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引起了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的重视。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自然条件恶劣,草地破坏后其恢复难度很大,有些根本无法恢复。为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步伐,就必须加紧西藏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这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政府的决策都将起到很大作用。草地资源现状的调查与评价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
三、以自主创新为基础构建西部生态循环型农业从 自然资源来看,西部农业发展大有潜力。西部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8%,草地及草场面积达40亿亩,占全国可利用天然草地总面积的63%。我国西部地区的土地资源具有多样化特点,它们为发展农、林、牧、副、渔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但西部地区也是生态脆弱区,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地质地貌复杂,人少地多,土地利用相对粗放,是我国未开发利用土地的主要分布区,同时也是气候干旱多灾、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项建设事业对土地的需求将会十分旺盛.如何根据西部地区特殊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来讨论西部土地资源的利用形式、利用方式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中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杨朝飞10月2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中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杨朝飞说,中国目前生态恶化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生态环境建设中边治理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仍很突出;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在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 他指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具体表现一是森林质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  相似文献   

5.
赵丽娜 《现代交际》2011,(10):120-120
在我国西部实施可持续发展,首先面临的是生态环境问题。由于自然和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原因,给西部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致使西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日益恶化。本文在分析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实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意义人口众多,耕地资源贫乏,可利用的国土面积相对有限,这是我国的国情、也是内江市市情。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人地矛盾将日益突出,为了缓解这一突出的矛盾,开展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总结国内外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先进经验,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尤其是土地整理工作,是促进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手段,对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和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二、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内江市地处四川盆…  相似文献   

7.
张强  刘晓霞 《现代交际》2014,(1):125-125
目前,我国吉林省农业的发展是以要素投入为主,即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增多,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出现了既限制农业可持续发展,又制约农民收入水平的土地季节性撂荒和粗放经营以及土地利用效率下降等现象。所以,加强吉林省新农村建设,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土地总量丰富,人均量少,后备耕地不足 根据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和现有各类资源利用程度,全国96000万公顷土地资源,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亚洲面积的1/4,居世界第三位.已利用与可利用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居民点及交通工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等,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4.7%;暂时难以利用的土地,包括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岩石裸露地、珊瑚礁等,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5.3%.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的清查数据,我国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面的总面积,约占土地清查总面积的9.5亿公顷的68.95%,印度占84%,美国占87%,中国农用土地比重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9.
土地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也是中国所面临的最紧迫的环境问题之一。中国土地的荒漠化主要集中在中国北部,即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宁夏等12个省、自治区。北方荒漠化以其面积广、发展快、危害大而引人关注。2004年完成的《中国北方荒漠化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08.3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1.7%。以作为我国荒漠化主体的风蚀荒漠化为例,每年损失的良田、牧场、林地相当于我国一个中等县,荒漠化正使大片大片的草地退化,退化草地面积已相当可观,过去“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西部草原上的明珠———向海自然保护区□吕游百鸟的乐园旅游精粹吉林省西部草原上的明珠———向海,是国家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区,也是联合国十分关注的“保留地”。这里湖泊沼泽星罗棋布,苇荡草场一望无际,古老的树木成片成林,一派自然原始风光。优越的自然环...  相似文献   

11.
王海乾 《城市》2002,(4):23-26
河北省环京津区域环绕京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坝上地区、燕山、太行山是大北京地区水源的主要发源地,是京津及华北平原的主要生态屏障。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大面积的林地、荒坡地、草地被开垦,出现了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地表水污染等生态问题。随着经济发展,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又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和上下游地区资源环境的矛盾,对下游地区人民生活和首都的安全构成威胁。这是京津生态环境的心腹之患,同时也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进程。为从根本上改善京津两市生态环境,强化冀北地区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  相似文献   

12.
国内新闻     
正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土地违法案件同比增长27.7%据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国土资源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案件28510件,涉及土地面积11256.9公顷,同比分别增长27.7%和18.9%。国土资源部表示,违法案件及涉及的土地面积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自5月份以来,西部地区基础性、资源性建设项目违法用地多、面积大,东部地区一些省份开展违法用地专项清理工作,新发现并查处大量违法用地。另外,全国共立案查处矿产资源违法案件1915件,同比下降12.9%。数据显示,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同比小幅下降。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26.2万  相似文献   

13.
努力实现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西部地区“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西部地区的客观实际出发,实现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从总体上遵循如下原则:一、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原则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不可替代和不可再生的物质资源。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就数量而言,占有明显的优势。但其中的一部分是不能利用或难以利用的,如西北地区有500多万公顷的沙漠和1500万公顷的荒漠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分析了旅游生态足迹的内涵、测算依据和计算方法,对2008—2016年吉林省的旅游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安全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吉林省旅游生态足迹总量大幅度增加,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处于波动状态;(2)吉林省生态环境目前处于生态盈余中,但人均生态盈余却大幅度下降;(3)吉林省旅游生态安全处于一般状态,但生态状态在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15.
《公关世界》2008,(8):F0003-F0003
通榆县位于吉林省西部,总幅员8496平方公里。位居吉林省第三位。县内有霍林河、额木太河和文牛格尺河三条河流通过。平齐铁路纵贯南北。长白公路、开方公路两条省级公路在县内通过。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近年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且成绩斐然,呈现出省内游客激增、乡村游发展迅速、短途游产品多样化等趋势。吉林省西部地区可通过开发民族特色小镇,实现城乡有效融合,提升地区抗贫能力,还可助推民族文化的传播与扩大影响力。因此,从科学规划、新媒体宣传、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等几个方面着手,实现本地区特色小镇建设与文化旅游业结合的快速转型,提升吉林西部地区民族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的灵活性与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7.
张虹  赵湘蓉 《城市》2005,(6):27-29
蓟县位于燕山南麓,是北京、天津、唐山、承德四市的腹心地带,辖区面积约1590平方公里,其中47.5%是山区,13.5%是平原,31.4%是洼地,县城位于山前平原上.蓟县是天津历史文化重镇,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笔者旨在综合分析蓟县城区土地利用扩展的模式、动力机制,为推进蓟县城区土地利用扩展及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第三节 案例分析:创新发展西部现代服务业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服务业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服务业将成为西部地区“十一五”期间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所在和发展趋势。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有利于西部经济发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农业和工业发展提供智力、劳务等多方面支持,满足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增大西部的就业率,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重建的和谐进行。  相似文献   

19.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审时度势,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西部大开发与以往不同,中央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先、科技为要、人才为本、环境为重.国家在支持西部大开发时将进一步改进支持方式和支持机制,在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时,更多地通过政策引导,利用市场的力量,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西部大开发.土地既是一种稀缺的自然资源,又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市场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市场之一,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西部地区土地市场建设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地市场建设到位了,可以很好地服务于西部大开发和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土地市场建设不到位,就会拖西部大开发的后腿.  相似文献   

20.
屏山县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屏山县一调和二调土地利用统计数据和图像资料为数据源,利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屏山县土地利用空间变化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屏山县土地利用方式以耕地、林地、园地为主,其中林地占区域面积高达54.59%,耕地只占区域总面积的25.01%,并且坡度大于25°的耕地占总耕地的30.24%。耕地、草地、其他土地大幅度减少,园地、林地、交通运输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大幅度增加。同时土地利用变化有着严重的区域分布性。据此认为,屏山县在今后的土地利用过程中,要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土地的集约利用,保持现有耕地、园地、林地情况下适当控制交通运输占用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供给。综合分析表明,自然、人口、经济、政策在土地利用变化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