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过程视角,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问卷、贝克抑郁自评量表第二版对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大学生共情与亚临床抑郁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亚临床抑郁的发生率为19.06%;抑郁与共情、想象力、个人痛苦显著正向相关,与观点采择、共情性关注显著负向相关;不同抑郁程度大学生的观点采择和想象力差异不显著,而在共情、共情性关注、个体痛苦上的差异显著。共情和个人痛苦随着抑郁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共情性关注则随着抑郁程度的增加而减弱。该结果揭示:共情的不同维度与抑郁的关系不一致,未来的干预研究可强化共情性关注,弱化个人痛苦。  相似文献   

2.
共情指的是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识别他人情绪、动机、肢体信息并理解其情绪状态的倾向。共情可大致分为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有关共情的研究很多,本研究从共情的起源、影响因素和共情对社会的影响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共情是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的能力。适当的共情对来访者和心理咨询过程都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如果共情能力过强,就会进入他人的"情绪磁场"中,对于心理咨询师自身及心理咨询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在情绪和行为上通过建立清晰的自我边界就可以解决共情中的过度卷入问题,本文即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探究道德推脱对共情和校园欺凌的中介作用。以共情量表、道德推脱问卷,校园欺凌问卷为测量工具,对方便取样的44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共情和遭受校园欺凌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道德推脱在共情和校园欺凌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即共情通过道德推脱影响校园欺凌。本研究的发现对预防学生校园欺凌行为有重要的理论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新生态范式与亲环境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新生态范式量表、亲环境行为量表对贵州省12所高校11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对新生态接受程度较高,亲环境行为频率较高;大学生新生态范式在性别、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亲环境公领域在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亲环境私领域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新生态范式与亲环境公领域、亲环境私领域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4-7岁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对城市和农村地区637名幼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和农村幼儿社会性发展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社会认知、意志、情绪稳定性、同伴关系、独立性、同情助人和诚实公正等维度上城乡差异显著。侵犯性和遵守社会规则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遵守社会规则、生活习惯和诚实公正三个维度上年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调查困境儿童共情及领悟社会支持现状,探讨共情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使用问卷对479名困境儿童进行调查。困境儿童IRI-C总分为38.3±11.9分,PSSS总分为54.4±13.0分,IRI-C总分、观点采择与PSSS总分、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呈正相关(r=0.10-0.33,p<0.05),观点采择得分能正向预测PSSS总分(β=0.33,p<0.001)。困境儿童共情水平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较低,观点采择可正向预测领悟社会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对临沂大学270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新生共情现状处于中等水平,而人际交往能力整体水平则较低。观点采择维度与人际交往困扰各维度及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想象、同情关心两个维度与人际交往困扰各维度及总分大部分呈负相关,个人痛苦维度与人际交往困扰各维度及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对其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个人痛苦维度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人际交往困扰总分,观点采择维度能够显著负向预测人际交往困扰总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探讨初中生情绪智力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EIS)和成就动机量表(AMS)调查了222名初中生。结果一:初中生情绪智力和成就动机在性别和是否独生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年级方面差异显著。结果二:情绪智力与成就动机及趋向成功的动机有显著正相关,与避免失败的动机有显著负相关。结论初中生的情绪智力与成就动机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了解心理疲劳状态下个体注意偏向性的特点。方法:选择31名大学生进行实验,先完成40分钟的认知任务,收集他们在完成任务前后的情绪主观体验报告表和疲劳量表成绩,再让被试完成点探测任务,收集反应时计算注意偏向分进行统计。结果:(1)被试在认知任务后的负性情绪显著高于认知任务之前,正性情绪在认知任务后较任务之前有所降低,但无显著差异;(2)在认知任务后,被试的体力分和脑力分都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3)被试对消极词汇存在注意偏向,但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的注意偏向分差异不显著。结论:(1)实验室条件下进行长时间的认知任务操作可以有效诱发被试的负性情绪;(2)个体心理疲劳状态下,注意偏向于带有负性感情色彩的词汇。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心理咨询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领域中,特别是一些高校、医院以及人员培训方面,它不仅是一个咨询的过程,还是人们自我疗愈的过程。心理咨询取得成功的前提是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良好的咨访关系可以减少来访者的防御心理和阻抗心理,使来访者能够提供更加真实和全面的信息。而在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和培养过程中,共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共情是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核心和前提。共情技术合理地应用,有利于咨访关系的改善和咨询过程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完美主义各维度和人际关系能力与情绪智力的相关程度。方法:采用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在校大一至大四共4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到以下结果:①人口学变量上完美主义总分与情绪智力总分均无显著性差异。②完美主义的担心出错这一维度在情绪智力各维度上均有负相关,但并不显著。③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这个维度与情绪智力的四个维度均有显著性差异。④完美主义的条理性这一维度与情绪智力的三个维度上均有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组织认同理论,以随机抽取的597名藏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观念—认知—行为"视角,检验了藏族大学生家庭价值观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藏族大学生的价值观对其亲社会行为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孝道维度、男性中心观维度和家庭本位观维度均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认同感在家庭价值观与亲社会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亲子沟通不仅调节了家庭价值观与家庭认同感之间的关系,还调节了家庭认同感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4.
探讨大学生的孤独感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采用孤独感量表(UCLA)、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NXZWGN)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吉林省某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孤独感与自我概念和社会支持在性别和生源地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关系;(2)大学生的孤独感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呈显著的负相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自我概念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一项焦点群体访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寇彧  付艳  张庆鹏 《社会学研究》2007,22(3):154-173
本研究采用焦点群体访谈的方法,探讨了青少年认同的亲社会行为。研究者对141名(男69名,女72名)青少年组成的24个焦点群体访谈小组进行了深入访谈;针对访谈中青少年提名的亲社会行为,又通过专家讨论、评价和分类编码,最终得到43种亲社会行为类型;其中未被传统研究重视的亲社会行为大约占56.32%。研究还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显著影响青少年提名的亲社会行为的频次分布和种类;各年级青少年提名的亲社会行为的整体频次分布不存在明显差异,但小学6年级青少年的提名具有独特性;女生提名的关系型亲社会行为显著多于男生,男生提名的外显型亲社会行为显著多于女生。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共情能力与人际信任的相关性研究,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友谊质量。基于共情能力与人际信任的内涵特征,以问卷调查为研究方法,对某高校大学生的共情能力与人际之间信任关系开展研究,发现大学生共情能力、人际信任与友谊质量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并且大学生共情能力极大地作用于人际信任对友谊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260名四川省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茂县受灾儿童进行了研究,以揭示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探讨具有可行性的心理适应对策。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的儿童在生活事件量表的受惩罚和其他因子上存在差异,不同程度的社会支持在心理韧性上平均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2.青少年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存在负相关;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且与心理韧性中的积极认知、目标专注存在显著正相关;5.回归分析表明,家庭支持是儿童心理韧性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亲社会行为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青少年对43种亲社会行为①所做的符合程度的评价,探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概念是以原型表征的;(2)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原型由遵规与公益性亲社会行为、特质性亲社会行为、关系性亲社会行为、利他性亲社会行为四个维度构成;(3)四个维度上的最佳实例分别是:“亲情行为”、“忠诚”、“增进友谊”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情绪与注意偏向结合的方法,考察在不同情绪下被试对情绪词是否会产生注意偏向以及注意偏向上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3(情绪启动:负性启动、正性启动、无启动)×3(情绪词汇:负性、正性、中性)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结果:(1)在情绪Stroop范式中,情绪启动的主效应显著[F(2,60)=13.950,p<0.001],情绪词的主效应显著[F(2,60)=13.982,p<0.001],二者交互作用显著[F(4,60)=10.796,p<0.001]。(2)在无启动条件下,被试对三种情绪词颜色命名任务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F(2,60)=4.32,p<0.05]。(3)在负性情绪启动条件下,被试对三种情绪词颜色命名任务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F(2,60)=42.18,p<0.001]。结论:(1)不同情绪的大学生注意倾向性有差异,大学生对不同情绪词的注意倾向性有差异。(2)无情绪启动条件下,大学生对正性词汇反应时最短;负性情绪启动条件下对负性词汇反应时最短。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和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快乐感量表及同伴等级评定表对76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1)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程度以上,在生活满意度及消极情感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同伴接纳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之间显著负相关,与积极情感之间相关不显著;不同接纳水平的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各纬度得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