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台用工关系呈现出灵活自由等新特点,但本质上仍具备劳动从属性.对其进行法律界定,一方面应防止隐蔽性雇佣,对于已经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平台用工,认定成立标准劳动关系;另一方面,对于不具有连续性或稳定性的平台用工,应结合其用工特点和实践需求,分解并适用具体的劳动和社会权益保障.平台用工关系新特点难以与现行工伤保险制度兼容,应探索建立专门的职业伤害保障制度.首先,应强制平台企业缴费参保,并按单确定参保人员、缴费基数、缴费费率等;其次,应构建以工作原因为核心的职业伤害认定标准,适当简化申报程序性事项;再次,应以发生事故时所在平台的历史实际收入为标准确定用人单位支付的工伤待遇,同时通过分级定额等方法控制基金支出部分的待遇水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获得便利就业机会,其劳动权益保护问题值得关注,其中网络主播、外卖工作人员、网约车司机等平台工作人员劳动工时过长的问题引人思考。文章通过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方法对平台从业者的权益保障进行论述,建议从明确平台从业者在线工作时间的法律性质、运用比例原则方法合理设置工作时间限度、工时责任纳入劳动工时基准立法等方面,将不具有劳动关系但又有劳动保护必要的平台从业者纳入劳动工时基准保护。  相似文献   

3.
后疫情时代,国家鼓励支持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但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面临诸多问题和困境:一是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二是新业态从业者利用现有法律法规保障自身权益难度较大,三是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机制缺失。可以从加快制定和完善适用于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借助指导性案例明晰新业态从业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认定、逐步构建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的多方机制等方面,化解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护难题,营造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的法治环境,助推新业态新经济模式发展和人民群众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平台经济中存在大量不同于传统劳动者的自我雇佣型从业者,其现实保障需求能否得到回应,直接关系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目标的实现。受我国传统自雇法律规则相对缺失和平台就业自身特点的双重影响,自雇型平台经济从业者面临类别混同和真假难分的辨识困局,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社会保障和组织保护机制供给局限。这些困境与当前劳动交换维持二元划分框架和性质导向的保障机制安排密切相关。结合自雇辨识及权益保障机制的发展来看,自雇型平台经济从业者的权益保障应首先实现向“渐进排列”劳动交换判断框架和需求导向保障机制供给的思路转变,在扩展社会保险和强化工会组织保护机制的基础上进行类型化调整。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以算法管理为核心的平台用工模式,在削弱劳动关系从属性特征的同时,也使平台从业者权益面临风险,亟需规制。【设计/方法】对平台企业的用工管理行为及当前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论证了反垄断制度用于平台从业者权益保障具有充分可能性。然后,通过比较反垄断法与劳动法价值目标的差异,发现前述路径可能会损及从业者社会权利以及平台企业的正当竞争利益。【结论/发现】将反垄断制度用于平台从业者权益保障时应当分别在从业者、平台企业以及国家或社会三个层面保持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围绕这一主题,借助CiteSpace等文献分析工具,聚焦发文量、文献被引频次、期刊影响因子、核心作者群、关键词聚类等指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主题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系统梳理其研究脉络,得出了如下结论和研究展望:近十年来,国内外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研究逐步深入,但文献总量较少,核心作者群相对分散,业内学术影响力不高,未来研究方向将集中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新型雇佣关系认定和劳动权益保障两个方面,并致力于在工会职能创新、立法创新、社会保险政策实践创新3个方面作出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7.
新媒介技术环境下,新闻从业者职业身份认同面临着种种问题与挑战。社交媒体出现后,公共与私人的界限被打破,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身份与个人身份界限模糊,他们被迫重新思考用何种方式在社交媒体上表现自己的身份,如何以专业或个人的方式展现自己。与此同时,媒体组织的管理更为专业化,新闻从业者被视为特殊的“雇员”,处于从属的、有组织的“组织员工”与“专业人员”的双重身份中,他们需要在媒体组织的结构性约束中工作,时常面对组织惯例与职业原则之间的冲突。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新闻生产模式,新闻从业者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职业身份。面对这些问题,新闻从业者需要继续维持新闻专业理念,强化专业意识,同时积极寻求群体心理认同,强化情感归属,利用新技术提升其工作的专业性等,以此来重塑职业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8.
雇主向雇员提供免费的或低收费的住房是职业福利的体现.当前农民工的住房主要由雇主来提供.雇主提供的住房也存在着人均面积达不到城镇平均标准、配套设施不健全、“家居化”缺失以及宿舍劳动体制对农民工带来的全方位“规训”等问题,这些因素制约着农民工的住房福祉水平的提升.职业福利无法代替政府的社会福利行为.因此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既需要用人单位以职业福利的方式予以保障,更需要政府对农民工的住房福利给予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现在,大学生兼职现象越来越普遍,由此衍生出的许多法律问题也日益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通过对洋快餐企业被曝违法用工事件的分析,要认定兼职大学生的劳动者性质,保障相关权益,就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把大学生兼职行为纳入《劳动法》保护范围;加强对大学生兼职的管理和相应的指导;加大政府监管职能,严格规定用人单位责任;发挥工会及社会的力量和作用,为大学生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11.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出区别于传统用工模式的新就业形态。新就业形态不仅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带来工作性质和劳动关系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劳动方式的深刻变革。新就业形态的快速成长进一步加剧了劳动者劳动权益保护与现行劳动保障制度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山东省为促进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予以扶持,但是依然在劳动关系识别与界定、数字政府建设、社会保障政策完善以及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需要以劳动关系和劳动保障制度的改革为基础,依托数字政府的宏观调控与规范监管,建立市场、社会和平台组织等新就业形态的利益相关治理方相互作用的联动机制,打造健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12.
日本独特的长期雇佣模式、年功序列制度、劳动力供需调节机制等对稳定劳资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现代型劳动关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保护劳动者的职业稳定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日本对劳动者职业稳定权保护采取的措施,可以为我国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生育自由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对家庭的美满和谐和人类的繁衍生息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先于宪法而存在.生育自由包括人是否生育的决定权及如何生育或不生育的选择权:宪法在保障公民生育与自己有血缘联系的后代的同时,应将一定务件下借用他人生殖功能进行人工生殖的协商权利纳入生育自由保障范围.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一直是国际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问题,而弱势群体教育公平的保障更是成为了研究热点。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教育工作者对此也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坚持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教育的重要政策和发展目标。然而,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是一个较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研究美国、日本、韩国等保障弱势群体教育公平的措施,给我们提供许多借鉴。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历史遗留的包袱沉重、外部竞争环境不完善、企业家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这不是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能解决的。对待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主要由政府通过调整财政、金融、劳动工资政策予以解决。对待外部环境的问题,主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取消对国有经济的歧视政策予以解决.改革的最大难点在于,怎样才能使经营者体现出资者的意志,以出资者的利益为其行为准则,努力实现资产增值.困难还在于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职业与创业都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实践活动。职业与创业既有区别又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和创业的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符合个人特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进人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势在必行。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农民面临养老风险的不同,建立以年龄为主要缴费依据的养老保险方案是比较现实的选择。但是,与此同时,也应适当考虑年龄影响下农民职业分化造成的养老承担能力以及养老观念和需求的多样化。只有在综合以上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建立起兼具公平与效率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侦查监督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侦查监督的运行状况却存在不平衡、不及时及监督不力的问题.导致侦查监督制度困境的原因主要是侦查监督与公诉的关系、侦查监督与侦查的关系定位不适当,从而影响了侦查监督的动力与能力.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四项改革规定”对改善侦查监督有促进作用,但由于受现行制度框架的限制,仍然存在不足,未来的制度改革应该继续从理顺侦查监督与公诉、侦查的关系人手,着力于提升监督的动力与能力.  相似文献   

19.
领导多重角色对领导效能和职业满意度具有影响,角色模糊和情绪劳动在其中也具有中介效应,但是它们的运作机理机制尚需深入探索。以385位领导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和MPLU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领导多重角色对领导效能和职业满意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角色模糊在领导多重角色与领导效能之间以及在领导多重角色与职业满意度之间均起中介作用;情绪劳动在领导多重角色和领导效能之间起中介作用。在管理实务中,身兼多重角色的领导者不仅可以通过厘清角色边界、降低角色模糊来提高领导效能和职业满意度,还可以通过加强情绪劳动来提高领导效能。  相似文献   

20.
建立保护地可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资源的利用和文化的传承。但建立保护地却对当地居民的既得利益构成了侵害。传统的“殖民地保护”模式则是这种侵害的根源。随着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对保护地居民权利的确认,世界各国对保护地居民的权利开始承认、尊重和保护。尤其是2003年世界公园大会通过的《德班协定》所倡导的保护地“新的管理模式”,更是将保护地居民权利的实现推进了一大步。而世界保护地居民权利保障的发展,也为中国保护地建设的完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