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     
<正>经济房地产业绑架中国经济中国房价为何屡抑不下?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土地出让金成为很多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房地产业与地方政府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民间因而出现房地产业已经绑架地方政府、绑架中国经济、绑架社会的议论。另一方面,尽管中央政府以及各部委几次表态要遏制房价涨势,一些民众仍是半信半疑。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很坚硬,但是坚硬不表示没有破裂的危险。当房地产行业催生一系列超出中央控制的  相似文献   

2.
自2013年8月1日起,审计署全面摸底地方债,意图当然是为控制地方债规模并为规范与清理地方债做准备。但是,有些地方政府不做计划还钱,甚至继续举债,难道打定了主意要中央政府兜底?毕竟,中国的地方政府是无法破产的。不过,地方想绑架中央,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目前地方政府还是有清偿能力的,第一道防线是土地资源,第二道防线是地方国资股权。只有当地方政府没有任何值钱  相似文献   

3.
由于近年来投资结构的失衡,已给中国带来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主要体现在房地产投资绑架地方财政、政府主导投资导致国进民退、投资不平衡导致区域经济差距大、粗放型投资导致污染严重等四个方面. 地方经济被房地产绑架 在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发布会上,东道主合肥官员明确说合肥不依靠土地财政.  相似文献   

4.
<正> 房地产业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产业之一,在由此形成的房地产市场中最为活跃的是土地市场。50年代初,中国建立了和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土地使用模式:土地资源集中控制在政府手中,任何用地都必须经过行  相似文献   

5.
正房地产业基于价值链来服务客户,以房地产企业为核心形成集政府、银行、材料与建筑商完全统一的利益集团。互联网思维与地产业的结合值得期待,但这条路还很长。在这条路上,房地产业政策性的障碍、地方政府土地利用规划障碍、融资性障碍等问题,需要时间去厘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并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分四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简要的介绍了一些学者对土地财政涵义的界定。第二部分阐述土地财政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现行财政体制、土地制度、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和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方式导致土地财政的产生。第三部分从土地财政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分析土地财政的现状,并提出收入和支出方面存在的问题,收入方面有如土地出让金比重过高、土地出让过程损害农民的利益等的问题,支出方面有支农支出过少、保障房建设过少等问题。最后根据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例如深化分税制改革、开征物业税、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加快保障房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土地财政土地财政包含两部分。一是与土地有关的税收,如耕地占用税、房地产和建筑业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等。目前地方政府重点征收的是房地产税和建筑税,高的已占地方税收收入的百分之三四十。二是与土地有关的政府的非税收入,如土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工业化、城市化对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机制,利用1999~2009年全国24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收入的依赖度在逐年加深,但区域差异明显;工业化对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而城市化对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则是直接的。尽管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对加深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产生正向效应,但城市化对土地财政依赖的推动作用要强于工业化。  相似文献   

9.
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体财政收入的比重大大降低,但地方政府的事务并不因财政收入的降低而减少,相反有增长的趋势。地方政府为筹措财源不得不采取"土地财政"的策略。"土地财政"带来的负效应的蔓延呼唤"土地财政"制度的改革。规范化的财政分权体制,尤其是赋予地方财政自主权,是"土地财政"制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0.
要闻速览     
中国将对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土地问责从今年2月开始,中国将通过卫星遥感图片执法检查,就耕地保护等土地管理问题对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近  相似文献   

11.
黄程辉 《经营管理者》2013,(31):272-272
土地征收主要是指将国家最初分配给农民集体所使用的土地转化为国家公共用地,并根据对土地价值的估算给予被征收土地的农民一定补偿费的政府行为。土地征收具有强制性、法定性、公益性等特点。土地征收不仅能够为政府财政募集相关的资金,同样能够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土地征收拓展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一些地方政府在征收土地时并没有切实从被征收农民的角度去考虑,损害了广大民众的利益。本文主要首先分析了地方政府在土地征收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而讨论了其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方政府在转型期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土地征收是推动城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带动力量,土地征收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再分配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失地农民之间展开了博弈。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土地 财政土地财政包含两部分。一是与土地有关的税收,如耕地占用税、房地产和建筑业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等。目前地方政府重点征收的是房地产税和建筑税,高的已占地方税收收入的百分之三四十。二是与土地有关的政府的非税收入,  相似文献   

14.
黄长义  孙楠 《管理世界》2013,(12):174-175
土地征收领域腐败高发源于地方政府在征地领域存在角色冲突、腐败收益畸高以及土地征收中的公共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和制衡。应从积极化解政府角色冲突、压缩土地征收中的政府收益空间、规范土地征收监管秩序和构建均衡的权力体系等方面对土地征收领域的腐败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土地资源管理是指政府依据国家有关城市土地资源的法律法规,对城市土地资源占有、分配、使用的规划、组织、控制和监督等活动。城市土地资源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因此在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使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进而扩大城市经济总量,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增强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思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我国目前城市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的现状出发,重点探讨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土地出让金收入规模大、增长快,地方政府收入对土地出让金收入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收支不合理。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政府土地出让金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财税体制两个方面分析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决策》2006,(7):4-4
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把土地出让金全部划归地方政府。但是,土地出让金始终不是财政预算内收入,有的县市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到了其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有“第二财政”之称。同时,地方政府既不向人大报告,也不受监督,这就给地方政府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间,如何将资金分配和安排,至今混沌不清。  相似文献   

18.
问题     
《领导文萃》2012,(21):134-135
财政吃紧地方重走卖地路财政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430亿元,同比减少4342亿元,下降27.5%。这种情况下,多个地方政府开始在老路徘徊,在土地市场上动作频频。对于地方政府最近的推地冲动,业内人士分析,楼市调控导致土地收入减少,地方财政进而吃紧是地方加速推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马跃成 《决策》2010,(9):96-96
地方政府在地产圈声名狼藉是因为地方的土地财政政策,让地方政府成了房价上涨和地价上涨的最有力的推手。而由于土地问题被查处的腐败官员基本上都是窝案、串案,腐败资金又是触目惊心,就像最近曝光的中山市原市长李启红、抚顺市的一个局长罗亚平,两个官职不大的疯狂女人.让人们目瞪口呆。  相似文献   

20.
    
《领导文萃》2008,(17):7-8
地方政府成为土地违法主要推手;神化高考状元不可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