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宋骚赋“衣被词人”之功绵延深广,一代“诗圣”杜甫的诗歌创作即对其有多方面之接受。具体表现大体在如下两端:一是杜诗对屈宋辞赋语汇及意旨的借用化用;二是杜诗对屈骚厚重忧愤之文学精神的认同汲融。 相似文献
2.
黄庭坚学习杜甫,既有继承也有创新,继承在于句法,创新在于风格。比较明代复古诗人学习格调的理论与实践,黄的学习是得当的,也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黄震云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5,(2)
论李白对屈原的继承与发展黄震云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和哥白尼、拉布雷等四人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几年以后,李白也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尽管这只是某个国家或地区性的推举,但不可否认其合理的成份,屈原和李白都是具有世界意义、享有国际声誉的诗人。在中国... 相似文献
4.
王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3):41-45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对后世文人影响甚大,中唐时期的柳宗元就是深受其影响的一位。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极力追慕屈原。当然,由于他们所处时代不同,因而不论其审美心理,还是其审美表现,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差异。文章从柳宗元对屈原的理解与敬仰、自我形象与抒情方式等方面来探讨柳宗元对屈原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海章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1,(1)
一毛主席告诉我们:“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那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毫无批制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现在根据这种原则,来探讨唐代的伟大诗人杜甫对文学遗产继承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先秦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以其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忧国忧民、正直高洁的人格精神,对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品格的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唐代大诗人杜甫,对于屈原精神全面加以继承和发扬,在其一生的诗歌创作中都有十分显著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鲁春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10-112
杜甫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以其辉煌的诗歌创作将中国古典诗歌推向最高峰,他的艺术成就既是其才智和辛勤的结晶,但也与他的诗学理论有密切的因果关系.本文从杜甫诗学主张入手,分析其诗学对儒家诗学的继承与发展,进而指出其诗歌理论和创作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杨曦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2):42-44
怎样评价屈原,一直是楚辞学界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之一,朱熹在《楚辞集注》一书中,集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文章结合朱熹的“中庸”思想与其观人之法,深入剖析他从批屈之过,到赞屈之忠的独特思考方式,着力展现朱熹之论与前人之论的异同,既肯定其思想的闪光点,又揭示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刘佳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50-152
《诗经》开创了"诗言志"的文学传统,不仅抒发了先民的情感和抱负,也承担起了记录先民重要史实的重担。"诗圣"杜甫极大地发扬了现实主义的诗歌精神,继承发展了《诗经》的诗学观,用诗歌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本文首先对"诗言志"的发展由来以及《诗经》的表现手法进行了论述,通过论述引出了杜甫对《诗经》诗学观的继承和发扬。这些继承主要体现在"兴"的运用和诗史同构的思维方式,以及致君尧舜的价值观。此外,杜诗发扬了现实主义创作诗风,把言志和抒情结合在一起。最后论述了杜甫对《诗经》诗学精神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仁爱精神,忧国忧民,重道尚意,性僻耽佳句"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张思齐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5(2):1-12
苏轼诗学是杜甫诗学的延伸和发展。杜甫诗学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杜甫创造了自己的诗学理论,又将它积极地付诸实践。从创作上看,杜甫的诗歌涵盖了宽广的门类,而其根本原因是唐代生活的丰富性。唐帝国的世界中心地位为唐代诗人提供了宽广的视域和众多的创作题材。苏轼是生活在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中国诗人。苏轼在继承杜甫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独特的诗学理论,其显著特点是与文章学理论紧密相连。宋代文化高度发达,当时中国享有东方文艺复兴的盛誉。在此大背景之下,苏轼诗歌所涵盖的门类更为宽广,以至于到了诗歌题材寻常化的地步。在西方大诗人中,克里斯蒂娜·罗塞蒂与杜甫和苏轼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在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苏轼诗歌寻常化的动力因,即苏轼宗教观的巨大包容性。 相似文献
11.
蔡觉敏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8-11
庄子和屈原之作有"重复"这个相近的艺术特点,但是,他们的"重复"并不为人所厌恶,这是因为它们"复而不复",但具体表现又是不同的.庄子之作的"复而不复"表现在两方面一、情节相同,文字各异;二、观点相同,论证相异.屈原之文的"复而不复"表现在三方面一、意象与行为相近;二、句子内容相近;三、情节相近. 相似文献
12.
冷成金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5)
屈原的诗学理论是“发愤以抒情”,其实质是一种“审美诗学”;苏轼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了“诗是穷人物”的命题。苏轼的这一思想从“发愤”说、“物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等儒家诗学思想中摆脱出来,从理想的应然状态出发,直接诉诸文学超越性的审美本质,从而完成了诗学史上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屈原他人思想对儒学的继承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109-113
先秦时期中原王道文化和天命惟德观念普遍流行,"他人"思想融合在仁政的推崇与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之中。屈原作为楚国王族的后裔与政治家,其"他人"思想虽然以儒家民本思想为旨归,"哀民生"而行"美政",但先楚文化中强烈的自我意识,使屈原将主体对他者的的道德责任从儒家以直报怨的相对责任推进到九死未悔的绝对责任。"受命不迁"作为屈原"他人"思想的生成起点,不仅强化了主体的伦理特质及其对他人的道德责任,同时通过"民生禀命、各有所错"也为他者绝对他性的存在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赵辉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
屈原的思想到底属于哪一体系?关于这个问题,笔墨官司打了不少,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这官司打得更加火热,有的说屈原属于儒家,有的说应是法家,有的说应该是道家。人多笔杂,莫衷一是。他们各执一端,都能从屈原的作品中找到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但是,最后却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在战国中期,儒家、道家、法家的学说都还 相似文献
15.
柯七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4):62-64
屈原和李白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史上的两座丰碑。谈及李诗就不得不涉及屈赋。这是因为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是在继承屈原诗歌艺术特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屈赋和李诗,可谓"蓝哺于青,而青胜于蓝。"探讨我国浪漫主义诗史,舍屈原和李白就无从说起。以下几点浅析李白对屈原诗歌艺术特点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侯慧章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3)
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才华横溢的伟大作家,是极富浪漫主义风格的骚体诗的开创者和杰出代表。由于他力主抗秦,后又被谗见疏,因而在今天所能见到的经过秦火焚烧的战国史料及秦代文字中其人其事无传。汉兴,楚人称颂他的义行,赞叹他的文采,于是评价之风畅开并酿成高潮。因汉武帝独尊儒术,思想归于一尊,此风波及文苑,汉人 相似文献
17.
刘信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6)
屈原故居“终古”与“州土”刘信芳吾友吴郁芳先生曾力主屈原故居在江陵一说,余久不以为然。因郦道元《水经注》明言屈原故里在秭归,作为一代地理学宗,郦氏虽未提出有力证据,谅亦不会是信口开河。近读《包山楚简》①,始觉江陵一说经得起有关史料的检验,谨略述如次。... 相似文献
18.
蒋方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5(4):26-29
王逸与班固的屈原评价之争,焦点在于,班固以屈原为“贤臣”,王逸则强调屈原是“忠臣”。班固的读屈原,继续了自贾谊司马迁以来的“士不遏”主题,却变同情的愤怨为明哲的平静,于是带出了认为屈原过于激烈的批评。王逸的读屈原,则由士不遏的命运感伤而弘变为忠君眷国的道德表彰,从而也弱化了屈原的怨君疾世之情。他们转变了自贾谊司马迁以来士人阅读屈原而注重情感的接受维度,将理性的阐释放在了阅读活动的首位。并使士不遇的哀伤与忠君眷国的坚贞成为屈原阅读史上的两大主题。 相似文献
19.
张红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2(2):60-68
杜甫《偶题》一诗是杜甫诗法理论发展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国诗法理论的重要成果。诗中法自儒家有一语包含有深刻的诗学内涵及理论与实践意义,过去多以杜甫出自奉儒之家,祖父审言长于诗来解释,实难成立。作为诗圣的杜甫不仅实践了儒家之道,也对儒家之法有自觉的归依与探索。他将诗法的活水源头溯至先秦儒家,为汉魏六朝以来充分发展却备受诟病的形式传统正名定位,从法上肯定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并在近体声律形式定型之后,创变出新的声律形式,创造出新的文学典范,从而开启了一个新的诗歌时代。 相似文献
20.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1)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历史和现实,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纲四目"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二者均坚持大陆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允许台湾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享有高度自治权。同时,国内国际实践的发展,也对大陆对台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相较于"一纲四目","一国两制"具有更为宽广的实践范围、更为协调的两制并存状态、更为灵活的自治权力实施空间、更为明确的政策底线。新时代,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必须继续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并根据现实需要为其注入新的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