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这段话屡屡为学者所称引,就因为它用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言,揭橥了这样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精神--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2.
汰侈之风:暴发户与败家子(之三) 一 <世说新语>第三十篇题为<汰侈>,汰侈,也可以理解为豪奢,即过分骄纵奢侈之意.这两个字,正好是对魏晋上层贵族骄奢淫逸之风的一种精准概括.这种风气的形成,也是上行下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饮酒之风:存在与虚无(之一) 一 比服药之风更源远流长、更让人喜闻乐见、更能彰显魏晋风度的,当然就是饮酒之风了.这种风气至今仍在神州大地上流行,而且,就酒的品牌之多、产量之富、消费群体之密集而言,今天的饮酒之风可能比古代更甚.但,同是饮酒,今人对酒文化的贡献实在乏善可陈.除了假酒层出不穷以外,我们表现在酒文化上的创造精神的确是每况愈下了,每年照样有不少人死于饮酒过量,但没有一个人说得出刘伶那句"死便掘地以埋"的豪言壮语. 相似文献
4.
艺术之风:“传神阿堵”分外明(之七)
一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5.
汰侈之风:暴发户与败家子(之三)
一
《世说新语》第三十篇题为《汰侈》,汰侈,也可以理解为豪奢,即过分骄纵奢侈之意。这两个字,正好是对魏晋上层贵族骄奢淫逸之风的一种精准概括。这种风气的形成,也是上行下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字中的“风”大有讲究,什么东西一旦成了“风”,真是了不得。孔子曾说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这话用成语来表达,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就是上行下效。“风德”二字从此称为一个可以互称的词。但事实上,两者还是大有区别的。范仲淹写《严子陵先生祠堂记》时。以“先生之德,山高水长”结尾。 相似文献
7.
饮酒之风:存在与虚无(之一)
一 比服药之风更源远流长、更让人喜闻乐见、更能彰显魏晋风度的,当然就是饮酒之风了。这种风气至今仍在神州大地上流行,而且,就酒的品牌之多、产量之富、消费群体之密集而言,今天的饮酒之风可能比古代更甚。但,同是饮酒,今人对酒文化的贡献实在乏善可陈。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朝妇女婚姻散论李聪赵志坚魏晋南朝是一个社会动荡和思想解放的时代,在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妇女的婚姻观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表现出了高度的婚姻自觉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一)追求情爱,率真自然魏晋南朝是精神上极自由、思想上极解放的时代,妇女们大胆地... 相似文献
9.
10.
论魏晋隋唐间的少数民族史学(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发展的第一个高潮。《隋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的有关著录反映了这一高潮的基本面貌。这个时期成书的各朝正史中的民族史专篇,发展了司马迁、班固撰写民族史专篇的优良传统。《华阳国志》和《蛮书》记述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十六国春秋》和《晋书.载记》则记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魏书》和《周书》因其自身的特点而具有少数民族史的性质;《通典.边防典》本质上是一部古代少数民族史。以上这些,反映了这个时期少数民族史撰述的盛况。 相似文献
11.
论魏晋隋唐间的少数民族史学(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发展的第一个高潮.<隋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的有关著录反映了这一高潮的基本面貌.这个时期成书的各朝正史中的民族史专篇,发展了司马迁、班固撰写民族史专篇的优良传统.<华阳国志>和<蛮书>记述了西南少教民族的历史;<十六国春秋>和<晋书·载记>则记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魏书>和<周书>因其自身的特点而具有少数民族史的性质;<通典·边防典>本质上是一部古代少数民族史.以上这些,反映了这个时期少数民族史撰述的盛况. 相似文献
12.
魏晋六朝时期,随着思想文化上儒学独尊的一元化格局的破碎,士大夫们开始了文化精神的选择与重构。在选择与重构过程中,以永嘉之乱为分界,文化精神发生了微妙的嬗变。前此的曹魏西晋仍然步着儒家理想的正路,后此的东晋南朝则步上叛离儒家理想的新途。一魏晋六朝文化精神的嬗变,以永嘉之乱为契机,以文化的相对自由和多元发展趋向为中介,在文化精神的诸层面表露出来。由积极进取到消遁退隐积极的进取意识是儒家理想富于功利性的根本特色。儒家理 相似文献
13.
3.国家是分层次的,不能通通打碎 如果前述的认识是合乎逻辑的和可取的,那么,我们必然要得出下列结论: (1)“阶级国家”是国家本质的层次之一,“公共国家”也是国家的一个本质层次。阶级国家或国家的阶级本质、阶级层次,起源于私有制及阶级产生之后和必将消亡于私有制及阶级消灭之后。阶级层次会和其他层次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会在其他层次上打上自己的烙印,但不能代替其他层次,更不能取消其他层次的本质和规律。而公共国家或国家的公共本质、公共层次,则起源于私有制及阶级产生以前和必将继续存在于私有制及阶级消灭之… 相似文献
14.
要重估一切价值客:(陈明远,人文学者)您是1906年出生的世纪老人,见证了晚清以来整个中国的近现代史。这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历经磨难,您自己的命运也随着时代潮流起伏跌荡。但是回顾一生的苦难,您没有丝毫怨尤,而是 相似文献
15.
死生契阔的生命完满:魏晋审美文化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是重“生”的文化 ,整个文化体系中对于“生”的热衷与长生不老的渴望 ,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到了魏晋时代 ,随着当时人们个性意识的不断强化、审美意识的不断深化 ,以及玄学思辨体系的确立 ,人们对有限的生命形体和无限的生命底蕴进行深入思索。这种思索具象地表现于生命形态的体认 ,便是由延长生命的长度转向了增加生命的密度 ;表现于生命哲学 ,便是由“生”向“死”的转化 ,而从形上的角度看 ,“死”是对生命本质的追问与思考 ,因此正是这种转化 ,促成了魏晋审美文化的最终转型 相似文献
16.
论魏晋风度与琴及音乐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文化中,士人的四艺(琴、棋、书、画)生活,形成了士人爱琴、尊琴的民族特有心态,琴的文化概念不知不觉已深深嵌入士人灵魂深处;而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又形成了琴所象征的悲剧人格。琴与魏晋士人悲剧人格的契合是历史的,是偶然而又必然的双向选择。在一个虚假、残酷、冰冷的世界中,魏晋士人挟琴独行,远离凡俗,守护着独立高尚的人格,追求着生命的“大道”。可以说,魏晋的审美精神是音乐的,更是琴的 相似文献
17.
中华和合文化散论五则王煜一、国仇家恨及私怨的和解老子洞察“和(解除)大怨,必有余怨”;北宋张载《正蒙》比较乐观地预测“仇必和而解”。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最宜阐释老聃这一箴言。意大利两家世仇的消泯,付出了断绝后裔的惨痛代价,然而亲友的余怨恰似白居... 相似文献
18.
三、从物质演化上深入理解否定之否定法则深入研究否定之否定法則的实質,必須見出它对物質运动發展規律所作的全面而深刻的反映。發展是一个过程,否定之否定法則正是说的此过程的整个性質是怎样的,因而具体地体現出物質运动方式的生动內容。否定之否定法則的实質主要是,物質一面运动着演化着,一面又向本然狀态复归着,物質在运动發展中,到底还是物質,既不可能变成非有,也不可能变成什么非物質的东西,这种向本然狀态复归的性質在运动中就表現为向端初的复归。物质在演化中繁变为无限物質構造,实在的物質構造是現象,現象并非就是理想的物质演化的本然狀态,因而現象就表現为物質演化的本然狀态的否定;但因在此实在世界外,不允許再說什么物質演化本然狀态,物質在演化中即体现而为此唯一实在的物質世界,所以现象本身就是物質的体現,现象表现为向物质演化的本然状态的复归。物質世界的这种性質,恰好说明物質运动的向自己复归的性質,同时也恰好說明物質世界本身就是否定之否定法则的全面体现。現突世界一方面就是物質本然狀态的全面体現,另方面又是物質發展的全部丰富內容,这才極確切地說明了物質运动的向自己复归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法律近代化转型时期,国家制定的成文法与民间社会存在的习惯法并存,共同稳定和规范着社会秩序。在此历史时期产生于四川的规范盐业生产经营的契约,遵循盐业生产经营习惯,规范盐业生产经营秩序,并与国家成文法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促进了盐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带来了盐业的繁荣。本文从习惯与习惯法解析入手来探讨近现代时期习惯法与成文法的关系,以盐业契约纠纷的解决之具体案例的分析来进行佐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