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媒介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新媒介素养语境下的大学生媒介教育应遵循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认知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受动教育与主动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新媒介素养语境下,大学生媒介教育应加强案例教学,还应加强媒介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艺术家应以崭新的姿态去面对媒介革命的未来:首先,艺术的概念要变,艺术家的队伍要扩大,艺术不应被少数精英所垄断,艺术应该普及于大众;其次,可考虑在主题轻松而不过于严肃的同时,多一些娱乐性,通过多方想象,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最后,艺术家应该全面调整他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3.
受众媒介素养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等新媒介技术的崛起,传统媒介环境正发生越来越深刻的变化,媒介融合的加速和媒介市场的日益复杂,都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挑战.本人拟从新媒介技术下的传播特征入手,分析新媒介技术对受众媒介素养的的挑战,并对如何提升受众媒介素养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4.
新媒介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以往的传播模式,自媒体化和泛娱乐化使严肃的公众话语逐步消解。在此新媒介语境下,正确认识和使用媒介已成为现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本文在解读新媒介语境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大学生媒介素养可从推行学校媒介教育、培养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及利用校园媒体强化大学生媒介实践能力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5.
从媒介形态变化看媒介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 ,人类经历了三次大的媒介形态变革 :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以及现在尚未完全定型的数字媒介 ,口头传播—书面语言—电磁波语言—数字语言 ,是这几场革命的主要催化剂 ,正是它们带来了人类传播史上的三次媒介形态大变化。印刷媒介扩大了信息接收的时空范围 ;电子媒介以可视可感的形式传播信息 ,强化了人们对图形信息的接受能力 ;数字媒介几乎改写了传播的全部面目 ,网络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之一 ,对社会经济、文化都可能发生深远的影响。当前 ,我们正处于这种媒介并存的混合媒介时代 ,媒介文化也因此带上了“混合媒介文化”的特征 ,而且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相似文献   

6.
历来新媒介的发现、改进、发展都使得色彩的表达有了不断拓展的空间.文章列举了不同时期媒介发展与画面色彩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各油画大师的色彩原创性和材料媒介相关性的方式,以期更深刻地领会格林伯格的"艺术即媒介"说.  相似文献   

7.
当代艺术现象已然成为最复杂的媒介现象之一,但今天的媒介在经历了实体化的历史后却开启了虚拟化的道路,媒介技术早已走出分子和原子的羁绊而进入到比特时代,它是各种虚拟技术的流行和实践,在这种新媒介架构中,美与艺术元素的生成带来独特的现代经验,这几乎成为当代艺术思考的必然前提.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工具和手段,大众媒介主要通过舆论引导、宣传教育、强化社会规范、构建社会现实等实现其社会控制功能。然而,在新媒介生态下,经营和权利介入媒介制作,新媒体的崛起和繁荣,传统大众媒介耐以控制社会的"拟态环境"在新媒介生态下变得透明,大众媒介的社会功能弱化。因而,大众媒介只有实现独立,与新媒体联合运作,加强培养公众的自律和理性,才能更好的在新媒介生态下发挥其社会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关系到整个中国的均衡发展与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高速发展中出现了民族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目前国家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问题上重点关注信息基础设施和接收设备等"硬件"的改善,而忽略了媒介尤其是新媒介使用知识和技能等"软件"的普及,即提升民众的媒介素养.当下应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实施民族地区民众的媒介素养教育,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媒介技术与媒介制度的关系上,技术决定论与制度决定论都失之片面。由于媒介技术的演化,媒介政策会随之调整。媒介技术的发展使新的媒介形态演化出来,加剧了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竞争,成为媒介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之一。新媒介的出现使传播渠道、传播主体、传播功能与传播效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的生产、传播和过滤成本发生改变,也能够影响到媒介的制度安排。由于媒介技术的进步,国际和国内这两种制度体系的比较与交流变得更为明希和迅速,其溢出效应同样会影响到媒介制度变迁。从长远来看,人们有理由对媒介新技术与社会民主之间的关系保持  相似文献   

11.
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媒介革命,直接影响着文学产生链的建构。柏拉图提出的诗歌生产链的问题是文学生产链理论的先声。马克思关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双向互动的理论为文学生产链的建构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文学生产链建构的过程中,存在着社会主义文学的核心价值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独创性、民族性、时代性与平庸性、时尚化、全球化的关系,物质化、图像化与文学纸质存在方式的关系,技术理性与艺术地掌握世界的关系等四个问题。《哈里.波特》成功打造文学生产链的实践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虚拟:人类中介系统的革命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虚拟是数字化表达方式和构成方式的总称 ,它构成了人类新的中介革命 ,形成了虚拟现实和虚拟世界 ,并将导发人类思维和行为框架的转换。虚拟形成了“真的假”与“假的真” ,否定了真与假的传统的二分法 ;虚拟使间断性转化为新的连续性 ,否定了间断性与连续性的简单对立 ;虚拟形成了新的整体性 ,即形成了个体与所有个体直接相关的整体性 ,否定了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整体性和个体性 ;虚拟是人类新的生存平台 ,将成为人类的新的元起点。  相似文献   

13.
手机将成为第五种大众化媒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手机所具备的媒体条件入手,分析了手机的优势与弱点,指出手机在传播手段上时空兼备,传播时效上迅速简捷,信息储存方面持久随意,与受众可以交流互动的特点。通过手机媒体与其他四种大众传媒的对比分析,提出在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的趋势下,手机具备成为大众化信息媒介平台的条件。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全球3G手机的逐渐普及,手机不仅是人们的通信工具,而且正在通过其增值功能形成一种新兴产业门类,并与其他主流媒体一起承担起大众传媒的责任,手机将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种大众传媒。  相似文献   

14.
媒介产品是媒介用以征服市场的武器。媒介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只有符合受众的需要才能赢得市场。从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出发,阐述媒介产品的属性、使用价值与价值,并进行媒介产品的定位分析和开发分析,其目的在于明确媒介产品的特殊性,使媒介组织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媒介生态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媒体无序竞争的加剧,媒介生态日益恶化,对媒介生态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虽然国外对媒介生态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国内的研究却是近来的事。就媒介生态研究在我国兴起以来的发展情况,从媒介生态的界定、国内的研究方法和视角、研究内容、空白点等几个方面加以考察,以方便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媒介需要自由,自由是新闻客观的基础.但绝对的自由导致对权利的滥用,对民众利益的漠视.因此,媒介的行为应受一定的规范,即媒介应受到一定的控制.媒介自由与媒介控制会对传播的效果产生影响.本文试着从媒介自由、媒介控制及传播效果的关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道教传播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现代传播学的重要领域之一。文章运用现代传播学的理论,从道教的文化内涵出发,探讨了道教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两种传播媒介的特点、作用、局限性及其发展规律,并着重分析了其在历史当中的具体范例。   相似文献   

18.
管理中的沟通媒介与沟通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修德 《东方论坛》2007,(1):119-126
提高组织的沟通效率不仅与降低沟通成本有关,还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沟通欲望,提高整个组织的协作水平,改善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提高竞争力.根据不同需要,正确选择沟通媒介,可以提高沟通效率.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的方法,通过对不同媒介的比较研究,分析不同沟通媒介的特点及其沟通效率,以便于对不同媒介相互比较,为正确选择沟通媒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众传播媒介正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改变着他们的人格塑造与道德实践,要充分发挥传媒的思想教育功能,必须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消费特点和个性心理来进行正确引导。大学生媒介接触从分类、频率、目的、信任度等方面反映出独有的群体特征,呈现出新潮化、娱乐化、崇拜化的特质,为此,要从媒介传播环境、媒介素养教育、媒介引导艺术等方面不断提高媒介传播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媒介文化因其商品性对消费形态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它可以利用其视、听等感官刺激直接作用于消费形态;也可以通过执行意识形态功能,间接影响消费形态,而其中一个主要的影响就是对消费主义滋生和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应从其背后生发作用的媒介文化的本性即商品性入手,而媒介文化的发达与普及是近代社会以后发生的事情,与所谓的现代性息息相关,因此以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为理论依据对媒介文化展开批判,可以有助于消解消费主义的神话,构建积极向上的媒介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