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陈水扁等"台独"势力却一意孤行,一定要为台湾独立制造所谓的"事实证据",并不顾岛内大多数民众及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反对,策动"3·20公投".今就"公投"与"民族自决"的关系及"公投"的惨败,驳"台独"谬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通过考察和分析中国共产党早期文献中关于"民族自决"的政治主张,防止一些人的对它的误读,从而廓清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在这个问题上制造的混乱.  相似文献   

4.
二战结束后 ,由于西藏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 ,美国一直企图分裂西藏。这种政策意图并没有因为自然条件和外部条件的障碍而停留于计划之中 ,从 1 94 9年初到《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达成 ,美国从未停止种种政治、外交手段的尝试 ,包括劝说、诱使英国和印度的合作 ,但终因印度和英国自身的政治利益考虑而采取的消极不合作政策和中国中央政府及时经营西藏问题 ,美国的分裂政策宣告失败  相似文献   

5.
论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援助(1945~1949)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对华提供了大规模的经济、军事援助.然而,美国的援助并未能挽救国民党政府的败局.通过对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援助政策的制订、实施过程所进行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可以揭示出美国对华援助政策的失败是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确定其外交政策的冷战思维的失败,这是战后美国政府对华援助政策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冷战时期,美国与印度尼西亚在大部分时间里保持着密切的军事关系。1991年帝力事件后,美国政府行政部门在国会的压力下中止了对印度尼西亚的军事援助。1999年8月东帝汶公投独立后,印度尼西亚军方及其支持的民兵对东帝汶进行了攻击,美国国会对两国军事关系进一步作出限制,两国军事关系跌入低谷。“9·11”事件后,随着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及力量平衡的微妙变化,美国政府行政部门积极推动恢复两国的军事关系,在印度尼西亚有巨大利益的美国大公司和印度尼西亚政府也都积极游说美国政府行政部门和国会。这些因素促使两国军事关系实现了正常化,美国全面恢复了对印度尼西亚的军事援助。  相似文献   

7.
1949和1950年间,美国政府开始推行孤立、削弱和遏制新中国的政策,而这种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国和印度的态度。英、印两国是当时中国问题上最重要的“第三种势力”,是美国政府努力争取与之一致的主要对象。然而,英、印两国尽管同新中国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并且在许多方面需要美国的支持、援助或谅解,但它们都采取了与英国的愿望和要求大相径庭的对华政策。可以认为,英、印与美国之间的此种歧异,构成了中国革命胜利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第一场大挫折,甚至构成了西方集团逐渐走向涣散和中立主义登上战后国际政治舞台的起点。本文将主要依据美国外交档案中的有关史料,论述  相似文献   

8.
尼克松政府撤离部分驻韩美军,是其全球缓和大战略的需要。为此,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出台NSSM 27文件,研究从韩国撤军的可行性。由于需要和盟友韩国磋商,加之美国军方的反对以及需要说服国会批准对韩援助,美国迟迟未就撤军问题做出决策。但随着美韩各自国内情况的变化,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快了决策步伐,其下属项目分析智囊部为尼克松政府的最终决策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并拟订了具有决策性质的NSDM 48文件。尽管韩国强烈反对,但它根本无法改变尼克松政府调整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决心。部分驻韩美军的撤走,对1970年代初朝鲜半岛局势大幅度缓和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新一轮西部开发中以成渝经济区和关中经济区为主体形成"西三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符合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也顺应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该区域的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也面临地理阻隔、经济流向差异、文化差异以及行政区经济思维等困难,因此应该从加快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打造区域内外物流网络和完善城市体系等方面加以推动。  相似文献   

10.
1964年 1月 ,法国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一事件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它导致美国盟国在中国问题上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引发美国政府内关于对华政策的大讨论 ,促使美国重新审视其对华政策 ,1 966年约翰逊政府提出的“遏制但不孤立”中国政策与此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是西方学界对于经济问题进行研究的重要样本。本研究试图以《美国经济评论》为中心进行考察,从他者和中外学术交往两个视角来审视,管窥1912年至1949年西方学界对于中国经济问题的关注,以此反观中国经济发展,为自我定位寻找适当的参照系。通过细致分析《美国经济评论》中与中国经济问题相关的书评和专题论文,进一步探讨中西学界的群体构成与学术交往、主要涉及的研究领域、国际研究机构的支持等相关问题。研究表明,中西学术交往有利于学术研究的深入,但是由于所处立场不同,对于相同经济问题,中西学界研究的视角不同、方法不同,最终结论也有所差异。在本文研究时间范围内,相比中国学界,西方学界的相关研究更具有国际化视野,但是对于中国政治与经济的分裂、中国经济的历史与现实等问题均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钓鱼岛自古为中国台湾岛的附属岛屿,与古"琉球"没有任何关系。资料已经确凿证明,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曾多次想建立国标占有该群岛,但迫于清政府的压力而没能实施,1895年日本利用《马关条约》,偷偷将该群岛纳入其领土范围。二战后在开罗会议期间,琉球归属第一次浮出水面,但由于蒋介石的失误,致使在《开罗宣言》中未确定琉球未来回归中国的定位。二战结束以后,中华民国政府也曾积极地主张收回琉球,这其中就包括了"钓鱼列岛",更在中琉划界问题上,提出以"钓鱼列岛"最北的"赤尾屿",作为中国与琉球之中方边界。但由于美国的教唆菲律宾政府提出反对,并以"台湾自决"相抗衡,致使风雨飘摇的中华民国,连退而要求将中琉分界线划在"钓鱼列岛"以外的想法也没能实现。这样"钓鱼列岛"就被裹挟到"琉球群岛"中,进而以"琉球"的一部分最后被美国所托管。  相似文献   

14.
论鸦片战争前夕美国“具结”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具结政策是鸦片战争前夕中外贸易的管理政策 ,是外国人进入中国内地进行合法贸易的保证书 ,是林则徐禁烟政策的重要构成部分。美国人虽然最初拒绝遵式具结 ,但是在广东对外贸易重开后 ,美国人却最先具结 ,并且按林则徐拟具的不同样式具结。美国成为当时具结船只最多、受益最大的国家。追求贸易利益、与英国争夺中国市场、鸦片贸易有损美国利益以及林则徐区别不同对待外国人策略的影响等等 ,是美国人遵式具结的主要原因。美国人虽然遵式具结进口贸易 ,但是这并不等于美国人完全拥护林则徐的具结政策 ,不等于美国人不再染指鸦片走私 ,也并不能排除美国人在中英之间做居间贸易。尽管如此 ,美国人遵式具结对当时及以后的中美关系史仍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越战期间(1965-1970),身陷舆论漩涡的美国为赢得巴西支持,有意识地向巴西民众灌输美国价值理念及反共意识形态。在广播影视方面,利用美国之音、好莱坞电影、纪录片等进行宣传;在报刊图书方面,借助《工人》等书刊杂志进行渗透;在文化交流方面,通过积极开展双边人员交流、文化展演等活动来自誉。这种意在塑造自身积极形象及灌输反共意识的隐蔽性宣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巴西固有的民族主义等众多因素,最终并未达到其预期目标。然而,美国文化宣传理论及实践,尤其是每个人都是文化大使的理念,对我们外交多元化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中期,美国大陆扩张的目标基本完成,走向海外成为美国新时期的外交趋向。美国国务卿西沃德作为提出“海外扩张理论”的第一人,其亚太扩张思想促进了美国东亚政策的初步形成,为美国外交政策指明了方向,更为美国近代远东政策奠定了基础,在美国近代外交政策史上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期和战后初期 ,欧洲联合运动蓬勃发展。出于对外总体战略的需要 ,美国对早期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极为关注 ,其态度和政策经历了由反对到谨慎支持再到积极介入的转变。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动力 ,美国的政策对早期欧洲一体化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期,家族文化面临崩溃的命运。但是新中国美术(1949—1976)作品表现出对集体主义大"家"与"父亲"的崇拜,对父权制话语的认可,阶级仇恨的描写走不出家族复仇的局限,可见"家"作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并没有随着"家庭"的被迫解体而销声匿迹。"家"原型在新中国美术(1949—1976)创作中彰显了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9.
"十七年"(1949—1966)是袁可嘉诗歌翻译的高峰期,他以深厚的英语文学与汉语写作的功底,将翻译作为展示自己诗艺的舞台,为中国新诗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处以"文化转向"为视角,将关注点投注于袁可嘉在这一阶段的译源选择与翻译策略,通过梳理发现他的译介活动是在当时政治语境、主流诗学及翻译政策等多因素规约和作用下发生的。而作为一位诗人翻译家,袁可嘉在这一特殊时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诗才,在相对逼仄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进行诗歌译介,力求达到"限制中寻求完美"。  相似文献   

20.
从二战中期到1972年美国移交琉球群岛给日本,美国军方与国务院围绕琉球问题展开20多年的论争,以1951年9月《旧金山和约》签订作为分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双方的琉球相关论点、撰述表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但国务院的琉球撰述明显不利于中国;后期双方论争的重心则放在移交琉球给日本的具体步骤、时间表等环节.造成双方长期论争的深层次原因表现在:国务院在罗斯福总统时期的权力收缩是后来与军方颉颃的心理潜在动因,国务院琉球问题决策人员中长期存在亲日情结,军方与国务院文官系统看待问题的方式与侧重点存在知识结构性矛盾等.总体而言双方的论争并非始终集中在尖锐的争不可调和,论也就是说双方的协同办公、研讨、妥协乃至意见一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