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红艳 《学术界》2008,(3):233-237
我国<合同法>第116条规定,当违约金与定金在合同中并存时应择一适用.但许多学者认为在当事人有特殊约定的情况下二者可以合并适用.经研究认为,应将定金限缩为违约定金,并区分不同性质的违约金与违约定金的并存适用,在惩罚性违约金与违约定金并存时,应择一适用;在补偿性违约金与违约定金并存时,则可合并适用.意使违约金制度与违约定金制度既符合保护正常交易秩序的本意,也符合法律对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利息是经济学与法学共同关注的研究对象,虽然两者研究视角与进路不同.经济学上的利息研究成果为法学的利息界定及利率规范提供理论支持:一方面,经济学从应然的角度论证利息的合理性,从实用价值、劳动价值、经济效用等方面对其来源加以证成,这为民法学从实然角度论证利息法律关系属性及其衍生的借贷法律关系提供了经济学据理,为法学债权人出借资金的私法保护提供了经济法学依据;另一方面,利息经济学关于利率的宏观调控理论为公法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经济学支撑.  相似文献   

3.
植根于"经验的合意"的传统观点并不能对可预见性规则的正当性做出充分合理的说明.民法典语境中,合同制度的意义在于当事人之间以某种制度性、规律性的认识为前提做出自我约束,从而形成当事人之间的"规范合意".以此为基础,应将预见的对象界定为"情形"而非"损害";预见的时点为"违约时"而非"缔约时";预见的主体为"当事人"而非"债务人";并否定"故意违约例外"的必要性.此外,以"因果关系"来统一限制损害赔偿范围的规范模式系以损害赔偿的"一元论"为前提;而我国民法典不设债法总则的做法表明了损害赔偿"二元论"的立场.  相似文献   

4.
《非合同之债法律适用条例》实现了欧盟非合同之债法律选择规则的统一,是欧盟国际私法"共同体化"的重要进展。《条例》在法律选择的一般规则中采取结果发生地、意思自治、共同属人法与例外条款相结合的做法,同时规定了具体关系的冲突规范以及法律选择中的其他问题。《条例》为我国非合同之债法律选择立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合同解除权的性质属于形成权,合同解除时首先应该允许当事人行使私力救济权,但在一定条件下合同解除权具有形成权和请求权的混合性质。审查合同解除的法定条件应当将合同目的与违约后果有机结合,防止当事人在对方存在轻微违约行为时滥用合同解除权。某些特殊情形下,应当允许违约方解除合同,但要注意保护守约方,平衡双方的利益。合同解除后,违约金条款作为"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应继续有效。在当前形势下审理合同解除纠纷,应慎重适用情势变更原则。  相似文献   

6.
祖远 《家庭科技》2012,(9):45-46
如果你刷卡1000.1元,但只还了1000元,对不起,银行还是会按照1 000.1元罚息。你还别不服气,信用卡就是这么"坑爹"。在刷信用卡的时候你是不是感觉很爽,总觉得好像不是花自个儿的钱似的。其实,很多信用卡的使用规则看起来很贴心,可一旦你不小心,它就会"吃掉"原本属于你的钱。谨记"零头未还,全额罚息"信用卡达人们基本都有"零头未还,全额罚息"的教训。李琳是"资深刷卡族",早在2005年,她就有了  相似文献   

7.
根本违约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本违约是从英国普通法上发展出来的一种制度,其影响力之大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欧洲合同法原则中均有体现。其构成要件总体上存有条款主义与结果主义,我国立法上应采取结果主义的判断标准,同时在具体的判断上可参照所违反义务的类型标准。在迟延履行、履行不能、不完全履行、先期违约类型场合,根本违约都有特定构成标准。根本违约一旦构成,产生的法律效果有二:一是债权人可以解除债权;二是对合同解除权的限制。我国新颁布的合同法采纳了根本违约制度,一方面作为一种法定解除权发生的事由,另一方面实际上又对解除权的行使予以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不真正连带债务这一概念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对其进行类型化研究的必要性.以发生原因为标准,不真正连带债务可分为数个侵权之债竞合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数个合同之债竞争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合同之债与侵权之债竞合产生的不真正连带债务等类型.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4,(10):192-197
对赌协议是一种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中重要的估值调整方式和投资风险控制工具,其法律实质为新、老股东基于对公司业绩的事先约定而于业绩实现(或未实现)后对合同价款进行变更的法律安排。"海富投资案"是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典型案例,最高院的判决反映出:由于不同类型的股权及不同性质的融资主体的法律规定有所不同,影响到对赌协议的效力,当下以对赌标的为分类标准的研究不能精准反应对赌协议的法律效力,有必要从内容的角度对名为联营实为借贷型、股权回购型、股权转让型三类协议进行细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震灾受损住房处置法律难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震灾引起房屋倒塌,房屋虽倒地权仍在;未办过户的,由产权证上的所有权人承担风险损失,购房合同继续履行;按揭抵押贷款购房,以不可抗力致抵押物灭失免除或变更余债;拆迁补偿和政府救助未过户的危塌房屋,以合法、合理并公平保障居住人生活为前提;长租房塌重修,应保护承租人的优先承租权;对实证未迭约定或法定抗震标准的,追究违约或侵权责任;财产无人继承的,可扩大继承范围;以倒塌房屋作为遗赠扶养协议标的,协议可继续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