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3,(31):20-20
挖山不止不如搬家进城成都龙泉驿区科学避灾的牛态移民之路 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成立杨卫泽季建业杨省世朱晓明谢正义朱民阳姚晓东曲福田潘朝晖魏尧江山张祥安韩军等8市领导出席  相似文献   

2.
强化都市圈各城市空间经济联系是破解南京都市圈发展瓶颈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改进后的引力模型,测算南京都市圈城市经济联系程度,并从地缘经济关系视角,分别以圈中7个城市为中心,采用欧氏距离法分析各城市的竞合关系,探讨南京都市圈各城市的相互作用类型。综合分析表明:南京都市圈以南京为核心,经济联系强度向外逐渐递减;南京的中心性作用明显;两省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总体较弱;圈内各城市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竞合关系,城市间产业结构趋同、分工不足、竞争有余,影响着都市圈区域整体实力的提升。最后从创新区域发展管理模式、要素整合和产业联动等方面给出促进南京都市圈各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区域一体化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淮成 《决策》2001,(5):9-10
一般谈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多是从行政区域出发,或者是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发展出发,很少涉及以城市为中心经济区域发展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市场优化配置主要是以经济区域而不是行政区域来进行的,市场经济越是发展便越是如此.江苏省都市圈建设对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重视和发挥城市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搞好城市都市圈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地图的左下方可以看到,成都和重庆两个城市都处在四川盆地,两市之间由北向南平行流淌着四条长江的支流,分别是沱江、涪江、岷江和嘉陵江,其中涪江在重庆的合川也汇入了嘉陵江,可渭三江并流。这三条江的流域和长江上游沿岸,共同汇成了成渝经济区域。成都及周边的城市群绵阳、德阳、眉山、乐山、宜宾、内江等构成成都都市圈,重庆及周边的万州、涪陵、长寿、奉节、江津、永川等构成重庆都市圈,两者相加组成的成渝经济圈,其经济实力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地区,成渝两地联手可望形成中国西部最发达的经济区。  相似文献   

5.
以广州与深圳2大都市圈为例,从创新驱动、经济协调、绿色可持续、成果贡献以及开放共融5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聚类分析、经济联系度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进行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与空间格局探究。结果表明:(1)2019年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态势较好。高质量发展水平地区分布不平衡,城市发展质量较高的大部分位于中部地区,而东西部高质量得分较低。(2)深圳在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协调发展中位于第一,广州在绿色可持续发展中位于第一,东莞在成果共享发展和开放共融发展位于第一;位于偏远地区的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会相对优于核心城市。(3)将广深都市圈按照高质量发展水平分为4类,其中类型Ⅰ为深圳,类型Ⅱ为东莞,类型Ⅲ为广州,类型Ⅳ包括韶关、汕尾、清远、河源、佛山、肇庆、云浮。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推动了国内城市的发展。在跨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国内城市作为国内区域经济的重心和龙头,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内区域间的竞争已突出地表现为城市层面的竞争。“为官责任,造福一方”,四川省和成都市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十分重视高科技成都建设和提升成都城市竞争力。市委市政府领导在2004年全市科技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全面推进科教兴市、建设高科技成都”已成为全市科技工作的主旋律。有鉴于此,作者运用倪鹏飞博士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成果,分析了高科技成都的建设目标与城市竞争力指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具有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基础的可以度量高科技成都建设效果和水平,有助于提升成都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提出了未来成都低碳建设的城市品牌就是“零碳成都”。零碳成都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软实力,成为成都建设低碳城市的亮点和特色  相似文献   

8.
朱昌俊 《决策》2022,382(4):41-43
最近,"都市圈"很火. 先是2022年2月底,国家发改委批复《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后是3月21日,备受关注的《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也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 至此,全国已有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等五大国家级都市圈拿到了"准生证". 这意味着,属于都市圈的时代,已经正式到来.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增长极理论与成都新城建设概况,介绍了成都北部新城发展战略,以及成都北部商城作为北部新城增长极的发展定位,最后用增长极形成的三个条件对成都北部商贸进行了论证分析,得出成都北部贸城将作为成都北部新城的增长极,带动城市的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罗杰  罗德凡 《经营管理者》2009,(17):154-154
本文从成都的地理特点及自然资源出发,分析了他们对成都的建设与发展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成都建筑文化的特色;并分析了当代城市建设中的不足,而造成城市特色的。  相似文献   

11.
成都城市国际品牌塑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品牌的构建逐渐成为众多城市探索发展的主要途径,城市国际品牌塑造必将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城市竞争力、城市品牌和城市国际化三者结合在一起,并以成都作为研究对象,以研究成都城市国际品牌塑造来对提升成都市城市竞争力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同城化已成为区域发展和都市圈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形式和方向之一。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理念分析广州都市圈同城化水平进展、问题和挑战,总结出稳定发展是广州都市圈同城化的基础,优化发展是广州都市圈同城化的关键,开放发展是广州都市圈同城化的动力,共享发展是广州都市圈同城化的目标,创新发展是广州都市圈同城化的核心,绿色发展是广州都市圈同城化的趋势。为未来提升广州都市圈同城化水平提供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成都中心城区,成华区面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坐拥成都东站和北站“双枢纽”,具备立足“成都圈”、迈进“成渝圈”、融入“双循环”的有利条件,成华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产业发展提供沃土,始终把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放在推动城区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首位,如今发展机遇叠加、发展势头强劲。  相似文献   

14.
成都式发展     
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的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作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具体地说,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统一的发展战略。成都在这一系统工程中走到了中国前列。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生态世纪也是城市的世纪,一方面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另一方面地球上越来越多的人口将聚集在城市生活或工作。因此,许多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这是明智之举,也是现实选择。但是,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性,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认清目前我国的城市与生态城市间的差距、生态城市创建中的缺失及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伍家岗区作为宜昌城市的东大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聚集着如此多的目光和发展要素。宜昌拉开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蓝图,未来5年,打造总用地2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00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区,向东拓展特大城市骨架,再造一个宜昌。而这100平方公里新城区的建筑用地规划中,有60平方公里就选定在伍家岗,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台湾地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时间较早、相对成熟,其可贵经验值得大陆高校借鉴学习。台湾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有教学发展型、学术发展型、学生发展型等主要类型,凝练出专业化、多元化、海外合作等建设方向,形成了决策、评价、激励、监督等运行机制,对大陆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具有深刻启示意义。为此,大陆高校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中需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制订发展计划、健全考评体系、完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物流业也在快速增长,其发展程度的高低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逐渐显现。09年成都与乐山合作建立成都港,将推动成都经济和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对成都港的建立对于成都绿色物流的推动作用进行分析,并指出成都港建设中面临的难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策划人语 今年以来,有关省会城市的"轰动性"新闻频频出现,对于那些一直关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人而言,以下的几条消息肯定不会陌生.杭州扩大城区面积,将萧山市、余杭市并入市区,城区面积扩大好几倍;南京提出要构建"一小时都市圈",将南京都市圈延伸到江苏、安徽的六座城市;南昌提出要建设"花园城市",口号是若干年过后,"北看大连,南看深圳、中看南昌";武汉作出了三个阶段的发展规划,力争通过跨越性发展向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迈进.这几条发生在不同省会的新闻看起来互不关联,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一现象置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来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一座城市没有特色就显得平庸,平庸就没有魅力,没有魅力就难以聚集人气、商气,没有人气、商气的聚集则将失去发展的原动力.故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加快,城市管理者围绕把城市建设得更有特色、更有个性,纷纷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对自己的城市发展进行策划定位.应该说,这相对以往的城市建设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城市建设更具科学性和人性化,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正逐步融入城市建设中.但毋庸讳言,在城市化发展这股汹涌的浪潮中,浮躁、攀比、激进的情绪也随之而来,比如:在城市建设的规划上比规划设计单位的资质高低、名气大小,在城市特色定位上比谁更大胆、超前和时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