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岷江是成都平原的母亲河。当都江堰的调控力与岷江水势相平衡时,是兴利的最佳时刻;当岷江自然伟力超过都江堰的调控力时,岷江洪水就会给成都平原带来洪涝灾害,并损毁都江堰水利工程设施,有的洪灾甚至又进一步引起成都平原的旱灾。二千余年来,这类灾害常有发生,并有日益严重的趋势。本文试对成都平原上的旱涝灾害作一历史考察,以资当今对这一问题作正确的环保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改善成都平原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2.
岷江文化是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源头,保护、传承和研究岷江文化,对于推动岷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岷江文化,是基于岷江流域(包括大渡河、青衣江以及沱江上游)与成都平原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位置优势,形成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依据内在逻辑演进路径,岷江文化大抵可以分为七个历史时期,分别是:孕育期、初步形成期、融入中华文化一体化进程期、鼎盛期、曲折发展期、新旧杂陈剧烈变化期、复兴和繁荣期。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岷江西岸史前古城的发掘,对认识《山海经》及其他先秦古籍提供了新的材料,和不少文献一起印证了夏代以前禹、稷族人在岷江西岸活动的原始记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民族大迁徙和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中,发祥于岷江西岸的禹、稷族人因加入黄帝联盟以及与共工争夺成都平原岷江西岸的资源而发生的战争中被迫迁徙,但他们的文化和风俗至今仍在该地域有丰富的遗存。  相似文献   

4.
"5·12"汶川大地震,都江堰市"在劫难逃",万幸的是千年都江堰依然屹立在奔腾的岷江之上。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唯一留存年代最久的古代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它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  相似文献   

5.
明代淮河的水患及治理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淮河的水患及治理得失梅兴柱有明一代,淮河流域水患频繁,为害严重。虽然明政府曾大力加以整治,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彻底根治,致使水患长期延续下来,给淮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本文拟对明代淮河水患的发生、发展及治理陈述管见。淮河...  相似文献   

6.
2012年6月29日,"第一届蜀学与地方文化论坛"在成都召开。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与会学者围绕家族文化与蜀学研究、地域文化与蜀学研究、现代蜀学的振兴之路、江源文明与成都平原的文化复兴、岷江流域非中心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及成都"北改"的文化选择等六个议题进行了研讨,分析了蜀学与地方文化研究已取得的成绩,探讨了蜀学与地方文化研究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7.
都江堰的历史与“治水经” 两千二百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四川西部岷江上游,创建了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并在洽理水患、筑堤修堰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套相当完整而科学的经验,代代相传,成为我国水利建设的有益借鉴和成功范例。 岷江发源宁四川省松潘县岷山南麓的弓杠岭,经茂县、汶川至灌县进入川西平原成  相似文献   

8.
[摘要]远古时期成都平原的地理形态与气候的变迁对成都平原远古文明的兴起、发展与消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早期成都平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历史遗存的考证与分析,对研究这一地区的远古宗教文化与社会生产活动提供了真实的实物资料。这对长期以来缺乏文字研究资料的古蜀地区历史研究有着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水患与城镇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清时期 ,江汉平原上的城镇伴随着农业的发展 ,凭借交通优势迅速地发展起来 ,它们在促进商业发展 ,沟通内外联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这一时期严重的水患又深刻地制约着这些城镇的繁荣。它破坏了城镇的建设 ,削弱了城镇功能的发挥。治理水患成为当时和后世人们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林则徐治水     
介绍林则徐的生平与经历以及他对江河水利的治理方策,从而为后世治理水患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明清两代,黄河水患频繁,不断冲及张秋。政府致力于漕运的畅通,治河的目的是保卫运河。明代借黄济运的措施,给漕河带来严重的后患。清咸丰年间黄河改道后,政府治理水患渐不及时。张秋水患为明清两代治理黄河水患的典型,通过对张秋水患及其治理情况来分析两代治理河患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先秦时期,人口聚居之地常受水患侵扰。先民通过选择离水近便且较高的居住地、修造城墙与城壕、修建排水系统等措施,有效地防范水患的威胁,这为后世城市防范水患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滨处淮河岸边的寿州城时常遭遇水患。“水决城”“雨水坏城”“大水薄城”“水灌城”是寿州城市水患的主要表现形式。频繁的水患使寿州城墙等物态承载体时遭损毁,人畜受到威胁,民众心理亦遭受巨大冲击,寿州城社会经济发展因之陷入困境。为应对城市水患,寿州官员秉持“以民为本”的理念,在灾前通过预修城墙和加强巡察进行预防,临灾时积极组织抢险御水、保护民众,并于灾后施行一系列蠲赈重建措施,有效减轻了洪水对寿州城的负面影响。寿州城的防洪经历,是淮河流域城市洪灾应对的一个历史缩影,对于今天沿淮城市抵御水患,有效做好灾前准备、灾时抢险救灾、灾后有序重建等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益阳地区自古就是水灾多发之地,民国时期水患更加频繁严重,呈现季节性、连续性、频率高、范围广的特征。连年的水灾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严重破坏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社会秩序混乱,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对民国时期益阳地区的水灾研究,可以为当代治理洞庭湖区的水患、减灾防灾提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拜水都江堰     
蜀地 《社区》2013,(20):36-36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都江堰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必须实施创新战略 ,成都平原经济圈有条件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高地。建设成都平原创新试验特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选择。从而探索一条内陆城市和地区依靠制度创新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17.
古代成都的水利工程建设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以来 ,成都平原持续不断的水利建设和“二江环抱”的生态环境的形成 ,是成都城市永不衰竭的奥秘所在。生态城市的形成 ,为成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 ,使她成为世界上生命力最长的城市。发扬光大这份历史遗产 ,是成都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都江堰感怀     
最近,有幸来到被誉为“川西第一奇功”“华夏文明瑰宝”的都江堰。这里位于岷江干流出山口与成都平原的交接处,海拔730米,比成都市中心高200多米,是控制成都平原的制高点。冲出山口的江水居高临下,狂放不羁,经常形成洪涝灾害,弄得民不聊生。公元前256年,蜀人李冰被秦昭襄王任命为蜀郡太守。他想的不是做官而是在苦难中挣扎的老百姓,决心要为他们除害兴利。他集中人民的智慧,历时20多年,把多灾多难的川西平原,变成沃野千里,水旱从人,物富民丰的“天府之国”,创造了令全世界都惊叹的奇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河神信仰由来已久,不但在民间极为盛行,亦为中国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明清时期,开封地区频发的黄河水患给沿岸民众带来深重灾难,同时也使当地河工不断。黄河水患的严重危害以及频繁的河工使得开封地区河神信仰极为盛行。在官方和民间崇祀的众多河神中,以金龙四大王信仰最为盛行。河神信仰的盛行对开封地区黄河水患的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祭拜河神成为官方治理黄河水患的重要手段,修建河神庙宇则成为河工告竣后酬神报功的重要举措。河神信仰在民间有着极为广泛的社会基础,修建河神庙宇成为官民情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20.
岷江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发展演变,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特征:一是岷江文化具有双源性,并以岷山为核心,以岷江为中轴,缔造了中华早期文明之一的古蜀文明;二是以水为轴心,书写了中国农业文明早期的辉煌;三是开放包容,多元融合,不断与时俱进,形塑了新的文化样态;四是以创新创造为旨归,创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府盛景;五是以道仙文化与文宗文化为引领,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灵异俊美。岷江文化除了以上所列举的特征,还具有原生性、多元性、统一性、可持续性、开放性、区域性、独一性等特质,并在水利文化、生态城镇文化、民族文化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和现实启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