟一无所成。”①他发愤:“想做出一部我自己看了而认为满意的小说,方对得住我自己。”②于是,他剃了个和尚头,表示万念皆废闭户作书。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他终于创作出了《新山海经》。这部小说1930年1月由中央书店出版后,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使得张秋虫在通俗作家中站稳了脚,成为他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7.
(一) 毕倚虹(1892—1926)象一颗闪亮的彗星,拖着悲剧的尾巴,过早地在文坛的苍穹中熄灭了。人们早已忘却了他。但在包天笑的《钏影楼回忆录续篇》中,有过回忆毕倚虹三章。大家读来也觉陌生,“不知何许人也”了。但是随着民国通俗小说被纳入现代文学史扫瞄的视野,史家们总会再为这位“陌生人”大书一笔,会承认他是一、二十年代通俗文学领域中的优秀作家。包天笑在追忆故友时,不仅满蕴深情,且道出他与这位文友之间的笔墨因缘。包天笑写道:几十年来,心中还一直“横梗着一个念头,如果不遇着我,或者他的环境不同,另走了一个康庄大道,也不至于如此身世凄凉。我对于他很觉一直抱歉似的……”原来包天笑就是使毕倚虹度一世文字生涯的引荐人,所以在《人间地狱》的序言中,包天  相似文献   

8.
徐天秀 《东方论坛》2016,(5):116-120
《记丁玲》正文本之外,还有《〈记丁玲女士〉跋》等对文本意义有建构功能的副文本.在《记丁玲》副文本中,有沈从文对创作的主观意图的说明和阐释,即《记丁玲》在文本内容上,关注日常生活的"细事"与传主"人性"的一面;在文体选择上,运用小说笔法与夹杂议论.这种叙事侧重和文体选择,反映出沈从文小说的叙事特点及以作品表现"人性"的文学理念.  相似文献   

9.
移居海外后的严歌苓偏爱用“文革”叙事来塑造中国形象,但作家在“文革”叙事中并不做道德审判,而是惯以一种冷静的基调挖掘出动乱年代中的扭曲人性.在严歌苓“文革”题材作品中,最具开拓性意义的当属小说《白蛇》.在这部小说中,严歌苓不仅对特殊时代的人性进行了考察,还不带偏见地对同性情爱给予了某种认同和理解,创作出了一部纯净的反映“文革”同性之情的小说,并以此对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以及国民劣根性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宗璞的《我是谁?》是当代反思文学的代表作,由于小说对于“人”的呼唤和现代派创作手法的运用,曾获得文坛肯定.重新细读《我是谁?》,发现这部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并不拥有真正的“反思”价值,小说在叙事话语、悲剧性渲染和文学启蒙等方面都存在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