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人组成为社会群体的核心机制在于人们的认同和变异,群体属性及其成员的资格确定一方面取决于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共性以及本群体与周围其他群体之间的差异的认识,即自我认同,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群体所处社会情境中的其他群体和社会力量对这个群体的观点,即社会定义.自我认同和社会定义的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是造成族群体演变的主要机制.本文使用自我认同和社会定义的概念,分析了保安族族群演变的过程和机制.  相似文献   

2.
生活情境中流动儿童的认同建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了解流动儿童多元化社会认同图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这种多元化认同的建构逻辑。综合各符号互动论、社会认同、族群认同等相关理论观点,认为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是在特定生活情境中逐渐形成的,结构性身份、学校中的互动、日常生活事件以及流动儿童有意识的群际比较都在不同程度上激发流动儿童对分类意识、群体身份和所属群体弱势地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基督教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国力日盛,对于基督徒与中国人之身份认同问题的论争又逐渐见诸社会。学术界对此讨论多集中于"应然"之分析。在对相关先行研究的回顾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利用长三角的社会调查数据,文章主要从基督徒的自我范畴化和非基督徒对基督教的社会范畴化两个方面来探讨当前时期基督徒的社会认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作为一个群体,基督徒对公民身份的认同倾向甚于其他信仰群体;同时,仍有五分之一的非基督徒对基督教仍抱有"洋教"之刻板印象,这于社会治理不利。  相似文献   

4.
张占婕 《国际公关》2023,(22):12-15
作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背景下社会流动的重要主体,务工青年连接着城市和乡村,是现阶段城市发展规划、人口流动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对于务工青年的界定既包括农民工也包括中高学历青年务工人员,笔者将该类人群统称为“都市边缘人”。本文运用扎根理论,以成都市都市边缘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研究方法,通过“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心理认同与社会网络”“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职业规划与相关政策”五个维度挖掘该群体的融入状况与所面临的困局。对都市边缘人的现状调查,有助于更好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以及社会网络治理,促进都市边缘人从“城市融入”到“城乡共生”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一定的经验材料为基础,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认同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农民工群体因何处于一种矛盾而又特殊的地位?城市居民群体对农民工群体的歧视究竟从何而来?农民工群体如何在劣势地位中选择社会认同策略?该文对这些问题作了一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6.
对于内地在港大学生而言,作为内地人的社会认同虽然重要,但并不总是显著的,且社会比较是多元化的;其认同具有流动性的特征,但并非如后现代主义所说已是破碎的认同,而呈现为"流动的融合"的模式。本研究在泰弗尔的社会认同论与后现代的社会认同观之外,提供了一种更均衡的认同观。同时,对于内地与香港两地群体的融合也具有经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符号与消费的紧密联姻构成了符号消费这一全新而奇特的社会文化消费景观。跨文化符号消费行为由跨文化心理决定,跨文化心理认同是跨文化符号消费的直接动因。跨文化心理认同主要由价值观念认同、身份地位认同、审美情趣认同以及个性特质认同等复杂而多样的文化心理认同要素所组成。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其中价值观念认同是根本,具有灵魂和统帅作用,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身份地位认同、审美情趣认同以及个性特质认同。身份地位认同又要通过审美情趣认同以及个性特质认同来提升和表现。审美情趣本身就显示出身份地位、知识才华以及个性特质。人的个性特质是通过其身份地位以及审美情趣的独立性、自主性来确定的。正是在复杂而多样性的文化心理认同要素共同作用下,产生跨文化符号消费行为,并对传统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和消费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社会认同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认同理论由Tajfel于1986年提出,后由Turner加以完善,是群体关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它解释了个体所获得的对所在群体成员身份的认识,影响个体的社会知觉、社会态度以及社会行为。本文从社会认同理论人手,主要介绍了一下它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前面临的挑战以及今后应在哪些方向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社会经济地位会对人口健康产生影响已经毋庸置疑,但是对健康影响机制的研究仍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而这直接关系到政策的可操作性。对近年来西方学者所做的社会经济地位对人口健康影响的中间机制研究进行较全面的综述。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四种中间机制影响人口健康:物质机制、生活方式机制、社会心理机制、社区邻里环境机制。这四种中间机制不仅单独发生作用,而且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哪种机制对健康的影响更大目前仍没有定论,在影响结果上,研究也未呈现一致性。在物质机制、社会心理机制、社区邻里环境机制上,表现为低社会经济地位群体受到的损害更大,但对社会心理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明朗;在生活方式机制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样本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形成族群最主要的"边界"不是其语言、文化、信仰等族群"内涵"要素,而是族群存在的"社会边界".南疆封闭性、板块性的地域特征带来聚居在这里的族群整体生产和生活上的同质性和低差异性,决定了封闭区域内群体社会认知心理的高度统一.恶劣的地理交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南疆板块性绿洲参与现代化的困难,使得在同一国家制度体系下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本地族群更容易受到传媒的刺激而产生比较性劣势心理而导致认同强化.在社会转型期,比较性的认同强化很容易借助各式各样的社会问题而转化为群体事件.南疆的发展与应对行为的表现须专门研究,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出南疆发展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1.
以民国时期甘孜藏区的汉人移民为研究对象,从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对这一群体的职业构成、社会地位及身份认同等问题予以考察,并对其背后的动力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在日常的民间交往中,无论是移民群体,还是本地族群,其“族属”意识都处于“自在”的状态中,与血缘、地缘、职业、阶层等其他与“身份”相关的因素交织在一起。汉人移民在本地社会的地位更多地与职业、财富等因素相关,而与“族属”关系不大。同时,汉人移民的“本地化”与本地族群的“汉化”是同一个社会进程的两个方面。对于迁移时间较久的汉人移民来说,他们对居住地的“地域认同”可能会超越“族群认同”,而构成其行为选择的主要逻辑。  相似文献   

12.
汉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但是汉人社会有诸多亚群体存在,尤其是在古代中原以外的边陲地区。汉人亚群体在形成的过程中具有历史的、情境的、实践的及情感的要素。边界互动中根据历史情境而相应产生的情感及价值判断,是汉人亚群体得以维系认同纽带并获得相对独立族群身份的基础。贵州安顺地区"屯堡人"的案例研究表明,族群认同存在中间层次并具有现实性,这为我国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一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3.
社会怨恨主要表现为政治冷漠、大众舆论的"怨恨式批评"、非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式"仇恨渲染"和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性"怨恨发泄"等。社会怨恨的道德心理原因主要是利益情境的畸变导致道德认知梗阻,人际交往焦虑、冷漠与对抗导致道德情感阻滞,"生存"与"实现"的双重压力导致道德需要压抑,价值系统的结构性断裂导致道德图式霉变。纾解社会怨恨的道德心理优化途径,既要凸显制度公平正义与培育主体正义美德以强化价值认同,又要塑造现代公民与构建政治文化共识以提升政治认同,还要实现利益格局合理化与利益满足更大化以增强利益认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具有关系和结构两重性的特征,整个中国社会将个人、家庭与国家都纳入到这张平面化的社会关系网中。中国人社会认同的结构建立在关系之中,获取身份是中国人社会认同的动机所在。中国人社会认同的心理历程通过中国人的人际信任过程和人际关系动机两个方面来展开。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外人"变成"自己人"的过程,就是整个社会认同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15.
社会身份突显性是指那些特定的社会身份在社会情境中启动的可能性。研究表明,通过启动的方法证明了人的多重身份能够促进或者阻碍人们的认知表现。关于自我的研究从自我参照效应扩展到了群体参照效应,社会身份对群体参照效应的影响也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文分别对自我参照效应和群体参照效应的含义、实验范式、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对照分析,特别是对社会身份对群体参照效应具有的特殊影响进行了阐述。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从实验材料、实验范式、因变量指标、被试选取及解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内容上改进,以期丰富和发展这一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6.
教师职业认同作为教师发展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在学界往往界定不清。这与以往研究者在概念结构分析中重"归纳"轻"演绎"、重"认同"轻"职业"有关。从职业社会学视角来看,教师职业既指教学情境中的工作角色,也指社会生活中的阶层身份。因此,教师职业认同包含了工作角色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双重内涵。区分教师职业认同的工作角色与社会身份内涵,有助于推动教师职业认同研究及教师教育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认同的区域文化心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社会认同研究都是以Tajfel等人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为前提,一般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为民族认同和身份认同。由于社会文化认同是社会认同的核心内容,社会文化认同的形成是以一定的文化为基础,文化的形成因区域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因而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心理也是不同的,着重分析了社会认同与区域文化心理的关系。分析认为,决定社会认同能否形成的实质在于区域文化心理差异;文化心理与社会认同之间是双向的相互构建过程,核心是文化认同,实质是区域文化心理差异。  相似文献   

18.
权利兴起的过程首先是权利心理的形成过程。权利心理在根本上是一项个体心理活动,同时也是一项社会情境下的群体心理状态,所以需要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层面上来研究权利心理基础的形成。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模式化倾向,这使得个体间权利心理的顺畅沟通具备可能。在个体沟通过程中,权利诉求信息得以汇集并在社会宏观层面产生去个性化的效果,最终形成社会心理的雏形。个体的权利心理受到社会的影响会产生社会助长和社会抑制的情形,而群体压力和制度压力则维持了二者之间的平衡,并促成个体权利心理与社会权利心理的反复而持续的互动,权利的心理基础在其中得以形成并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9.
通过时兰州市农民工的实证调查,对目前农民工身份自我认同的状态、形成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在制度安排的前提下,农民工城市社会关系网建构的失败、以及在城市生活中产生的"相对剥夺感"、自卑感、谋生的艰难感等心理感受,导致了农民工目前身份自我认同的模糊现状,说明农民工身份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是一个相互构建的过程,就目前而言,其身份的自我认同正处在一种从"表面接纳"向"心理接纳"过渡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澳门外劳输入使其因劳动力不足出现的经济发展瓶颈得到缓解,对澳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对如何测量澳门外劳的社会认同问题少有学者研究。文章从交往行为的理论角度出发,采用问巷调查的方法对澳门外劳的社会认同进行研究。文章在对澳门外劳社会认同进行操作化定义的同时,深入分析了澳门外劳的城市认同、群体认同、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4个方面,结果表明:澳门外劳的城市认同和身份认同感较强,群体认同和文化认同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