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当年,我到西双版纳去,很大原因是我对北京的“文革”联倦了。1967年,红卫兵已退出“文革”主流,我以最后的热情和朋友编了一本杂志——《准备》。尽管这刊物已从犯乱的政治转到了文学,尽管我在其中的小说《站在最前线》中极力讴歌了第一张“大字报”的诞生(据说《城市采风》一书称此篇关红卫兵文学先河),但还是被中央“文革”的某位大人物定为“反动刊物”,于是我微底厥倦了。于是1968年春节刚刚过,我上路了。坐了三天三夜火车,又坐了四夜五天汽车,西餐版纳到厂。出续前,北京的冬天造未遇大,然而一路南行,春季就被省略了。中…  相似文献   

2.
我很高兴,从妈妈的臂弯挣出;妈妈也很高兴,反复叮泞:"小心点!"攀上危峰,眺望黄河故道;踏遍大漠,寻觅青铜的光泽、图腾的力量。我学会了思考,有了热情与冲动。我要独闯世界:猛回首,却听见妈妈在喊:  相似文献   

3.
几番“贿赂““拉拢“,朋友终于答应给我一次可以接近“大牌“的机会——采访《决战紫禁城》摄制组,可以同时见到赵薇、刘德华、郑伊健和张家辉,还有可爱的“胖子“王晶导演。我高兴极了,准备了笔和本,然后又一直呵呵傻笑着在镜子前  相似文献   

4.
《文艺鉴赏学》研讨会的始作源者,是我。我看了魏馆送给我的《文艺鉴赏学》后,非常高兴,既为朋友的成就而高兴,也为我国文艺学领域诞生了一门新学科而高兴。《文艺鉴赏学》初步建立了中国学派的鉴赏理论体系。我70年代教大学语文时,就想编写一部关于各种体裁文学的特点、写作规则和赏析方法的著作,后因改教别的学科而作罢。80年代以后也就逐渐有了写作学、文体学、文艺美学以及各分支的小说美学、诗歌美学、戏剧美学、影视美学、绘画美学、雕塑美学、建筑美学、装饰美学等具体的学科著作。这些著作都不是从鉴赏的角度立论行文的。写作…  相似文献   

5.
我的妈妈很漂亮。可是,她有个坏毛病,就是老喜欢“吃醋”以前,老师布置关于写人的作文,我总会写爸爸,比如《父母之情》、《“懒”爸爸》……老师给我打个“优”,有时还打个“优+★”,妈妈总是和我一样地高兴,可后来就吃起“醋”来了。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回族古籍工作者在搜集、整理和出版回族古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推动了回族历史文化诸方面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遗憾的是,对珍贵的回族文献《回族馆译语》却长期以来未给予注意。值得高兴的是,不久前在《中国回族研究》第二辑中发表了刘迎胜同志对此有关的论文,邱树森教授主编的《中国回族词典》也有“回回馆译语”、“回回馆杂字”两词条的注释。 早在“文革”期间,我在“五七”农场时,便经常利用返京休息的时间去北京图书馆善本部查阅和抄录《华夷译语》方面的一些材料。  相似文献   

7.
《源流》2007,(9)
结束海南的知青生涯快30个年头了,无论任何时候有人问起我,你一生中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1977年参加文革后的第一次全国统考,被录取回到广州上学。  相似文献   

8.
三友 《老友》2013,(5):66
2005年8月,组织上下发了关于我退休的通知。对此,我早有思想准备,应对这新的转折。然而,无论我心态是多么的平和,精神上仍有所空缺。这时,我收到了单位给我准备的精神食粮——《老友》,这是一份由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主办的杂志。我将其带回家,挑灯夜  相似文献   

9.
叶皓 《金陵瞭望》2009,(30):10-29
南京大屠杀对中日关系十分敏感。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南京大学历史系读书,时值日本右翼否定南京大屠杀,系里高兴祖老师撰文驳斥.出版社准备将他的研究成果《南京大屠杀》出版发行。但不久中日关系峰回路转.5000中日青年互访.此书出版也被叫停。  相似文献   

10.
新年依始,四川美术馆举办了由美术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邱笔秋“香格里拉风情”彩墨画展》。四月将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同一画展。此前,200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在拉萨举办了以《美丽的西藏》为题的邱笑秋个人画展。这是邱笑秋积20多年的探索和创造的丰硕成果。是中国画坛的一大奇葩。由此引发了我读笑秋的强烈冲动。笑秋难读 我五十年代便听说笑秋,不是因为“反右”和“文革”,而是解放军内江康复医院之文艺演出。与他相识,是在七十年代末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完全是因为工作关系。也许是缘份,此后从相识到相知,从工作关系到朋友关系,…  相似文献   

11.
走进直播室     
没想到,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健康之声”广播《夕阳情深》节目组会约我去做嘉宾,并让我准备一个话题,节目时间为50分钟。一个周日的下午,我如约来到广播电台,主持人问我:“准备谈什么话题?”当我回答说“想谈谈‘老有所学’这个话题”时,她非常感兴趣,于是对谈话内容做了进一步的了解。差几分5点时,我同主持人走进直播室,戴上耳脉,坐在装有许多旋钮按键的调音台前。她告诉我如何和她配合后,就开始制作节目。首先,主持人向听众朋友介绍了我是今天这个节目的嘉宾和准备聊的话题,然后点头示意让我来谈。我说,我原是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文革”开…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山西老年》是我的旅友当拿到2010年第一期《山西老年》时,我心里感到特别高兴。因为要和家人出去旅游,一路上有了这一旅友相伴,我肯定不会寂寞了。  相似文献   

13.
徐润香来信     
徐润香 《老友》2012,(10):53
尊敬的彭社长:您好! 6月8日我收到贵社寄来的第6期《老友》杂志,我就猜到了一定是去年11月份投的稿《一封俄文信引起的回忆》发表了。我迫不及待地查看目录,果真如此。我高兴得手捧《老友》紧贴胸前,欣喜  相似文献   

14.
首先让我向《专业户》的全体工作人员致敬!我是一个《专业户》的老读者,他技术性强,农村信息多,很符合我们专业户发展,今年上半年,我在《专业户》杂志上看到养殖革胡子鲶鱼的信息后,通过实地考察,回来后即做了准备工作,并于6月16号进了(19000尾)很小的鱼苗,通过学习饲养管理,2个月不到,钓上来的鲶鱼就有1.7斤,当时我很高兴,3个半月干塘,最大的鲶鱼5.2斤,除去一切开支,使我净收入3万元以上,来看的人很多,有邻近的,有外地的同志,他们纷纷向我取经,目前,我已留足了鱼种,明年大干一场,并让大家也在饲养鲶鱼的致富道路迈进一大步。  相似文献   

15.
《专业户》让我交了个好朋友编辑老师:很高兴的给您写信!自从我认识了《专业户》以后,学刊用刊,受益不小。使我增长了知识,还交了好多朋友!今年春,我利用贵刊信息,引种了高产大豆灵珍、瓜类珍品  相似文献   

16.
到浙江平湖去旅游,友人给我看一本名为《泖水春秋》的书,书是80高龄的老镇长王连瑜写的,书中记载的是当地的经济文化,但我被其中一座文革毁掉的古寺吸引住了。它名叫福源寺。到浙江平湖去旅游,友人给我看一本名为《泖水春秋》的书,书是80高龄的老镇长王连瑜写的,书中记载的是当地的经济文化,但我被其中一座文革毁掉的古寺吸引住了。它名叫福源寺。  相似文献   

17.
在"文革"后期的农村题材小说中,《金光大道》和《千重浪》是两部影响较大的作品。与《金光大道》相比,《千重浪》在直面"文革"现实、彰显"文革"理念、形塑"文革"美学方面似乎更为典型。其间大量存在的生活失真问题尤其是"家史诉苦"是最能彰显"文革文学"的政治化诉求及其内在本质的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8.
剑钧 《中华魂》2013,(6):39-40
儿时,喜欢历史故事,看不懂文言文,父亲就给我买了一套由林汉达先生编撰,少儿版的中国历史故事集,那套丛书还没能出全就“文革”了。但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套书中有《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那精美的封面设计和通俗易懂文字至今还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9.
常跃强 《社区》2009,(35):57-57
近读金圣叹评《水浒传》,因为注意到评语.使我明白了不少道理,对《水浒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实,小时候对这部书就读过。我舅舅就曾送给过我一部两大册的精装120回《水浒》。正值“文革”,这在当时很难得。然而那时候看过就看过了,不过是看热闹.  相似文献   

20.
创化衍变、历久弥新的知青文学创作●黄曼君我爱读当代、尤其是新时期文学作品。其中,知青题材是我很感兴趣的一种。记得在“文革”中读过小说《征途》、长诗《金训华之歌》,激动过,也留下了遗憾。80年代中期,以反思心理读《今夜有暴风雪》,流着泪读《桑树坪纪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