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大龄女性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就业和生存发展方面处于不利的境地,是农民工队伍中的弱者。本文通过对大龄女性农民工所处困境的探究,提出了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支持网络,以改善大龄女性农民工的生存困境,推动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南方文学的著名女性作家,精神隔绝和人类的终极孤独以及不可回报的爱一直都是她作品中不变的主题。本文借助创伤理论视角,结合麦卡勒斯本人独特的生活经历,对麦卡勒斯作品中所展现的创伤主题进行创伤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探析创伤治愈的途径,借此警醒公众关注疗治创伤。  相似文献   

3.
赵刘昆  张振宇 《现代交际》2024,(3):89-101+124
抗战悼亡诗歌中的创伤体验丰富而真实,既有个人的创伤体验,也有群体的创伤体验。在完形心理的作用下,人们普遍追求民族国家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而现实中的残缺与理想中的完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由此催生出民族国家生存的焦虑感。在对“是谁造成了我们的创伤?”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归因中,诗人为民众树立了一个共同的敌人,对敌人的仇恨心理激发了民众普遍的民族情感。  相似文献   

4.
伍绮诗的《无声告白》以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社会为故事背景,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普通华裔家庭遭受创伤后引发悲剧的故事。本文拟从创伤理论出发,以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角度分析小说中的家庭成员创伤经历、产生原因,进而揭示叙述创伤和反思过去有助于疗治创伤、重建自我。  相似文献   

5.
张潇晖 《现代妇女》2014,(11):62-63
阎真的长篇小说《因为女人》写的是一个叫柳依依的知识女性和几个男人的爱情故事。一个女人和几个男人,乍一听好像是艳俗的言情小说,其实不然,《因为女人》是一部关注知识女性生存困境的小说,读前部分的时候也许有些普通校园爱情小说的感觉,但是越往后读,心头便越沉重。其实《因为女人》是一部很严肃的作品,阎真想透过柳依依这个知识女性形象揭露出当今知识女性在生存的困境,也就是爱情和婚姻的问题,他也试图为知识女性在寻找一个生命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从《孔雀》《立春》到《最爱》,顾长卫用三部影片刻画了大时代下小城镇中的三位女性命运,并以个性化的叙述者以及众人围观场景塑造了不断挣脱束缚,渴望困境出逃的女性生存寓言,为中国电影提供了蓝、黄、红三种极具色彩感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7.
第91届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华尔街日报》凭借关于中国经济的系列报道获得最佳国际报道奖。这是继去年《纽约时报》一组有关中国法治化进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南方某市三所监狱的1494名犯罪者进行调查,旨在从“家庭变故-犯罪性”和“被害经历-犯罪性”两个维度来考察不同性别犯罪者的成年创伤潜在类型及其与首次犯罪年龄和再次犯罪卷入的关系。结果表明,犯罪者存在三种成年创伤潜在类型,流动身份、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经济条件对不同性别犯罪者的成年创伤潜在类型分类有显著影响,女性“中创伤型”和“高创伤-高被害型”更可能在中青年时期首次犯罪,男性“高创伤-高变故-高被害型”更有可能再次卷入犯罪。应重视不同性别的个体在家庭变故和被害经历上的创伤风险,建议根据不同成年创伤潜在类型犯罪者的特征与犯罪形态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及预防。  相似文献   

9.
佚名 《伴侣(A版)》2010,(10):40-40
正伊尔·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荣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他勇敢、勤奋、功绩卓越,创造了美国新闻史上的一个奇迹。他在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时说:"小时候,我们家很穷,父母都是靠出卖苦力为生。  相似文献   

10.
刘沈 《老年人》2004,(7):26-27
范正明是湖南戏剧界的泰斗,国家一级编剧。他发表的戏剧作品有40多部,其中改编的湘剧高腔《琵琶记》荣获国家文化部“文华剧本奖”,电影剧本《国歌》获“夏衍文学剧本”奖二等奖。他是一位优秀的剧作家,也是一位出色的社会活动家,曾经成功地策划了好几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  相似文献   

11.
江文 《女性天地》2013,(8):25-25
布思·塔金顿是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和剧作家,他的作品《伟大的安伯森斯》和《爱丽丝·亚当斯》均获得普利策奖,声名鼎盛。在一个红十字会举办的艺术家作品展览会上,塔金顿作为特邀贵宾参加了展览会,其间,有两个可爱的十六七岁的小女孩来到塔金顿面截虔诚地向他索要签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女性经济地位呈现独立新景象,这使其在家庭中民主与平等的意识更加强化。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身份、角色及责任的多重性使女性成员面临着一系列冲突与困境。被誉为“中国婚姻第一写手”的女作家王海鸰,一直以来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关注着婚姻家庭中女性的生存状况,全景式地展示了女性在婚姻中的困惑、痛苦和挣扎,充满了对女性在市场经济社会处境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当代女性作家孙惠芬,自开始创作以来,一直致力于对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小人物生活状态的变化进行考察,尤其是对于乡村女性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与精神状态,呈现出作家更深切的人文关怀.其长篇小说《歇马山庄》,通过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女性形象的塑造,对于辽南地区乡村女性在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所承载的重压、内心的躁动和焦虑进行了集中表现和挖掘.本文通过对于《歇马山庄》一书中老一代乡村传统的象征、新一代乡村文明的坚守者与出走者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女性形象进行个案分析与精神探源,全面展示了当代乡村女性面临的生存与抉择困境.  相似文献   

14.
谭恩美的《接骨师之女》是一部具有创伤感的作品,母亲茹灵移民前受父权制社会的压迫,移民后,经历了种族主义歧视以及被"他者"化的伤痛。女儿露丝尽管优秀,却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处于"边缘人"的位置。这些境遇给母女带来的心理创伤无以言说。这部作品中,谭恩美某种程度上把书写作为一种治愈心理创伤的工具。茹灵通过书写讲述了自己的创伤性经历,重视自己的过去,使自身走出创伤成为可能。露丝通过梳理母亲的手稿,懂得母亲种种怪异的行为源于自己无法理解的中国文化。母亲的言说赋予露丝力量,使她重新认清身份,露丝重新思忖与其生命中重要的他者的关系,认清自己的文化身份,在美国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中坚定自身的"中国性",不再排斥自身双重文化身份,最终走出了自己的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的著名悲剧人物美狄亚,和中国武侠小说家金庸的《神雕侠侣》中李莫愁是中西文学中的两位复仇女性。虽然她们生活的社会背景、身世和经历各异,但是她们作为女性在男权意识下遭遇的生存困境却异常相似。通过对她们的比较,我们能够看到以她们为代表的中西复仇女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挖掘出中西方社会的文化背景、民族意识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厨房情结”是当代女性作家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赋予女人与厨房新的意义。当代女性作家通过她们的作品,书写女人在厨房中全部的生命体验,渴望得到爱与被爱。饱含着岁月的温柔和惬意。从“厨房”的角度出发,对当代女性生存困境和自我回归进行全新的思考,最终回归真实的自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解放。  相似文献   

17.
1999年大连一烟台的“大舜”号遇险,董颖是船上唯一幸存的女性。而她死里逃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她通过报刊、电视了解了有关船舶遇险自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奥古斯特·威尔逊(1945—2005)是当代美国戏剧界最杰出的黑人剧作家。他创作的世纪系列剧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美国的百年黑人历史,堪称美国黑人世纪史诗。本文将从创伤角度来解读威尔逊的成名作《莱妮大妈的黑臀舞》,揭示美国黑人在面对沉痛的历史和种族歧视的现实时所受到的集体创伤和个体创伤。威尔逊从个体的悲剧命运,阐释美国黑人通过对黑人身份的认同以及与黑人民族文化的联结,才能走出创伤,得到救赎。  相似文献   

19.
探讨童年期创伤经历及家庭环境对成年后焦虑的影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为研究工具,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童年期创伤经历与成年后焦虑显著正相关,童年期创伤经历的各个因子与成年后焦虑显著正相关;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组织性、控制性和矛盾性因子与成年后焦虑具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当下影视剧创作中,女性角色被创作者赋予了太多历史文化内涵,使女性角色本体难以承受。本文以张艺谋电影创作为例,分析这一创作困境.并探究解决这一困境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